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中的实质性相似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09:02:53 331 人看过

著作权中的实质性相似在进行认定的时候,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方法来判断。目前,我国对实质性相似进行判断的模式主要有4种。

第一种是整体观感法。在整体抄袭或较为明显抄袭的情形下,适用整体观感法的情况更为普遍,这种比对方法更加简便和直接,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技术的分析,从整体上判断作品抄袭的痕迹明显,很容易做出构成实质性相似的结论。

第二种是抽象测试法。在一些作品本身相似度很难判断的情况下,仅靠整体观感法难以做出准确的结论,需要对作品的独创性元素进行划分,并作细致的比对分析。

第三种是抽象测试法与整体观感法(内外部测试法)相结合。在有些案件中,会在应用抽象测试法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实质性相似做出比对和说明,同时还会以整体观感法来强化和佐证这种判断。

第四种是抽象测试法。目前,在有些案件的判决中,业界会肯定抽象测试法的科学性,法院对此也会进行详细的说理和论证。值得一提的是,业界在运用抽象测试法的同时,还对整体观感法的适用持谨慎的态度。

一、如果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可分为以下几步:

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著作权的产生采取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告产生。因此,与专利、商标等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不同,著作权侵权认定还涉及到权利的有效性问题。

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样,被告当然未侵权。如果原告作品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则该作品享受著作权法保护。

2、对被控侵权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对被控侵权作品的分析,可适用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接触”,即接触前一作品的机会;二是“实质相似”,即应受著作权保护部分实质相似。其中,后者是认定的重点。在认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实质相似”时,应将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部分与被告作品的相应部分进行对比,判定两者是否实质相似。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认定原、被告作品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方面也有过成功的案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9: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著作权相关文章
  • 著作权相似性判断方法是什么
    1、著作权相似性判断方法如下:(1)如果两者的形状、图案、色彩等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则应当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外观设计;(2)如果构成要素的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或者相近近似,次要部分不相同,则应当认为是相近似的外观设计;(3)如果两者的主要设计部分或者要部或者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则应当认为是不相同的或者是不相近似的外观设计。2、在我国,独创性表达相似部分的数量、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及重要性、比例以及受众体验等都是判断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的重要标准。一、判断著作权相似后,就可以确定对方侵权了吗?判断著作权相似后,不一定就可以确定对方侵权了。因为在各自串创作作品过程中发生偶然巧合也是可能的。若是满足以下著作权侵权要件则构成侵权: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法律所保护的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扩张,几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劳动的创作成果。2、须为法律所明文保护的排他性权利。3、被害人
    2023-02-15
    348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判断接触相似性是什么?
    一、著作权侵权判断接触相似性是什么?著作权侵权判断接触相似性是有相关的证据表明作品权利人又有证据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备了接触原作品的机会或者已实际接触了原作品,才能判定为著作权侵权中接触。所谓“实质性相似加接触”,是指只有证明涉嫌侵权作品与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构成实质相似,同时作品权利人又有证据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备了接触原作品的机会或者已实际接触了原作品,才能判定为著作权侵权。“实质性相似加接触”规则是指如果被控作品与权利人的作品实质性相似,同时作品权利人又有证据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备了掌握该作品的条件,那么就应当由被告来证明其所使用的作品的合法来源,否则即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
    2024-01-30
    356人看过
  • 如何检验著作权的真实性
    你可以去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查询。著作权又称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学、艺术、科技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无论发表与否,都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在中国首次出版的,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依照其所属国家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权利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公民,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继承人是指通过捐赠、继承、遗赠等方式取得著作权的人,实质条件是指作品法的要求,一般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情感被赋予一定的文艺形式,无论是作品的全部还是部分,无论作品是否采取了一定的物质形式加以固定,都可以依法视为受保护的作品。另一个标准是,除了具备作为作品的一般条件,即某种文艺形式外,还要求这种形式通过物质载体固定下
    2023-05-07
    203人看过
  • 侵权与标志的相似性如何界定?
    不完全一样的logo算不算侵权看具体情况,未经许可使用别人注册商标的都算侵权行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七种:1、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造成混淆;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4、伪造、擅自制造别人注册商标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放市场的;6、故意为侵犯别人商标专用权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别人侵犯商标专用权;7、对别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什么样的图片算侵权的存在下列行为的认定构成图片侵权:1、发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布的图片。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
    2023-07-05
    351人看过
  • 著作权相似或者类似是指什么
    1、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出发,实质性相似应当是作品中独创性表达的相似。《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说某一作品具有独创性,实际上是指作者的表达新颖或原创,而非被表达的思想观念是新颖或原创。2、关于实质性相似中实质性的判断著作权侵权比对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性非文字近似,一种是碎片化文字近似,而这种观点被业界普遍认可。在我国,独创性表达相似部分的数量、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及重要性、比例以及受众体验等都是判断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的重要标准。一、判断著作权相似后,就可以确定对方侵权了吗判断著作权相似后,不一定就可以确定对方侵权了。因为在各自串创作作品过程中发生偶然巧合也是可能的。若是满足以下著作权侵权要件则构成侵权: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法律所保护的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扩张,几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劳动的创作成果
    2023-02-26
    491人看过
  • 如何理解著作权的转让性质
    著作权的转让必然是权能完整的财产权的转让。也就是说,无论转让出版权,还是转让改编权或其他任何一种财产权,都必须将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一并转让。如果受让人只能使用作品,而不能自由许可他人使用作品,或不能自由转让他的权利,这种权能不完整的转让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著作权转让,而是作品许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条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家著作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
    2024-05-03
    111人看过
  •  质押权与质权是否具有相似性?
    质押权通常被称为质权,质权可以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的物权。质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或质权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质押权通常被称为质权。质权又可以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这两种质权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的物权。该财产称之为质物,提供财产的人称之为出质人,享有质权的人称之为质权人。质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或质权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 动 产 质 权 与 权 利 质 权 :
    2023-09-02
    398人看过
  • 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视频著作权侵权
    1、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视频著作权侵权(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发表作品(二)未经合著人许可擅自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作品发表(三)未参与创作、未经授权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抄袭他人作品的;(六)以展览、电影制作或者类似电影制作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七)不支付使用他人应当支付报酬的作品的费用(八)出租电影作品、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采用类似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使用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第二,《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复制
    2023-05-07
    132人看过
  • 如何定义知识产权的高度相似性
    1、如何界定知识产权的高度相似性?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来看,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相似性或高度相似性,需要从以下两个步骤入手:首先,原告提出的侵权内容是否属于表达。根据著作权法“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诉讼内容为抽象思想的,不属于作品范畴,不需要比较是否构成相似或相似;其次,相似性或高度相似性是否构成作品的原始部分。如果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只是一般事实或信息,则在著作权法中不能被视为高度相似。如何界定具有知识产权的高度相似产品高度相似产品的认定有一个标准,但没有具体的范围,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是相似产品。1。商标外观。即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观察两个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视觉形象,看它们是否会引起误解或混淆。2。商标的发音。从人们的听力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两个商标是否因为发音相似而混淆。3。商标的含义。本文分析了这两个商标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含义,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第二,《
    2023-05-31
    227人看过
  • 是否需要考虑实质性接触才能认定著作权侵权
    一、是否需要考虑实质性接触才能认定著作权侵权“实质性相似加接触”规则是指如果被控作品与权利人的作品实质性相似,同时作品权利人又有证据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备了掌握该作品的条件,那么就应当由被告来证明其所使用的作品的合法来源,否则即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二、著作权侵权如何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难以计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
    2023-12-21
    215人看过
  • 风格相似算侵犯著作权吗
    不算。《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分别做了规定。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剽窃他人作品。(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
    2023-03-17
    461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相似比例是多少?
    著作权相似度达到高度相似程度算侵权。在著作权法是比例的。相似度达到高度相似的情况之下就属于侵权行为。相同或相近似属的认定按照如下方式认定:(1)如果两者的形状、图案、色彩等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则应当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外观设计;(2)如果构成要素的主要设计部分(要部)相同或者相近近似,次要部分不相同,则应当认为是相近似的外观设计;(3)如果两者的主要设计部分或者要部或者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则应当认为是不相同的或者是不相近似的外观设计。一、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是什么?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著作权法
    2023-06-28
    427人看过
  • 如何认定著作权法中的制片人?
    一、如何认定著作权法中的制片人?著作权法中的制片人一般指创作作品的生产制作人,后期也是可以作为著作权人来进行认定的。制片人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制片人是剧组的主宰,摄制组的最高权力者,既有权决定聘用优秀成员,也有权开除在剧组行为的成员。从片子的形成到片子的上映,是全片贯穿的核心。也有的影视公司的老板或投资方在影视剧中署名制片人职务。二、出版者的权利内容1.版式设计专有权。版式设计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面和外观装饰所作的设计。版式设计是出版者,包括图书出版者(如出版社)和期刊出版者(如杂志社、报社)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出版者依法享有专有使用权,即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2.专有出版权。图书出版者对著
    2024-01-22
    315人看过
  • 著作权作者如何认定著作权有效?
    一、著作权作者如何认定著作权有效1、著作权是从作品创作完成以后就产生的。作品自动产生,给权利人行使权利和明确权利带来了方便,不用再进行审批、注册,只要创作一完成就享有权利,但是,因为没有第三方提供的证明性的证据,证明权利特别是权利发生质疑的或者权利被侵害的时候,还是需要第三方提供带有证明作用的一类证明。2、需要登记备案。登记虽然不是著作权产生的条件,或者不是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但是一个初步的证据。3、是否有正规的著作权合同。登记的效力,对登记的转让行为,包括专门授权行为,应该是最有对抗第三方效力的,从法律上来讲,合同是合法的。二、特殊类型的著作权的规定1、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合作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著作权。其中,无法分割的合作作品之著作权,适用财产共同共有原则,由合作作者共同共有。对著作权的行使,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有约定的依从约定。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
    2024-01-23
    412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著作权
    词条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著作权
    相关咨询
    • 何为著作权的判定方法XX接触 实质性相似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9
      作权侵权行为的界定在知识产权审判活动中至为关键。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对著作权侵权行为方式作了简单列举,在具体认定方面缺乏详细的规范指导。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实质性相似加接触”的基本规则,并将其作为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核心标准。所谓“实质性相似加接触”,是指只有证明涉嫌侵权作品与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构成实质相似,同时作品权利人又有证据表明被告在此前具备了接触原作品的机会或
    • 实质上著作权相似度低了是侵权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
      著作权相似度达到多少构成侵权这个法律上是没有规定的。实际上在进行认定的时候,必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由一般的大众的感觉来进行认定,并不是机械化的,通过一个数据比例来进行认定,发生诉讼活动的时候,由法官来进行判断。
    • 著作权侵权相似度比例如何确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05
      著作权侵权相似度比例的确定,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的规定的。在我国的著作权侵权的案件处理中,在认定著作权利人的作品和侵权作品的相似程度的时候,是需要根据相关的情况来进行判断,比如是否属于抄袭行为。
    • 著作权侵权之实质相似认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20
      确认实质相似侵权,要明确侵权作品与原作品享有独创性的部分内容相似,把他人的作品占为己有,只作较少的改动,实质相似与接触是确认著作权侵权的核心标准,可以证明侵权者存在侵权行为。
    • 著作权相似度标准如何进行界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8
      著作权相似度标准如何进行界定? 从著作权的相关法律规定角度看,判断作品是否属于法律上的雷同或高度相似,需要先后从以下两个步骤展开: 1、原告当事人提出的被侵权内容是否属于表达。根据著作权法“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如果被诉内容乃抽象的思想,则不属于作品范畴,亦无需比对是否构成雷同或相似; 2、雷同或高度相似之处是否构成作品的独创性部分。如果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仅为一般事实或信息,也不能视为《著作权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