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放纵走私罪严重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5 10:51:12 258 人看过

犯放纵走私罪是严重的。行为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

一、怎样区分放纵走私罪和走私罪

两者的区别如下:

1、犯罪对象不同:走私罪的犯罪对象是指个人或者单位。纵容走私罪的犯罪对象是指海关工作人员;

2、构罪条件不同:侵犯走私罪的对象是对外贸易控制。侵犯走私罪的对象是国家海关监管制度;

3、犯罪的表现形式不同。

走私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上,是行为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进出境边境境的行为。

纵容走私罪主要表现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行为人知道自己的徇私舞弊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知道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对这种后果持有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走私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有

走私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有:

1、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珍贵动物和珍贵动物制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珍贵动物和珍贵动物制品进出国的行为。

三、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的四个构成条件?

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有:

1、主观要件,明知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而希望或放任违法结果的发生。

2、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本罪客体要件为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和国家关于进出口货物、物品的禁止性管理规定。

4、客观要件,本罪客观要件为违反国家对外贸易管理秩序。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6: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放纵走私罪属于包庇罪吗
    放纵走私罪不属于包庇罪,是单独的罪名。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度为其提供隐藏处所、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而放纵走私罪特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在形式上有包庇的行为,但是其性质严重,单独列为一罪。《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06
    468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与走私罪共犯的判定是怎样的?
    一、走私罪构成要件客体逃汇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其与进出口贸易及其关税无关;而走私罪的客体则是对外贸易管制,后者这种管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与控制,防止偷逃关税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该进出口的物资进出口。它与进口贸易及其关税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象逃汇罪的对象仅限于外汇;走私罪的对象却比逃汇罪广泛得多,它包括外汇在内的一切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或者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及物品。表现形式逃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汇的行为。逃汇的外在形式是将境外取得的外汇应当调回境内而不谓回,或把境内的外汇私自转移到国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观行为却是行为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犯罪主体逃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其仅限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除此之外,均不能构成逃汇罪。自然人构成犯罪时,显然必以单位构
    2023-04-20
    169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刑法条文
    《刑法》有关放纵走私罪的条文规定:第四百一十一条海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海关法》第七十二条第(一)项海关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文明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包庇、纵容走私或者与他人串通进行走私;第九十六条海关工作人员有本法第七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9高检发释字[1999]2号)
    2023-06-07
    209人看过
  • 行为人涉嫌走私犯罪严重吗?
    一、行为人涉嫌走私犯罪严重吗?严重。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走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五株以上不满二十五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十株以上不满五十株,或者珍稀植物、珍植物制品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二)走私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或者未命名的古生物化石不满十件,或者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十件以上不满五十件的;(三)走私禁止进出口的有毒物质一吨以上不满五吨,或者数额在二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四)走私来自境外疫区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五吨以上不满二十五吨,或者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五万元的;(五)走私木炭、硅砂等妨害环境、资源保护的货物、物品十吨以上不满五十吨,或者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六)走私旧机动车、切割车、旧机电产品或者其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二十吨以上不满一百
    2024-01-16
    397人看过
  • 什么叫做放纵走私罪
    放纵走私罪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明知是走私行为仍然对其进行放纵,导致该走私行为不受查究,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触犯放纵走私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从我国刑法对放纵走私罪的有关规定来看,所谓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它依照中国《海关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主要从事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等海关业务。(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所谓利用职
    2023-08-01
    173人看过
  • 怎么认定放纵走私罪
    (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等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二)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如果出于过失,玩忽职守而致走私行为得以放纵,或者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放纵走私的,则只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能构成犯罪,但也不是本罪,而是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三)共同犯罪行为人如与走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为走私犯罪分子提供方便,构成犯罪的,则应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四)区分本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存在以下明显的区别: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海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前者在内但比前者广泛得多。2、客观
    2023-06-23
    368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概念特征
    (一)概念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二)特征(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而非海关工作人员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明确的徇私动机。如果行为人并不知道是走私物品或行为,本应在工作中作出正确判断,但由于其对工作不认真负责,草率、马虎,致使走私人的走私行为得逞,则其行为为过失,过失则不构成本罪;(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海关正常的管理秩序。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管理机关,是国家为了维护主权和利益,对海关进出口人员和物品实行监督、管理的部门。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严重破坏了国家对进出境人员与物品的正常监管活动,侵犯了国家海关的正常管理秩序。(4)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徇私舞弊,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为贪图钱财、袒护亲友或者为徇其他私情私利,利用海关监管、查处走私的职权,采取欺骗、隐瞒的方法进行违法活
    2023-06-07
    204人看过
  • 对“放纵走私罪”的解读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罪名解析】放纵走私的行为,一般只能发生在侦查或者查处阶段。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走私犯罪的;(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3)3次以上放纵走私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起以上走私行为的;(4)因收受贿赂而放纵走私的。【法律规定】《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海关法》第七十二条第(一)项海关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文明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包庇、纵容走私或者与他人串通进行走私;第九十六条海关工作人员有本法第七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
    2023-06-11
    328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
    一、放纵走私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构成放纵走私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不仅纵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破坏了海关监督秩序,使国家海关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受到严重干扰,还损害了国家机关特别是海关的威信。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放纵走私;放纵多名走私行为人;放纵走私犯罪分子;放纵走私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
    2024-04-26
    415人看过
  • 犯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严重吗?
    犯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性质严重,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造成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对其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严重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 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7-05
    160人看过
  • 走私罪放纵的司法解释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放纵走私,如:包庇、纵容或与他人串通走私。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涉嫌放纵走私罪的有以下情形:1、海关工作人员放纵走私犯罪;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损失10万元以上的;3、3次放纵或一次放纵三起及以上的;4、有收受贿赂的。放纵走私罪判刑的法律规定(一)《刑法》有关放纵走私罪的条文规定:第四百一十一条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海关法》第七十二条第(一)项海关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文明服务,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包庇、纵容走私或者与他人串通进行走私;第九十六条海关工作人员有本法第七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
    2023-07-01
    168人看过
  • 放纵走私是否是渎职罪
    法律综合知识
    放纵走私是渎职罪。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是放纵走私罪。侵犯的客体是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海关工作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走私制毒物品罪构成要件是:主体要件是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体要件是国家对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配剂进出口的管制和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主观要件是故意;客观要
    2024-02-04
    459人看过
  • 放纵走私与共同走私的区分
    案情:2008年1月至6月间,展某通过网络向境外购买手机、电脑等物品,货物在通关时四次被海关国际邮件监管中心工作人员王某查获。货物被查获后,展某通过王某的熟人刘某前后送了王某钱物5000余元,将货物要回。后展某向王某允诺,从2008年6月开始,每走私一台电脑给王某好处费400元,每走私一台手机给王某好处费50元,在查验的时候请王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案发后,经查,展某走私偷逃关税共计14万余元,从2008年6月份其通过刘某共向王某付好处费达3万多元。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以放纵走私和受贿数罪并罚;另一种意见认为,对于王某2008年6月以前的行为,应当以放纵走私和受贿数罪并罚,对于其2008年6月以后的行为,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罪的共犯定罪处罚。评析: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本案中,对王某在2008年6月以前查获货物后收受贿赂予以发还的行为,按放纵走私和受贿数罪并罚,没有异议。
    2023-06-07
    434人看过
  • 放纵走私罪什么判刑的依据吗
    放纵走私罪既遂的判刑规定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一、走私国家保护珍贵动物罪的构成四要素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禁止进出口的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的行为大体一致,具体可参见走私武器、弹药罪的有关介绍。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及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而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行为人不知道属珍贵动物
    2023-03-09
    2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罪如何定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1
      纵容走私罪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纵容走私罪侵犯的对象是海关法及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纵容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而纵容不受调查,情节严重的行为。
    • 什么叫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罪判多少年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20
      从我国刑法对放纵走私罪的有关规定来看,所谓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放纵走私罪的侵犯范围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03
      放纵走私罪的认定界限是是否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海关工作人员实施的渎职罪可能涉及到帮助无身份者完成走私罪或者逃避刑事处罚,这时,应当以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理论为基础,区分情况认定海关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放纵走私罪实行犯与走私罪共犯的想象竞合。
    • 放纵走私罪的立案标准,放纵走私罪的立案标准,放纵走私罪的立案标准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10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被私人欺骗、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放纵走私犯罪2、放纵走私,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3、3次以上放纵走私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次以上的走私行为4、受贿放纵走私。
    • 什么是放纵走私罪, 放纵走私罪的特征是什么放纵走私罪的特征是什么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什么是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放纵走私罪的特征:(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形态:1、放纵走私犯罪的;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3、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的;4、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