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弃罪;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4、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
5、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
6、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7、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8、遗弃武器装备罪;
9、遗失武器装备罪;
10、遗弃伤病军人罪;
11、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12、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13、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4、丢失枪支不报罪;
15、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16、玩忽职守罪等。
一、不作为犯罪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判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不作为犯罪的量刑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不作为属于过失犯罪吗?
369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属于哪些罪名
455人看过
-
犯重婚罪属于哪些行为
275人看过
-
不作为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过失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263人看过
-
属于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主要有哪些
220人看过
-
侵占罪属于不作为犯还是什么
20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哪些属于无作为犯罪,不作为过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0一、不作为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
-
不作为就属于犯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3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与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上作了很大限制,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刑法才规定为犯罪,如果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虽有过失行为,则不是犯罪,可以进行教育或行政处罚。
-
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哪些是不作为行为有哪些情况属于不作为行为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30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哪些行为属于重婚罪,哪些属于犯罪类型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9在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犯罪类型 1
-
非法经营罪罪名属于哪些犯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9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可以是单位犯罪,也可以是个人犯罪。非法经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可以构成本罪。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设立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