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在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管辖法院是区或县法院,只要把起诉书提交到法院,法院立案受理了,起诉程序就算完成了。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清欠办只负责农民工工资,所以要在要支付工程款那天起三年内到法院起诉。凭借欠条可直接起诉建设单位,但要尽可能提供施工合同,竣工结算文件。
工程款要不回来怎么起诉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相关材料。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第十八条规定,利息从应付工程价款之日计付。当事人对付款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下列时间视为应付款时间:
(1)建设工程已实际交付的,为交付之日。
(2)建设工程没有交付的,为提交竣工结算文件之日。
(3)建设工程未交付,工程价款也未结算的,为当事人起诉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起诉后两年未还款,如何应对?
199人看过
-
债务到期未还,该如何应对起诉?
299人看过
-
被起诉了,应该如何筹款还钱?
325人看过
-
公司工程款多年未付,该如何应对?
226人看过
-
建设单位未付工程款,该如何应对?
499人看过
-
房贷未按期还款遭起诉,如何应对?
102人看过
欠条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重要凭证,通常由债务人书写,载明欠款人、债权人、欠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等事项,并由债务人签字确认。 在欠条中,应当注明借款用途、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以避免日后产生争议。需要注意的是,欠条应当是合法有效的,并且... 更多>
-
起诉工程款要多久,应该如何处理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10工程款的起诉流程一般要三至六个月,一般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适用程序来判断。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在三个月内审结;如果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
-
银行贷款未还法院起诉会应该如何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14银行贷款未还被起诉怎样处理 1.贷款行会依法向催收到期贷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的约定,贷款行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你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查封你已抵质押的财产等。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扣划存款,拍卖抵质押物等)财产以清偿银行的贷款损失。具体包括: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
-
工程未完工应该如何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7应视为违约行为或违法解除合同,须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可以在解除时合同时,就相应事项达成协议,按协议执行,如果相对方愿意,全额承付工程款。《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网贷逾期未还起诉应该如何解决?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27被网贷平台起诉是非常严重的,借款人如果不想被起诉就应该尽快将欠款还清,然后想网贷平台说明逾期还款的情况,希望网贷平台不要进行起诉。如果网贷还不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和网贷平台进行协商,表明还款的意愿,愿意按照新的协商还款方案进行还款,这样网贷平台一般会撤销对借款人的起诉。 不过要注意,在申请协商还款以后,借款人一定要按时进行还款,不要再出现逾期还不上的情况,否则网贷平台会直接进行起诉,不会再进行催收
-
工伤赔偿应该如何走起诉程序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3我认为,职工单位未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可以自事故损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向工伤认定委员会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的情况下,进行劳动能力等级,根据劳动能力评定结果,申请工伤待遇,如以上程序,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结论的,可以向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