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吃饭,但是要掏钱。被关在拘留所中的人,一般是酒驾或赌博,所以被抓住之后,大概关上个十天半个月的,但是在这被关押期间,他们的自由也是得到了限制的,不能玩手机,很多个人物品也是会被收掉的,直到你被释放出去之后才会还给你。但是这些被关进拘留所的人要比关进看守所的人要来的自由许多,但同样的是,他们也需要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与行为上的改造。
一、管制会坐牢吗
坐牢一般指的是指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剥夺其人身自由,关押在一定场所,执行刑罚的一种措施。羁押场所包括拘役所、看守所、监狱等场所。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作出的刑事制裁。也是主刑中处罚最轻的一种。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所以,一般情况下判处管制都是不超过两年的。如果数罪并罚,则不得超过三年。上述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且在管制期间,犯罪分子参加劳动的,应当同工同酬。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不予以关押在一定场所内,而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管制刑是限制人身自由而非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所以,可以看出,被判处管制是不会被羁押的,也就是不用坐牢。
二、看守所人能不能使用手机?
看守所不可以使用手机。在看守所被拘留期间,被拘留罪犯的所有通讯工具(包括手机、电脑)都会被没收暂存在拘留所,拘留期满,再退还给本人。根据相关规定,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对被拘留人的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检查发现的违禁品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移交拘留决定机关依法处理。对女性被拘留人的人身检查应当由女性人民警察进行。
-
看守所一天吃饭多少钱
438人看过
-
问看守所的饭菜是否收费
251人看过
-
看守所归哪里管理
211人看过
-
看守所和监狱归谁管
336人看过
-
论看守所管辖权转移
243人看过
-
看守所身份证谁保管
230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看守所里面吃饭也要钱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0在拘留所吃饭不需要钱。日常饮食由拘留所提供,由同级财政部门支持,家属每月送钱,由拘留所人员保管,可适当改善饮食。《中华人民共和国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人犯养育费主要包括饮食、烹饪餐具、服装、卫生医疗、日用品、暖气、冷却、押解、学习等必要项目费用。人犯给予抚养费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财政厅、局根据物价等情况协商。第二十八条拘留所的人必须支付抚养费和修理费,全部转入拘留所账
-
看守所逮到现在能吃饭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5第264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在看守所吃饭能带过去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0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拘押,亲属探视规定很严,吃的一般也很难带进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看守所收押人犯时,看守干警必须对其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检查,严防不利于看守所安全的物品带入监室。该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会见人犯,每月不许超过一次,每次不得超过半小时,每次会见的近亲属不得超过三人。会见时,应当有办案人员和看守干警在场监视。对外国籍人犯,少数民族人犯和聋哑人犯,还
-
主动进看守所可以送饭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8看守所不可以送饭。因为食物、药品等不明外来物严禁送进看守所。 凡是进入看守所内的物品都会经过看守所人员的严格检查。 这是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保障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 当嫌疑人正在接受审查时,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且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
在看守所里吃饭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9在看守所,犯人是能吃饱饭的。《看守所条例》第二十五条人犯给养费主要包括伙食、炊餐具、被服、卫生医疗、日用品、取暖、降温、押解、学习以及其他必需开支的项目的费用。人犯给养费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财政厅、局根据物价等情况商定。第二十六条人犯伙食要与干警食堂分开,单独设灶。应当在规定的标准内,力求调剂改善。食品要清洁卫生,开水要充分供给。伙食帐目每月结算一次。患病的人犯、外国籍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