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情节应否适用于交通肇事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10:44 335 人看过

目前有学者认为,交通肇事不应当适用自首制度。主要理由: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此规定对肇事者规定了强制性告知义务,肇事者主动投案,如实交待犯罪过程,实际上是在履行这一法定义务,不能认定为自首。二是自首情节的成立,是在某一犯罪成立的基准条件的前提下而言的,认为在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行为人,应把主动接受法律追究作为基准状态,已包含了自首的情节,且逃逸已作为一个加重情节被明确规定。故对交通肇事犯罪后未逃逸不应再认定为自首,否则是一种重复评价。

笔者持不同观点,认为自首情节理应适用于交通肇事犯罪。理由是:

一、自首制度的设置应适用于各种犯罪和各类犯罪分子。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设置的激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量刑方面的制度。从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来看,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归案,悔过自新,不致隐藏在社会上继续为非作歹,尽可能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自首制度体现了对犯罪的人在犯罪之后的心理状态和实际行动且主要是实际行动的刑法评价。自首制度是一种量刑制度,规定在刑法的总则部分,适用于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犯罪,交通肇事犯罪亦不例外。同时对各种犯罪和各类犯罪嫌疑人普遍适用自首制度,亦体现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真正实践。

二、在交通肇事犯罪构成中所涉及的各个情形均有适用自首制度的条件。

交通肇事罪系过失犯罪,刑法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行为的角度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对交通肇事犯罪规定的第一档法定刑的情形,是行为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未逃逸的情况。有学者即认为,对于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应把主动接受法律追究作为基准状态,把逃逸作为一种加重处罚的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了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法定义务,对交通肇事犯罪后未逃逸不应再认定为自首,否则是一种重复评价。笔者认为,第一档法定刑的情形,本身并不是与自首重合的形态,而是肇事后未逃逸而又不符合自首条件的情况。因为对于一般自首,成立有两个条件,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使行为人在发生事故之后完全履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的义务,也并不说明其符合了自首的条件,如虽行为人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向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但其隐瞒了自己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情况,或没有如实供述自己肇事的事实,即不符合自首的条件。故第一档法定刑的情形应是肇事后未逃逸且不符合自首条件的情况。如果未逃逸又符合自首的构成条件,理应认定为自首,可以此档法定刑为基准对犯罪分子给予从轻或者减轻的处罚,并不会产生重复评价的问题。

对于第二档、第三档法定刑的情形,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况。但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肇事者在逃逸后又投案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肇事后逃离现场又投案的情形有三种:一是现场无其他人,肇事者畏罪逃走后,因悔改、他人劝说或迫于公安机关的压力而投案;二是现场有其他人,肇事者害怕受害人家属报复或被当地群众围攻,即逃离现场直接向公安机关投案;三是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不知所措,情急之下逃离了现场,等冷静下来后自觉向公安机关投案。其中第二种情形不应界定为逃逸,应按第一档法定刑处理。但如符合自首条件,则应成立自首。对第一、第三种情形,都是典型的逃逸后又自动投案,完全具备成立自首的基础条件,如果投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则符合自首的条件,应认定为自首,可以相应的法定刑为基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按原文,对此两种情形不适用自首,则对肇事逃逸后投不投案在法定量刑情节上无法区分,不利于鼓励犯罪分子主动归案,悔过自新,不利于刑法功能的发挥。

三、对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责任人员亦可适用自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对于在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对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于上述除驾驶员以外的其他责任人,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如果在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条件的,亦应认定为自首。

刑法并未对适用自首的犯罪类型做任何限制,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犯罪也未被排除在外。对符合自首条件的交通肇事的犯罪嫌疑人应依法认定为自首,是严格依法办事、公平对待、正确适用法律的必然要求。若对符合自首条件的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不认定为自首,将侵犯其依法应享有的权利,损害法律的严肃性,不利于犯罪分子积极投案、悔过自新,影响刑法功能的发挥。刘建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1: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浅析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情节——兼与曹勇同志商榷
    吕伟男李孝忠《法律适用》2000年第3期刊发了曹勇撰写的《简析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的审理》(以下简称“曹文”),曹文中认为,“虽然道路交通法规中规定了事故发生后,作为驾驶人员的义务应当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但是,如果事故属于重大事故,其后果达到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构成犯罪了,那么肇事司机的行为,就应该属于犯罪范围的自首情节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国《刑法》总则第67条规定了自首情节,按照刑法理论,总则中规定的一般性原则对于整个分则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即使是过失犯罪同样适用,但自首情节对于交通肇事犯罪来说,并不能完全适用,其原因是《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中的第一量刑幅度内已经隐含了自首情节。《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
    2023-06-08
    92人看过
  • 如何判断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是否属于自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发生,致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以后,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者,自动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构成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交通肇事罪的自首可以减刑吗1、交通肇事逃逸自首不可以减刑,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的犯罪事实是否被办案机关发觉,影响自首从轻处罚的幅度。自首的犯罪事实未被办案机关发觉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百分之四十以下,一般不超过四年。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
    2023-06-30
    183人看过
  • 了解自首情节,让交通肇事者少受惩罚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生了交通肇事案件,承认自己肇事并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在量刑时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和从宽处罚的幅度。其次通过分析实践中的几个具体案例,结合实际阐述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应用,从而阐明我国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立法本意,以期促进司法上对交通肇事中自首制度的适用。最后结合目前的实践情况,呼吁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与交通肇事罪相关的司法解释,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适用、量刑等方面进行明确细化的解释,使司法实践中的地域差异性减少,最大限度的实现法律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司法目的。交通肇事罪存在自首情节的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轻,可以从轻,减轻或
    2023-07-05
    397人看过
  • 自首的认定是否应该考虑犯罪情节?
    不能。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传唤作为一种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自首主要审查是否主动投案和如实供述,如果公安机关先抓获犯罪嫌疑人并现场传唤,犯罪嫌疑人就没有主动投案的情节,便不构成自首。怎么认定自首中的自动到案以下几种方式属于自动投案: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公安机关或者是基层组织或者是这件案件相关人员主动投案,犯罪嫌疑人如果有病或者是伤,但是他人代理向有关部门去投案或者以打电话的方式来进行投案,罪行还未被发现,但因形迹可疑被有关部门进行盘问,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交代罪行,罪犯在逃跑后在通缉和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
    2023-07-04
    325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是否适用于矿内车祸?
    在矿内发生车祸事故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输,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怎么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四大构成要件:(一)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司法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二)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对事故后果的发生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因过于自信轻信能够避免。(三)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这是交通肇事的原因,同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还必须造成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四)本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公共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2023-07-08
    7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与逃逸
    一、自首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本人直接向司法机关主动投案;犯罪分子向所在单位或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犯罪分子被送去归案的;只要归案后能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经过,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的,都应以投案自首论。道路交通法中规定了在事故发生后,司机的义务应当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如果事故属于是重大事故,其后果达到了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就构成了犯罪。那么,肇事司机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抢救伤亡者,并到交通管理部门投案的行为,是否属于是犯罪范围的自首情节?行为就符合自首成立的条件,应依法认定为自首情节。二、逃逸问题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行为反映了肇事人较为恶劣主观恶性,后果是使被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妨害了肇事责任的准确认定,是应从重处罚的情节。笔者在审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多次遇到司机在交通肇事后,即打“120”等电话报警,然后怕被受
    2023-04-20
    310人看过
  • 自首是否适用于所有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的,是自首。由此可见,自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自动主动向犯罪主管机关投案,并愿意接受主管机关的监管;第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如果仅供述他人的犯罪事实则不构成自首。故意杀人自首该如何判刑故意杀人自首的判刑标准:1、故意杀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处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死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
    2023-07-06
    198人看过
  •  自首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的法律适用
    本文讨论了行为人事后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否可以被视为自首,并探讨了交通事故后逃逸和自首的法律评价。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符合自首成立要求的情形应该适用于所有罪名。对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交通肇事逃逸者适用自首,有利于鼓励肇事者自首,悔过自新,并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及时赔偿受害者,使案件能够及时侦破和审结,节约司法资源,符合刑法立法的初衷。行为人事后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仍然可以被视为自首。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符合自首成立要求的情形应该适用于所有罪名。2、交通事故后逃逸和自首是两种主观故意控制下的两种独立行为,应当分别进行法律评价。对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交通肇事逃逸者适用自首,有利于鼓励肇事者自首,悔过自新;同时,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及时赔偿受害者,使案件能够及时侦破和审结,节约司法资源,符合刑法立法的初衷。交通事故后逃逸和自首的法律评
    2023-12-08
    402人看过
  •  犯罪分子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处理
    该段内容讲述了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情节及其对应的刑罚。如果犯罪行为人能够自首,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可以免除处罚。具体刑罚则根据犯罪行为的轻重而定,如构成交通肇事罪且逃逸,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致人死亡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交通肇事犯罪有自首情节,那么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犯罪自首有什么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被追诉前,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处罚为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来说,如果交通肇事罪犯罪自首,并积极抢救伤
    2023-08-30
    282人看过
  • 肇事者第二天自首算自首情节吗
    第二天自首只能说明犯罪嫌疑人有悔过情节,在审判时可以酌情减免一定的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车辆肇事逃逸认定标准为怎样的车辆驾驶人在肇事后不救助受害人,逃离事故现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
    2023-03-11
    27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犯罪适用自首制度合乎法理,符合立法精神
    1.从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关系来分析。刑法总则与分则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通与特殊的关系。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认定犯罪、适用刑罚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分则是总则的具体体现,不得与总则相抵触。交通肇事罪属于分则性规定,不应当排除作为总则性规定的自首制度的适用。2.从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来看。自首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归案,悔过自新,尽可能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偶然性、难以预见性及发生场合的复杂性,对该类犯罪的侦查取证造成了很大困难,将交通肇事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主要罪行的行为人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在肇事后自首,从而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办案效率,符合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综上,道路交通安
    2023-03-14
    347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自首属于什么情节
    自首属于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根据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与有关司法解释,下列情形也应视为自动投案:(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查询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的;(5)经查实犯罪嫌疑人确已准备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机关捕获的;(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7)司法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一、从轻处罚的法
    2023-03-02
    341人看过
  • 交通肇事如何认定自首交通肇事自首怎么判刑
    一、交通肇事如何认定自首道路交通法中规定了在事故发生后,司机的义务应当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如果事故属于是重大事故,其后果达到了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就构成了犯罪。我国刑法对自首的规定,并没有对成立自首的犯罪予以任何限制。所以,肇事者符合以下情况,应认定为自首。(1)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在事发后没有逃逸,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主动向公案机关报案或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应依法认定为自首;(2)肇事者逃逸后在公案机关,侦查期限间,又主动到公案机关报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也应认定为自首。二、交通肇事自首怎么判刑在“不逃逸且无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犯罪状态下,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如实交待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事实,则成立自首,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之内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免于处罚;在“不逃逸但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犯罪状
    2023-06-21
    323人看过
  • 自首情节的法律应用
    被亲友“大义灭亲”捆绑送到司法机关属于自首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等手段送到司法机关,或者在亲友带领侦查人员前来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的,虽然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但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自己已经被通缉了还能自首吗?根据有关自首的司法解释,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主动投案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既然有了自动投案的情形,只要在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则成立自首。已经被抓了还能自首吗?根据《刑法》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处于审判阶段的被告人,甚至已经被宣判的人都有机会构成自首。这种情况之下,要求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只有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行为的,才能以自首论。如果是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这种情况之
    2023-06-12
    15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犯罪应当适用自首制度的规定是哪些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
      交通肇事罪系过失犯罪,刑法从犯罪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行为的角度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22年自首是否适用于单位犯罪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6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 2.必须如实交代单位的罪行。 3.关于单位意志的认定是单位自首之关键所在,它必须是单位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即以单位的名义,且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单位内部有异议适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相关延伸】 问:自首之后怎么处罚? 答:根据法律规定,自首之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
    • 有自首情节的交通肇事案件能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7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法定刑幅度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被告人甲不仅在肇事后逃逸,且系无证驾驶,又致人当场死亡,并经交警认定为负全责,同时具有多个从重处罚情节。尽管其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能性仍较大。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十条第(二)项的规定,为免于出现在案
    • 自首适用于单位犯罪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18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 2.必须如实交代单位的罪行。 3.关于单位意志的认定是单位自首之关键所在,它必须是单位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即以单位的名义,且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单位内部有异议适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相关延伸】 问:自首之后怎么处罚? 答:根据法律规定,自首之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
    • 交通肇事罪能否减刑或缓刑,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中的自首情节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30
      交通肇事罪能否减刑或缓刑,要看是否具有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法定因素:1.看是否具备法定从轻和减轻情节。2.是对刑期的要求,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能被判处缓刑。如果你的父亲在案发后有主动报案、自动投案、委托他人报案等自首情节,且被判处的是三年以下的期限,可以申请缓刑或减刑。酌情因素:1.考虑被告人在交通肇事中所负的责任大小。2.考虑被告人犯罪后的态度,包括认罪态度、案发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