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条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01:50:18 382 人看过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按照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追诉的犯罪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犯罪。

第二,追诉的犯罪是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之内。

第三,追诉的犯罪系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如果是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内,则应依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二不需要依据普遍管辖原则。

第四,犯罪人必须是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如果犯罪人是我国公民,应当依照属人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也不需要适用普遍管辖原则。

第五,对追诉的犯罪,我国刑法有明文规定。

第六,犯罪人是在我国领域内居住或者进入我国领域。

因为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对犯罪人行使刑事管辖权。否则,就没有行使普遍管辖权的义务,也没有依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的可能。

一、外国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怎样的

外国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1、根据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或者我国的船舶、航空器内犯罪的,除法律有些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

2、根据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3、根据普遍管辖原则,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一般而言,对于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非法使用武器等战争犯罪,非法劫持航空器罪,劫持人质罪,适用我国刑法;

4、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刑法追究,但是在国外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二、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

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具体如下:

1、主权原则。主权原则,即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中国法律的原则,是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首要原则。

2、信守国际条约原则。信守国际条约原则,即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在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同时,还须兼顾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3、诉讼权利同等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指外国人在我国参与刑事诉讼,依法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

4、使用我国通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使用本国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各国立法通行做法,也是独立行使国家司法主权的重要体现,因而也是我国涉外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

5、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律师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只应在本国领域内适用,不应延伸于国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21: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外国人犯罪相关文章
  • 什么是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什么是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中的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这是国家领土刑法中的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这是国家领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领水,即国家领陆以内和与陆地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包括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内水包括内河、内湖、内海以及同外国之间界水的一部分,通常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领海即与海岸或内水相领接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包括海床和底土。根据我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发表的声明,我国的领海宽
    2023-02-28
    388人看过
  • 普遍性管辖权的定义
    刑事管辖权
    普遍性管辖权是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普遍地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实行管辖,而不论这些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和罪犯的国籍。普遍管辖权或普遍性原则是国际法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无论被控犯罪之人的国籍、居住国或与起诉国关系如何,即使该罪行是在起诉国领土之外犯下的,该国也可以对该人行使刑事管辖权。由于所犯罪行被认为是危害全人类的,并且罪行极为严重,不容有管辖权投机,因此任何国家都有权对其加以惩罚。某些国际规范具有普遍性,这一观点与普遍管辖权概念以及强行法概念密切相关,整个国际社会都负有义务,某些国际法义务是所有国家都必须承担而且不受条约调整的。随着1993年比利时颁布《万国管辖权法》,这一概念受到极大重视。2002年国际刑事法院的创立减少了制定普遍管辖法的预期需求,但国际刑事法院无权审理2002年以前犯下的罪行。一国所维护的普遍管辖权还必须与国际法庭
    2023-06-11
    230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相关的法律规定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这一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是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罪犯予以惩处。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应当注意掌握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有关内容,确定我国所承担的义务。只要我国缔结或者加入了某一规定有国际犯罪及其惩处的公约,我国便承担了对犯有条约规定罪行的罪犯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义务。当然,普遍管辖权的行使,在司法实践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有当犯有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的罪犯在我国境内,并不予以引渡时,我国才能对罪犯实施管辖,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予以惩处。一、普遍管辖原则规定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国的共同利
    2023-02-20
    493人看过
  • 适用普遍管辖权的罪名
    我国刑法第九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我国现在主要对犯侵略罪、战争罪、反人道罪、非法使用武器罪;灭绝种族、劫持人质、国际贩卖人口、酷刑罪;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安全、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海盗罪;毒品犯罪,非法获取和使用核材料罪等采取普遍管辖。一、刑事管辖权的基本原则分类(一)属地原则。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二)属人原则。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三)保护原则。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
    2023-03-31
    386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的实践取向
    法律综合知识
    当代普遍管辖权的实践取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管辖权原则被日益广泛地付诸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实践,这至少表现在如下5种情况:(1)一个主权国家通过在第三国提起诉讼将罪犯引渡回本国进行审判。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是1998年,西班牙以前智利总统皮诺切特在执政期间迫害在智利境内的西班牙人为由,要求英国将正在英国治病的皮诺切特引渡到西班牙进行审判。(2)一国对另一国公民对本国公民在第三国进行的犯罪行为,在第三国提起诉讼。在苏格兰对3名利比亚人进行的关于洛克比空难事件的审讯即属此类案件。(3)对于国际人道主义灾难的世界性关注和超国家管辖,当前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及为此开展的全球反恐合作体现了这一趋势。(4)针对国内人权和政治问题的国际管辖,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实施军事打击、对伊拉克大规模武器进行核查的联合国安理会1141号决议在某种意义上即属此类。(5)成立国际刑事法庭对严重违反
    2023-06-11
    361人看过
  • 保护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的区别
    一、保护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的区别保护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的区别是: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参与反国际犯罪斗争、行使捍卫整个人类权益之职责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普遍管辖的对象是特定的,即仅限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有关国际条约中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涉及的罪行除外。普遍管辖原则是刑法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的补充和例外,只有在排除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之适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问题。保护管辖,即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是这种管辖权有两条限制。二、保护管辖权范围其适用的范围一般是世界各国法律中公认的犯罪行为,对这类管辖权一般在各国法律中都加以规定。从国际实践看,行使这类管辖权的条件如下:1.该外国人所犯罪行的后果危及本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2.根据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到刑事处罚的罪行;3.法定之罪或按
    2023-05-22
    315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的适用范围
    法律综合知识
    一、普遍管辖权的适用范围(一)普遍管辖: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各国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此即为普遍管辖,如对战争犯罪、海盗、贩奴等的管辖。(二)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其具体侵犯的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按照我国的刑法对罪犯予以惩处。在我国刑法中,普遍管辖权有
    2021-11-27
    229人看过
  • 哪些罪犯有普遍管辖权
    一、哪些罪犯有普遍管辖权我国现在主要对犯侵略罪、战争罪、反人道罪、非法使用武器罪;灭绝种族、劫持人质、国际贩卖人口、酷刑罪;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安全、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海盗罪;毒品犯罪,非法获取和使用核材料罪等采取普遍管辖。二、使用普遍管辖权的条件有哪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按照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追诉的犯罪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犯罪。第二,追诉的犯罪是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之内。第三,追诉的犯罪系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如果是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内,则应依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二不需要依据普遍管辖原则。第四,犯罪人必须是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如果犯罪人是我国公民,应当依照属人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也不需要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第五,对追诉的犯罪,我国刑法有明文规定。第六,犯罪人是在我国领域内居住或者进入我国领域。因为只有这样我国
    2023-06-15
    290人看过
  • 普遍管辖与保护管辖的法律适用与司法实践探讨
    普遍管辖原则的确立,是我国参与反国际犯罪斗争、行使捍卫整个人类权益之职责和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普遍管辖的对象是特定的,即仅限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且在有关国际条约中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涉及的罪行除外。普遍管辖原则是刑法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的补充和例外,只有在排除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之适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问题。保护管辖,即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是这种管辖权有两条限制。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区别和联系1、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的不同点。级别管辖从纵向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解决某一民事案件应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问题;而地域管辖从横向划分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解决某一民事案件应由哪一个人民法院管辖的问题。2、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是有联系
    2023-07-15
    229人看过
  • 普遍管辖权异议如何处理
    受诉法院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经审查后,如果认为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如果认为异议不能成立应当裁定驳回异议。裁定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或上诉被驳回的,受诉法院应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提出申诉的,不影响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公海普遍管辖权的规定公海上的普遍管辖权是指各国对发生在公海的,被国际法认为是普遍管辖权对象的特定国际罪行或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行使管辖权。这类罪行或不法行为包括:1、海盗行为海盗行为是指私人船舶或飞机的船员或机组人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在公海上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从事任何非法暴力或扣留行为,或任何掠夺行为。如果居于主要控制地位的人员,意图利用船舶或飞机从事上述海盗行为,则
    2023-08-03
    83人看过
  • 国际社会确定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普遍做法、依据与原则
    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确定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制度,各国主要还是根据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来确定对某一具体国际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一般而言,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一国法院管辖权的确定与行使,要以该法院和国际民事案件之间有某种连接因素为条件。根据连接因素的不同,国际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和实践中采用的确定管辖权的依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属人管辖属人管辖是指一国法院以国际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具有内国国籍这一连接因素为依据对该案主张管辖权。也就是说,法院对具有该国国籍的当事人的国际诉讼案件具有管辖权,而无论其是原告还是被告,也无论其现在居住地是境内还是境外。这一原则是源自于国家主权中的属人优越权,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当事人和国家的利益。但是,以属人管辖原则为管辖权依据不太强调与别国管辖权的协调,而过于重视内国的主权权利的行使,有时会使诉讼明显有利于内国人而对外国人造成有失公平的结果,而这样的判决也难以得到外
    2023-06-07
    204人看过
  • 死刑在中国是否普遍?
    答案是有的;死刑一般用枪决和注射死刑的方式,现在多数是采用用枪决的方式。我国刑法中如果故意犯罪,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我国的死刑除死刑立即执行外,还包括死刑缓期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被判处死刑的罪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给予两年的缓期,这就是刑法中所称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中国贩毒多少克可以判死刑可以判死刑的量因毒品种类不同而异,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要注意的是,是“可以”判死刑,不是必然判死刑:1、鸦片1000克以上;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6、吗啡一百克以上;7、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二千五百支以上,50mg
    2023-07-06
    367人看过
  • 普遍管辖原则的程序适用问题
    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普遍管辖原则的程序适用问题有以下几点:1、司法管辖的确定依普遍管辖原则审理的案件,犯罪地不在我国领域内,被告人也非我国公民,如果依犯罪地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为辅的一般管辖原则,则无法实际操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于按照普遍管辖原则审理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获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由于此类案件具有不同普通刑事案件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而且一般需要借助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才能使审判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如果此类案件更适宜在其他法院审理,则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由被告人抓获地中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2、适用普遍
    2023-06-11
    62人看过
  • 比利时修改法令废除"普遍管辖权"
    本报讯据美联社报道,比利时参议院日前以39票赞成、4票反对和20票弃权的票数通过一项不以战争罪指控外国人的战争罪行法案,废除1993年法令中的普遍管辖权的条文。该法案已经众议院通过,待比利时国王签署后,法案将正式生效。新法保证了访问比利时的其他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享有外交豁免权。据悉,该法案曾使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以色列总理沙龙等人在政治上蒙受难堪。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前不久表示,比利时若不废除该法令,北约总部将从布鲁塞尔搬出,欧洲联盟一些国家对这一问题也表示关注。比利时政府希望通过修订这个法案来修补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2023-06-11
    18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外国人犯罪是指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国的法律,外国人犯罪与中国人犯罪一样,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同时,中国法律也规定了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对于外国人犯罪的定罪... 更多>

    #外国人犯罪
    相关咨询
    • 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是什么,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8
      普遍管辖原则的适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第一,追诉的犯罪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国际犯罪。第二,追诉的犯罪是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之内。第三,追诉的犯罪系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如果是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内,则应依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而不需要依据普遍管辖原则。第四,犯罪人必须是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如果犯罪人是我国公民,应当依照属人原则适用我国刑法,也不需要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第五,对追诉的犯
    • 刑事诉讼法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23
      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 根据刑法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其具体侵犯的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按照我国的《刑法》对罪犯予以惩处。在我国《刑法》中,普
    • 刑法普遍管辖原则是怎样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1
      普遍管辖权是现代国际社会有效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的重要法律措施,我国刑法第九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普遍管辖权或普遍性原则是国际法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无论被控犯罪之人的国籍、居住国或与起诉国关系如何,即使该罪行是在起诉国领土之外犯下的,该国也可以对该人行使刑事管辖权。由于所犯
    • 刑法中普遍管辖权的含义?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02
      普遍管辖权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无论罪犯是哪国人、无论犯罪行为发生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其触犯了该国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那么在该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则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判处罪犯。第9条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 普遍管辖原则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2
      普遍管辖原则是指凡国际公约或者条约所规定的侵犯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国籍与犯罪地的属性,缔约国或者参加国发现犯罪人在其领域之内便有权行使刑事管辖权。 根据国际公约及各国刑法的规定,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受到一定的限制:适用该原则的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管辖国应是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规定该行为是犯罪;犯罪人出现在管辖国的领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