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它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因其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且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故目前集装箱在进出口货物运输中应用广泛。集装箱运输正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的重要工具,已占对外贸易总运输量的九成。
2004年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651.6万TEU,同比增长26.9%;内河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57.8万TEU,同比增长27.3%[1],其中宁波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万标箱,同比递增44.5%[2]。
为了避免和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划清责任归属,维护贸易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出口货物集装箱实行适载检验办法。集装箱适载检验包括集装箱性能检验和使用检验,分为两种性质,一是通过检验来证明所选的集装箱是否具备适货要求,能否保证拟装货物安全运抵目的地,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尤其是收货人要求装载货物的集装箱具有良好的适载性,承运人、发货人为了证明自己提供的集装箱是适货的,于是他们有时主动申请处于第三者身份的鉴定人进行适载鉴定,这种适载鉴定属于非强制性检验;二是我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出口商品的信誉,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规定自1984年7月1日起,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粮油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实施法定检验。这种集装箱的适载检验工作为行政执法行为,属于强制性法定检验[3]。
一、出口易腐败变质食品集装箱检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的船舱和集装箱,承运人或者装箱单位必须在装货前申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装运。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再次明确了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商品编码范围为02011000.11-02109000.90;03021100.10-04100090.90;05040011.10-05040090.90;07011000-13023900;15010000-15219000.90;16010000.10-24039900[4]。
二、后续监管存在的缺陷及危害
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装载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应在装货前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集装箱适载检验合格后检验检疫部门出具《集装箱适载检验结果单》,货物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集装箱装运货物。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凭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检验检疫证单验证放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出境口岸装载拼装货物的集装箱,由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5]。检验检疫部门定期对港区出境集装箱进行监督抽查。在日常检验检疫工作中,发现集装箱适载检验工作后续监管存在着一些缺陷,可能会给货物的出口带来较严重的危害。
1、误用未经检验的集装箱
集装箱报检后,检验检疫部门对其实施适载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出具《集装箱适载检验结果单》。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强制性适载检验工作只能够保证所检集装箱的安全卫生质量,对于集装箱使用的后续监管工作只能通过口岸查验来完成。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规定的口岸查验批次一般货物抽查率为0.5%,重点货物也仅为5%[6],其余95%批次只对所报单证进行审核,必要时才扩大抽样比例。这就存在着部分出口易腐烂食品、冷冻品在装运前向检验检疫部门申请集装箱适载检验,但在装运时使用了未经检验集装箱的隐患,一旦如此,就很难保证所装载货物的安全、卫生和质量;而检验检疫部门对港区出境集装箱定期监督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抽查中发现有货物使用的集装箱与所报检的集装箱不符,对该批货物而言也已于事无补了。
2、与非食品拼箱装运
由于部分货物出口时,其数重量尚未达到集装箱的承载上限,货主为节约运输成本,往往采取与其他货物拼箱运输的方式。这就存在着与非食品货物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拼箱的隐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货物本身或其携带的病媒生物就极有可能影响食品的风味甚至污染食品。
3、集装箱在运输途中受损
目前集装箱适载检验一般在口岸集装箱堆场进行,检验合格后货主将集装箱运到货物仓储地进行装箱。在集装箱运输途中存在着受损的危险,如集装箱箱体破损、箱门密闭损坏、冷冻箱不能制冷等。而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就很难保证所装载货物的安全、卫生和质量。如保税办日前在对一批美国进境的面粉进行植物检疫时发现集装箱门口有两只蚂蚁,经调查发现是由于该集装箱箱门有缝隙,不能密闭,在港区和堆场停放时蚂蚁从缝隙中爬入。
4、装箱时污染
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装载易腐烂变质食品的集装箱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载货物。适载检验可以确保集装箱在装载货物之前的清洁,但很难防止货物装载时机械或人为原因对集装箱造成的污染。如装载时集装箱内照明灯导致媒介昆虫的进入、装载操作工人在集装箱中遗留的垃圾等。保税办曾在某进口食品的集装箱门口发现烟蒂、糖果纸、报纸等工人装货时留下的垃圾。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监督装运管理
集装箱适载检验工作的落脚点是装运出境货物的集装箱是否与《集装箱适载检验结果单》所列箱号一致,否则一切工作化为乌有,因此要加强出境货物监装工作。如果出口易腐败变质食品、冷冻品,经检验检疫合格的,产地局又直接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的,这时产地局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装,目的是确保所装的集装箱必须经检验检疫部门对其实施适载检验,并持有《集装箱适载检验结果单》,且箱号完全一致。如果出口易腐败变质食品、冷冻品,经检验检疫合格的,产地局签发《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或电子凭条的,口岸局要加强申报单证的审核,尤其要审核是否持有有效的《集装箱适载检验结果单》,同时要加强对仓储企业出境货物装箱时实施监督;对拼箱货物更要关注拼箱清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实施电子检验检疫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进出口货物量进一步扩大,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工作量不断增长。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检验检疫部门很难按照传统的方法开展集装箱适载检验后续监装工作,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检验检疫已成为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促进大通关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对出境货物集装箱监装实行检验检疫视频监控是最合适不过了,主要是因为通过视频监控完全能够做到所装货物的集装箱箱号是否与《集装箱适载检验结果单》所列箱号一致,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检验检疫大通关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对生产企业或仓储企业安装电子视频监控装置,确保集装箱适载检验后续监装工作有效落实,保证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3、口岸监管相关职能部门实现集装箱信息共享
一是要做到与港区EDI信息、货物流信息、卡口管理信息共享;二是要做到检验检疫与海关合作机制,尤其要实现信息共享;三是要做到对现代化仓储(库)、检验检疫场地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工程并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有达到出境集装箱的有效监管。
-
集装箱适载检验委托书
248人看过
-
如何加强进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
241人看过
-
管制刑的适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3人看过
-
实施强制检验装载食品的集装箱范围
267人看过
-
集装箱检验办法
461人看过
-
基层检察院立案监督工作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9人看过
-
缓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1(一)缓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定过于原则; 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一条对适用缓刑的条件作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虽然较之原法条更加具体,但仍然比较原则。比如,“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仍然是比较抽象和难以把握的规定。实践中,由于法官认识和理解上存在差异,裁判结果往往也大相径庭。 2、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缓刑适用率偏高; 3、
-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3目前,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盲点是家庭失落了原有的内涵,比如亲情、温暖、孩子们最后的避风港等等,而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变成了老师的助理,家庭教育成了应试教育这架狂奔马车上的一匹拉偏套的马,从而使家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目标和方向。在现实中,学校、老师与家长在管教孩子上,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合谋、同盟的关系,这种同盟或曰合谋的形成,带来了两种令人不安的后果:一是学校教育向家庭的延伸,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
-
保障性住房存在问题及对策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1保障性住房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是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筹集难度较大。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明显加大了对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包括中央补助、省级奖补资金、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公积金增值收益、地方政府的部分资产注入及土地支持等,但仍有大量资金缺口需通过社会资金渠道来弥补,融资规模大、难度较高。一些地方资金筹措存在一定困难,中西部地区资金压力更大一些。有些地方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未能及时完成征地拆迁
-
使用未经检验检验部门检验的集装箱、船舶怎么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6提供或者使用未经检验检疫部门适载检验的集装箱、船舱、飞机、车辆等运载工具装运出境粮食的,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规定,处10万元以下罚款。提供或者使用经检验检疫部门检验不合格的集装箱、船舱、飞机、车辆等运载工具装运出境粮食的,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规定,处20万元以下罚款。
-
的适用存在哪些问题,有无具体的对策?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6关于缓刑的适用存在哪些问题,有无具体的对策请看下文。 1、忽视适用缓刑的实质性条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重新犯罪率上升。在审判实践中,有的将孕妇、患重病、家庭生活困难、工作需要等作为适用缓刑的理由;而不注重分析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不综合考证被告人的悔罪表现,不全面了解被告人回归社会后的改造环境。致使部分被宣告缓刑的罪犯,缺乏对社会的负疚感,不能珍惜对他们不予关押的宽大处理,在缓刑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