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活动中非法集资行为的法律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2 18:22:49 130 人看过

一、非法集资是什么意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从两个角度定义了非法集资行为:首先,非法集资行为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其次,非法集资行为还应当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二、非法集资行为有哪些特征

(1)非法性。非法性特征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吸收资金,具体表现为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吸收资金和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两种。

(2)公开性。首先,公开宣传的具体宣传途经可以多种多样。其次,公开宣传不限于虚假宣传。尽管非法集资往往都有欺骗性,但欺骗性不属于非法集资的必备要件。

“向社会公开宣传”包括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资金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扩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

(3)利诱性。按《解释》起草意见,利诱性特征包含有偿性和承诺性两个方面内容。首先,非法集资是有偿集资,对于非经济领域的公益性集资,不宜纳入非法集资的范畴;其次,非法集资具有承诺性,即不是现时给付回报,而是承诺将来给付回报。

(4)社会公众性。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亲友和单位内部人员一般不认定为社会公众。

三、民间金融活动中非法集资行为的法律认定

1、“非法集资罪”的罪名并不存在

尽管“非法集资”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但通观《刑法》,实际上并没有一个被称为“非法集资罪”的罪名。

2、现行法律处理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八个罪名

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条,以下简称“吸收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条)、“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160条)、“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刑法》第174条第1款)、高利转贷罪(《刑法》第175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刑法》第179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刑法》第224条)、“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

3、针对某个非法集资行为的定罪原则

(1)《解释》以“吸收存款罪”作为非法集资活动的基础罪名,其余罪名则为非法集资活动的特殊罪名。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如果某个非法集资活动符合了刑法上规定的其他罪名,就直接以这些罪名定罪,但如果不符合这些具体罪名,则适用“吸收存款罪”。

(2)比较特殊的是集资诈骗罪。该罪的两大核心要件是从事了非法集资活动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此,即使某非法集资活动从表面看好像符合了上述某个具体罪名,例如擅自发行股票,但一旦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因素,就不以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来处罚,而只能以集资诈骗罪来处罚。因此,集资诈骗罪是非法集资犯罪的加重罪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1: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高利转贷相关文章
  • 非法金融活动猖獗
    目前,在民间高利借贷愈演愈烈之下,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不仅仅在江浙沿海,甚至在陕西、内蒙古等内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民间借贷。从制造业领域扩展至商贸流通到普通家庭,甚至有银行资金也充当了民间拆借的二传手。高收益诱惑之下,民间借贷、私人企业主、银行职员、公务员、家庭妇女,参与者涉及各行各业,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怪圈。而坊间传闻,有的民间拆借年息已超过100%,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更有甚者,尽管银监会三令五申,一些银行机构利用会计制度的漏洞,逃避银行监管,暗渡陈仓。比如,一些信用社的记录显示,大量的资金都流向放贷市场,很多信用社干部职工都参与了国有企业、内蒙古、浙江、重庆等地都爆出过信用社干部职工利用国有资金放高利贷被抓的案件。而另一些与银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所谓神通广大的人,以及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甚至网络借贷,都大行其道,形成了新的寻租方式。那么,为何以高利贷为代表的非法金融活动蔓延速度如
    2023-06-06
    13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四个认定条件:(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并且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三)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四)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
    2023-03-27
    363人看过
  • 什么样的行为被认定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四个认定条件:(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并且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一、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单位或个人未经有权机构审批,向社会上不特定的公众(较为广泛的群体)吸收存款。在这里,特定的和不特定的对象是区分合法与非法的一个重要界限。非法集资活动主要以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如投资房地产、境外理财、墓穴、企业周转资金等),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为常用手段。典型形式如民间所谓的标会采用跑腿形式,以高利息为诱饵劝
    2023-03-19
    86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及其认定?
    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方式筹集资金,并使用欺诈手段吸引公众参与的行为。如果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构成集资诈骗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非法集资的定义是指以非法方式筹集资金,并使用欺诈手段吸引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参与的行为。非法集资如果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集资如果构成集资诈骗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的方式,通过欺骗、诱导等手段,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或者吸收公众存款等资金的行为。对于非法集资的认定,我国《非法集资行为治理条例》已明确规定了以下几点:1. 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指集资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所从事的活动是非法集资,仍然进行非法集资行为。2. 具有非法集资
    2023-08-27
    460人看过
  • 认清你身边的非法集资和非法证券活动
    非法集资犯罪手法特征什么是非法集资?它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1、通过以高档商务楼为据点招揽投资人,极具迷惑性。为给投资人造成公司及其从事理财业务较为正规的假象,犯罪嫌疑人往往租用高档商务楼、写字楼为集资据点,豪华装修,营造公司极有实力的假象,以此招揽不明真相的投资群众上门了解其宣传推广的非法融资项目或投资理财产品。2、招募具有金融从业经历的人员充当资金掮客,利用其手中客户资源实施非法集资活动。犯罪嫌疑人采取以高薪及高额提成的方式,招募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职或离职人员充当资金掮客,通过利用这些人员手头掌握的优质资源,达到迅速募集大量资金的目的。而客户因长期在上述人员处购买相关理财产品,对其所推介的非法理财产品放松了警
    2023-04-24
    406人看过
  • 非法集资从犯的行为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其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方便、帮助创造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主要指帮助犯,在一个共同犯罪中,认定从犯,要根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位置,对共同故意形成的作用、实际参与的程度、具体行为的样态、对结果所起的作用等进行具体分析。太原非法集资从犯判多少年非法集资从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看,从属于主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
    2023-07-05
    448人看过
  • 非法集资行为认定,非法集资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非法集资行为认定凡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企业擅自从事下列活动一律认定为无效: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2、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3、未经依法批准,以借贷或其他任何名义向职工或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包括擅自从事的以还本付息或者以支付股息、红利等形式向出资人进行的有偿集资活动,或者以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为名,变相募集股份的集资活动。二、非法集资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数
    2023-03-20
    252人看过
  • 民间借贷:是非法集资还是合法行为?
    民间借贷不是非法集资,民间借贷只要不超过法定的利率一般都是合法的。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民间借贷利息8分算合法吗不合法。民间借钱利息目前不能超过15.4%,这是司法保护的上线。只要在15.4%以下的利率,都是可以的。民间借贷利息8分已经超过的法律约定的15.4%,故其不合法。如果债务人觉得利息太高,最好不要借款才能避免后续的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2023-07-16
    161人看过
  • 非法集资与民间集资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集资实质是民间借贷的变异形式,是民间借贷向专业化形态(私募基金等)演变过程中的一种中间形态,尚不具备私募基金、私人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的专业化程度,风险特征比较明显。非法集资的定义: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资金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或其他骗取集资款的手段,向社会公众大量募集资金的行为。民间集资不一定是非法集资,但是非法集资包含不合法的民间集资。一、合法民间集资和非法集资区别根据《指导意见》,对未经社会公开宣传,在单位职工或亲友内部针对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的,一般不作为非法集资;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及相关活动,行为人有还款意愿,能及时清退集资款项,情节轻微,社会危害不大的,可免予刑事处罚或不作为犯罪处理。非
    2023-04-02
    498人看过
  • 金融资产非法侵占的认定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是怎样的(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出售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企业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交易费用不计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人账金额,计人当期损益。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
    2023-07-16
    152人看过
  • 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性
    1、参与非法集资的当事人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用于非法集资的钱可能是参与人一辈子节衣缩食省下来的,也可能是养命钱,而非法集资人对这些资金则是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人很难收回资金2、非法集资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引发风险3、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由于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一旦有了损失,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因此,希望社会公众一定不要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区别如下:1.概念方面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3.从客观行为来看,非法集资通常是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
    2023-03-06
    325人看过
  • 民间非法集资分为哪十类?
    一、非法集资具体规定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面对某些官员与非法集资企业的“大合唱”,我们实在很难说一定是后者将前者“拉下水”,很难说前者只是“无意间”沦为“活道具”而成了“从犯”。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绝不能放过这些面目暧昧的“活道具官员”,只要他们参与了非法集资的“演出”,无论只是收取了出场费,还是接下来还有更进一步的运作,都必须为此承担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二、非法集资分为哪十类?(1)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比较常见的是: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通过认领股份、入
    2023-03-24
    161人看过
  • 非法采集血液行为的罪行如何被法律认定
    现行刑法对非法采集血液事故罪立案的规定是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才会予以立案。关于该罪的立案标准是最低的量刑情节,情节越严重,刑法的处罚力度会越大。怎样量刑非法采集血液事故的法律责任构成非法采集血液事故罪既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条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7-06
    99人看过
  • 金融机构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金融机构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一百九十九条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二百条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巨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2023-04-28
    152人看过
换一批
#贷款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信贷资金的发放及利率管理秩序。所谓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更多>

    #高利转贷
    相关咨询
    • 民间非法集资受害人认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2
      1、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作为民间非法集资的债权人,是集资诈骗案件的受害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201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2次会议通过)
    • 非法集资活动的特征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3
      非法集资活动具有以下特征:你可以参照区分,切莫亲信理财公司的各种宣传,以免上方受骗。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 民间借贷行为是不是非法集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6
      一、民间借贷是不是非法集资?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企业(其他组织)之间,一方将一定数量的金钱出借给另一方,借款人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民事行为。提供资金的一方为出借人,接受资金的一方为借款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
    • 非法集资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如何认定为非法集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4
      非法集资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特征: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非法吸收资金的方式也在不断扩展和增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在生活细节中学会鉴别非法行为,只要符合以
    • 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等活动,是否违规及处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4
      银行职工参与民间借贷是违规行为。身为银行员工,却化身“内鬼”,利用手头资源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这样的行为是违规的。由于出现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的行为,风险突出,银监会已下达“八不得”通知,禁止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