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申报、工伤治疗及停工留薪期、劳动能力鉴定和因工致残待遇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工伤职工提供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具体来说,工伤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可及时向工伤保险部门申报,并接受相关治疗。在停工留薪期间,工伤职工可获得相应的医疗和生活保障。此外,劳动能力鉴定和因工致残待遇也是工伤职工的重要保障措施。综上所述,工伤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可获得全方位的保障。
在完成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后,辞职对于这种情况是最有力的。
工伤申报:
1、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伤发生30日内进行工伤申报;
2、用人单位未进行工伤申报的,受伤职工个人及其直系亲属,可以在工伤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自行向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部门进行申报。
工伤治疗及停工留薪期:
1、工伤发生后,第一时间送往当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等三个目录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给予报销;
2、门诊或住院治疗结束后,由用人单位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结合《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劳动能力鉴定如下:
1、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基本是在停工留薪期结束以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书和相关医疗证据;
3、劳动能力障碍分成十个伤残等级,十级最轻,一级最重。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是什么?
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是劳动法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是工伤认定、工伤等级评定、工伤医疗费用的结算以及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工伤待遇则是指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以及康复期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护理、残疾赔偿等费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情程度或者残疾程度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由用人单位或者经办机构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二)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三)伤残职工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护理费。
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二)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职工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三)伤残职工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护理费。
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医疗费用。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是工伤认定的重要环节。对于完成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的职工来说,辞职是最有力的选择。工伤治疗及停工留薪期是工伤医疗的重要环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等三个目录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给予报销。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待遇的重要依据。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障碍分成十个伤残等级,伤残等级越高,享受的待遇越低。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如何选择最佳的工伤鉴定时间
297人看过
-
工伤期间什么时候辞职最有力啊?
176人看过
-
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发生工伤应如何赔偿
239人看过
-
工伤期间如何辞职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224人看过
-
职工在试用期内如何办理辞职
126人看过
-
工伤期间如何辞去工作岗位
207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劳动法规定在什么时候内辞职最佳时间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91、《劳动法》提出辞职最晚三十日后能走。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一致后约定时间离职;若协商不成的,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用人单
-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期间,工资如何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16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享有加班费之外的工资,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有的省市如广东规定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
-
员工在工伤期间辞职, 有赔偿吗, 工伤期间辞职有哪些待遇项目和项目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4员工在工伤期间辞职,是不影响员工工伤待遇的享受的,但是无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工伤待遇项目是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
-
在职期间工伤赔偿金如何算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1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
-
在工地干活受伤的最佳处理方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2建议劳动者催促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