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交易中的监管有哪些我国应当根据网络交易的整体性、统一性、信息化等特点,反思传统的属地管辖模式,建立以大型交易平台所在地的专门机关监管模式,在组织法层面设立专门的、专业化的网络监管机构,赋予其统一的监管管辖权。
同时,结合网络交易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交易平台的作用,促进专门机关和网络交易平台的协同监管。
对于网络平台交易行为的监管和行政执法地域管辖权分配,存在传统属地管辖模式和平台所在地集中管辖模式两类。
传统属地管辖模式,是以行为发生地来确定地域管辖,是行政监管和执法管辖权配置的传统模式。
在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和执法领域,这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地域管辖权分配模式。
其理据在于被监管对象的行为与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存在紧密的联系,即行为发生地主义。
以行为发生地为连接点而确定地域管辖,有利于监管和执法的有效性(efficacy)和效率(efficiency)。
但这种管辖原则在实践中至少要满足被监管对象具有相对固定的经营场所,并可根据地理空间进行划分,经营者行为具有属地性等特质。
随着社会分工和人流、物流空间流动性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网络平台交易的案件增多,往往需要多地监管机关相互配合,进行有关证据提取、材料移送和协助调查等工作。
这增加了监管和执法协调的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并增大了责任分担的不确定性。
有时,各地监管机关之间可能相互推诿、扯皮,并可能最终造成行政管理过程的混乱。
很明显,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属地管辖的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平台集中管辖模式,则是针对电子商务的新特点,将传统的属地管辖原则与平台所在地集中管辖并用,赋予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的监管机关相应的管辖权。
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经营者与经营行为的部分特点均发生了变化,其中的地域管辖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部分经营者不再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交易活动的合约达成阶段发生于网络交易平台。
其次,网络交易过程的主要步骤发生于虚拟空间,与具体的地理位置联系不紧密。
再次,网络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和经营者信息主要存在于网络平台之上,而不再按照地理位置分布。
网络平台交易因其跨地域的特点虽然对行政监管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为监管机关带来了诸多便利。
这种便利性体现于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处理带来的规模效应,包括可以采用大数据方法分析经营者行为,交易纠纷解决变得更为便利、理性,执法效率大大提高等。
以上规模效应优势的形成离不开网络平台的配合,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功能必须依赖平台的合作方能实现。
互联网交易的频繁肯定会涉及一定的非法问题,所以有关部门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自己要积极的践行有关的规定,遵守有关的网络法则,减少自己违法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完善自己的网络交易体系,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的交易平台足够安全。
-
烟台“互联网+公安”平台包括哪些内容
236人看过
-
证监会:互联网金融监管意见即将出台
251人看过
-
期权交易平台有哪些
178人看过
-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监管法律依据有哪些
244人看过
-
中国网络版权联盟开通“互联网版权备案核实平台”
68人看过
-
佛山新市民互联网平台都能办理哪些业务?
355人看过
经营者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消法》上的经营者,具有以下三个基本法律特征: 1、经营者各种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的提供... 更多>
-
互联网金融平台哪些好?江苏在线咨询 2021-08-02相比其他的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平台对申请融资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实地考察,筛选出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项目在投融界等投融资信息对接平台网站上向投资者公开;并提供在线投资的交易平台,实时为投资者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借贷合同;监督企业的项目经营,管理风险保障金,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爱投资创造的融资方式是让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公开的优势、开放性的优势,同时结合传统的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信贷审
-
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意思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1目前大众所熟知的互联网平台有以下几种 搜索引擎的话:百度 购物的话:淘宝京东当当 sns:人人网 微博:新浪腾讯 即时通讯:腾讯 门户: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凤凰
-
-
互联网平台受法律保护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8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是借款的一种。2、依据,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3、注意:2015年8月6日1、在中国,在当前,只要利息超过年利率24%(注,未超出的部分受法律保护:折算为月利率为2%),就不受
-
互联网平台如何做虚假招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81、求职者在招聘平台遭遇虚假招聘后,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个人或企业则成为第一侵权责任人,求职者可以、向其主张侵权损失。 2、这时候权利受到侵犯的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平台采取措施,如果招聘平台不作为,则应该对求职者的损失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3、当然,如果招聘平台对于虚假信息进行了编辑等主动网络传播行为,则应该对求职者的全部损失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