国家赔偿法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一般认为是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利害关系人是相对于行政许可主体、行政许可申请人之外独立的权利主体。
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什么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前一顺位人不申请宣告失踪的,后顺位申请人是不能申请的,但申请撤销失踪宣告不受上列顺序限制。
宣告失踪的,失踪人的财产依法由他人代管,但不能发生继承和财产所有权转移等法律后果。而宣告死亡则产生与自然死亡完全相同的法律后果,即财产关系发生继承,而人身关系消失。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如果下落不明人重新出现,该公民本人或者他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向作出死亡宣告判决的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撤销原判决。法院审查属实后,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原判决撤销后,财产关系应当恢复,即继承人应当将所继承的财产返还,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而人身关系中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恢复,夫妻关系则要取决于配偶是否再婚,如果配偶再婚了,无论再婚以后的配偶是否离婚或者再婚以后是否离婚,其婚姻关系均不能自然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六条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
受害人权利与国家赔偿的关系
300人看过
-
关于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解释
181人看过
-
妨害公务罪司法解释的影响
369人看过
-
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法的影响
228人看过
-
中国刑法中关于利用影响力收受贿赂罪的司法解释详解
387人看过
-
虚假诉讼对司法解释的影响
436人看过
-
司法解释利害关系的划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26利害关系人一般认为是权益受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法律利益关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从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其因果关系三个维度探讨法律利益关系的构成是一更合乎逻辑的研究方法。利害关系人一般认为是行政行为侵犯权益的直接当事人。法律利益关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从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其因果关系三个维度探讨法律利益关系的
-
司法解释什么是有利害关系的证人陕西在线咨询 2024-08-28有利害关系亲属能作为证人,但一般证明力比较弱,法院应当慎重采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能否当证人等问题的复函》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和河北省司法厅今年4月6日《关于进一步贯彻各项审判制度和诉讼程序的指示》收悉。指示内称:“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都不能当证人。我们意见,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一般公民不论他与案件有无直接利害关系都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但在衡量他的证言时,应当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6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
-
司法解释一什么是国家赔偿司法解释一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20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和本规定第九条第二款、第十八条规定的,可以假释。买受人依约保留部分价款作为质量保证金,出卖人在质量保证期间未及时解决质量问题而影响标的物的价值或者使用效果,出卖人主张支付该部分价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国家赔偿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对损害赔偿有哪些司法解释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4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1款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其他国家的国家赔偿法也均规定有类似的时效。这样规定有利于稳定社会关系,有利于国家机关开展工作,从而有利于合理合法地保障赔偿请求人的权益。如果等到国家行政侵权或司法侵权事实所造成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质,再行使请求权,可能造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