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找人顶罪怎么定性对于顶罪人如何处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7 11:01:02 248 人看过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交通事故将伤者送到医院走了

此行为违法。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交通事故中顶包是否构成逃逸

找人顶包也属于逃逸。因为找人顶包在主观上具有逃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混淆视听、试图隐瞒肇事者真实身份的顶包行为,即便人未离开事故现场,也掩盖不了交通肇事后逃跑的本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如何判准怀孕交通事故顶罪

孕妇为交通事故顶罪的涉嫌包庇罪,肇事者找人定罪行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犯此罪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05: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的司法判决分析
    刑事交通肇事案件中,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替。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为正确处理刑事交通肇事冒名顶罪案件,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冒名顶罪人,从而遏制冒名顶罪案件的再次出现,笔者就冒名顶罪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粗浅的认识。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
    2023-07-07
    254人看过
  • 朋友有一次醉驾了找人顶替,交通事故后找人顶罪怎样处罚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公安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象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笔者认为,事后自首这不影
    2023-02-20
    236人看过
  •  顶包行为如何定性:是交通肇事罪还是包庇罪?
    包庇罪是指明知他人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如果顶包为他人承担责任,则将被定罪为包庇罪。根据该罪行的量刑标准,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有他人肇事罪的人,如果顶包为他人承担责任,则将被定罪为包庇罪。根据该罪行的量刑标准,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他人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构成包庇罪。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判刑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提供交通、通讯工具,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提供交通
    2023-11-09
    452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认定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公安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象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笔者认为,事后自首这不影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就象
    2023-08-16
    408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的规定有哪些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的规定有哪些1、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行为的规定: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属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肇事逃逸怎么认定在实践中,以下行为将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
    2023-06-11
    389人看过
  • 平顶山交通肇事罪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3-03-14
    413人看过
  • 开车肇事找人顶包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刑
    一名男子晚上驾驶轿车,因为路滑刹车又不及时,将旁边载人的三轮车撞倒致人死亡,事后男子找人顶罪,后又因思想压力大投案自首。小老板开车撞死人张Z今年四十多岁,是六合某镇一个小老板。2008年2月底的一天晚上,张Z驾车从外面回来时,天上正下着大雪,地上也已经铺了厚厚一层,车子在上面行驶起来有点滑,张Z也没在意,仍是加大油门想尽快赶回来。当他行驶到镇中心时,突然前面冒出一辆电动三轮车,一个骑车的,还带了一个人。张Z赶紧刹车,可因为车速比较快,一下撞向了电动三轮车,三轮车被撞飞十来米,上面驾车的被高高抛起又重重摔下,后面坐的一个人也被撞伤。见闯了大祸,张Z赶紧和同车的人商量,他们开车逃离了现场。事后,经抢救,骑三轮车的已经当场死亡,后面坐着的三轮车夫的妻子也受了伤,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找人顶包又去自首怎么办?怎么办?后来张Z了解到这个事故中死了人,他就和同车的商量找了个人到交警大队去顶罪,可他又害怕
    2023-04-23
    161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被识破
    9月19日晚21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江苏射阳县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事故中队值班室的宁静:县城蔬菜批发市场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驾驶摩托车的男子受重伤。10多分钟后,接到110的指令值班民警驱车赶到了事故现场。事故现场位于红旗路与双庆路的交界处,一辆由东向西的轻型普通货车与一辆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摩托车驾驶员受重伤,受伤的摩托车驾驶员已被送到县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而驾驶轻型普通货车的驾驶员已不知去向。面对这个情况,处警的交巡民警随即对事故的现场进行了认真的勘查,并对周围群众进行了走访。经过对肇事车辆的检查,民警在轻型普通货车上发现了盐城某蛋糕房的名片,随根据名片上的号码与蛋糕房的主人取得了联系,确认该车系蛋糕房的送货车后,民警要求蛋糕房的主人立即与驾驶该车的驾驶员取得联系,主动到射阳县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接受调查,并处理事故的善后事宜。就在交巡民警在对该起事故进行勘验和调
    2023-06-08
    129人看过
  •  顶替肇事者如何定性?
    处理肇事逃逸者并使其承担责任的方法包括:若构成包庇罪,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情况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处理肇事逃逸者并使其承担责任的方法:若构成包庇罪,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情况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如 何 认 定 包 庇 罪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刑法第三百六十二条也明确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
    2023-10-08
    477人看过
  • 找人顶包的交通肇事后果分析
    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是独立的事后行为,其符合妨害作证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理由是: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属于对责任归结的逃避,此时,交通事故已经造成了对公共秩序的威胁,同时造成了严重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客观上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顶包要承担责任吗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肇事人将会被判处交通肇事罪,顶包人构成包庇罪,均需对此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
    2023-07-03
    325人看过
  • 交通肇事为获理赔找人顶罪哥们义气替人受过
    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交通肇事后,因无证驾驶怕被保险公司拒赔的司机佟某,自作聪明找人替罪,老乡王某出于哥们义气替人受过,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近日,佟某、王某分别因交通肇事罪、包庇罪被嵊州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和6个月。今年5月28日夜9时许,从河南到诸暨搞运输的佟某无证驾驶一辆全挂车从嵊州返回诸暨,途中因占道行驶撞上一辆电动车,导致电动车驾驶员及乘客两人死亡。事发后,佟某考虑到自己系无证驾驶,保险公司将会拒绝理赔,就立即打电话给一同来运货的安徽籍好友王某,让他为其顶罪,并允诺事后一定会将他保释出来。王某念朋友义气,当即应承,愿意替佟某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次日,王某即被警方刑事拘留。谁知事不凑巧,王某告诉佟某,他的驾驶证已在安徽本地因违规被扣18分。佟某一想,如果驾驶员扣分12分以上,保险公司同样会拒赔的,于是立即到安徽当地进行活动,企图从档案记录上销分,但没有成功。面对赔偿无望、
    2023-06-08
    455人看过
  • 犯罪找人顶包属于什么罪?
    替他人顶包犯罪涉嫌包庇罪。根据《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包庇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一、包庇罪与相关犯罪怎么界定?(一)本罪与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窝藏、包庇行为是在被窝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实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即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为人事前与犯罪人通谋,商定待犯罪人实行犯罪后予以窝藏、包庇的,则成立共同犯罪。(二)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伪证罪中的
    2023-06-23
    99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分交通肇事后让人顶包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两罪的相同点都是实施了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同的是造成的危害结果,如果造成了一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财产损失三十万元,则以交通肇事罪处罚,如果没有造成以上程度的损害,则以危险驾驶罪处罚。另外,两者的罪过形式也不一样,前者是过失,后者大多是故意,少数情况下也可表现为过失,但是仅仅以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来区分该两罪是站不住脚的,还必须借助于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危险驾驶罪,仅仅规定了追逐竞驶和醉酒驾车两种行为,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上述两种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通常按危险驾驶罪定罪,造成严重后果的,按交通肇事罪处理。如果行为人实施了除这两种行为以外的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除非达到交通肇事罪的起刑点,能以交通肇事罪处罚外,否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无罪认定。【案例】刘某夫妇晚上驾车回家,驾车的刘某不慎将一路人当场撞死。刘某让丈夫李某“顶包”,被公安机关查实。请问,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鼎岳律师事务所:根
    2023-06-04
    268人看过
  • 醉驾肇事顶替人和行为人该如何定罪?
    醉驾肇事行为人如何定罪(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公安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象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事后自首这不影响交通肇事后
    2023-04-19
    23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行为人找人顶罪有什么情形,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如何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1
      属于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
    • 交通肇事顶罪找人是怎样定性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15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属于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严重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 交通肇事肇事者找人顶罪能怎样定性?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10
      对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应以交通肇事罪和妨害作证罪数罪并罚《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告人顶罪应该如何定性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9
      对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应以交通肇事罪和妨害作证罪数罪并罚《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让死人顶罪怎样定性,会有顶包罪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
      《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