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0:36:51 139 人看过

审判实务中,时常遇到原告的诉讼请求与其申请劳动仲裁的请求范围不一致的情况。这种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原告的诉讼请求超出了其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的标的额;二是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没有在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但该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的事项是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三是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没有在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且该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的事项并非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那么,人民法院对此不一致的诉讼请求,是否受理呢?根据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的规定,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经过劳动仲裁,但并不意味着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地讲,上述三种情形的诉讼请求均未经过劳动仲裁,但前两种情形与劳动仲裁的事项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相互之间具有依附性、关联性,本着及时、有效处理纠纷的原则,应当合并审理。最后一种情形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的事项并非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也不应一概否定合并审理。

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纠纷案件时,应该不受仲裁裁决的限制,即针对当事人的具体诉讼请求进行审理而不必以仲裁裁决作为其审理对象。,人民法院有权进行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审查,并对有瑕疵的仲裁裁决作出撤销的决定,这是对错裁的一种法律补救措施。

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一裁二审制和仲裁前置程序,有时却增加了劳动争议解决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一个劳动争议纠纷,可能要经过三个法律程序,即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对仲裁不服的一审程序和对一审不服的二审程序。而一般的民事案件,经过一审、二审程序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弱者地位,简化程序,但实际却造成了比一般的民事纠纷更多的程序,更长的期限。如果法院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劳动者诉讼请求,凡是超过申请劳动仲裁的请求范围,一概不予合并审理,而法院又完全由能力审理此案,结果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浪费了司法资源。

我认为,采取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的立法精神,是充分发挥劳动仲裁部门熟悉劳动业务的优势,而且劳动仲裁无费用、结案快,手续简便方法灵活,既能方便当事人,从而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减轻法院的工作量,保证审判质量。如果违背了该立法精神,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规定将失去意义。

审判实务中,时常遇到原告的诉讼请求与其申请劳动仲裁的请求范围不一致的情况。这种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原告的诉讼请求超出了其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的标的额;二是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没有在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但该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的事项是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三是原告起诉时的诉讼请求没有在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且该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的事项并非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那么,人民法院对此不一致的诉讼请求,是否受理呢?根据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的规定,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经过劳动仲裁,但并不意味着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地讲,上述三种情形的诉讼请求均未经过劳动仲裁,但前两种情形与劳动仲裁的事项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相互之间具有依附性、关联性,本着及时、有效处理纠纷的原则,应当合并审理。最后一种情形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与劳动仲裁的事项并非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也不应一概否定合并审理。

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一裁二审制和仲裁前置程序,有时却增加了劳动争议解决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一个劳动争议纠纷,可能要经过三个法律程序,即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对仲裁不服的一审程序和对一审不服的二审程序。而一般的民事案件,经过一审、二审程序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弱者地位,简化程序,但实际却造成了比一般的民事纠纷更多的程序,更长的期限。如果法院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劳动者诉讼请求,凡是超过申请劳动仲裁的请求范围,一概不予合并审理,而法院又完全由能力审理此案,结果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浪费了司法资源。

我认为,采取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的立法精神,是充分发挥劳动仲裁部门熟悉劳动业务的优势,而且劳动仲裁无费用、结案快,手续简便方法灵活,既能方便当事人,从而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减轻法院的工作量,保证审判质量。如果违背了该立法精神,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规定将失去意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5: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申请劳动仲裁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案件审判过程
    这段内容描述了提交诉状后人民法院对诉状的处理程序以及开庭审理的过程。人民法院将在7日内对诉状进行审查,若符合受理条件,则受理案件,否则告知当事人。在审理前,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事宜。开庭审理是诉讼的重要环节,法院依法做出判决。若案件可以调解,则可以进行调解,否则应及时判决。1.提交诉状后,人民法院将在7日内对诉状进行审查。若符合受理条件,法院将受理案件;若不符合受理条件,法院将告知当事人。2、审理前的准备。审理前,人民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事宜。3、开庭审理。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了,应及时判决。 劳 动 争 议 案 件 审 理 流 程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收到劳动争议案件申请后,对劳动争议案件进
    2023-08-31
    449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增多法院审理难度加大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再加上2007年4月1日起实施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每件10元,很多法院甚至不收取诉讼费,使得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成本极低,大量案件进入法院。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深圳市六个基层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3890宗,比去年的4931宗增加了8959宗。其他各地法院也存在类似情况。群体性劳资纠纷增加由于劳动合同法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部分企业在法律颁布后实施前,采取批量裁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改变工资结构、降低工资标准、将正常劳动关系强行转变为劳务派遣等办法,导致群体性纠纷呈高发态势。同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由于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成本增加,许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倒闭或转移财产负债逃匿,进一步激化了劳资矛盾。新类型案件增多由于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修改,使得劳动争议案件除传统的工资争议、社会保险争议、解除劳动关系三大类型外,出
    2023-06-09
    104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是公开审理的吗
    劳动争议案件会不会对外公开,要看当事人协议,案件是否涉及到秘密而定,如果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六条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审理方式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一、劳动仲裁找不到对方怎么办1、可以可以采用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鉴于无法找到当事人,一般可采用留置送达(留置于经营场所,须有见证人)、公告送达(单位门口张贴或者省级以上报纸刊登)。2、当事人若确有困难,不能在所定的开庭日期到庭,则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庭提出延期开庭请求,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申请人
    2023-02-22
    405人看过
  • 劳动仲裁法对法院审理劳动争议的影响
    用人单位对特定类型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法院审理劳动争议可能产生的影响,只能向作出裁决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但同一裁定,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由基层法院管辖。因此,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作出后,不同级别的法院在同一时间启动处理程序,必然会出现两难的局面。如果两个平行程序对同一案件有不同的理解,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这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可能直接造成的,特别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两类案件,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案件属于这一范围。因此,上述情况将直接对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工作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更为尴尬的是,最高法院规定法院受理劳动争议适用普通民事合同争议的管辖规则,即:,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法院管辖。在跨地区就业的
    2023-05-07
    272人看过
  • 人民法院可否直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呢?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管辖权?
    劳动争议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处理,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活动。按照《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经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就是说,一般说来,人民法院是不直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只是受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争议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具体情况,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一般由处理该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023-06-10
    261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执行法院
    一;是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有优先管辖权,能方便劳动者参加仲裁活动。二;是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有优先管辖权,能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查明案件事实。三;是规定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具有法定性。一、劳动合同争议能否协议管辖劳动合同争议不能协议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并案审理,双方当事人互为原告和被告。在诉讼过
    2023-03-07
    259人看过
  • 郑州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案件审理工作流程
    1、审理庭在立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开具《仲裁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2、仲裁庭在指定的举证期限届满时,组织证据交换,对可能调解的案件,组织调解,对调解未果的案件,下达《开庭通知》。3、庭审前,仲裁庭组成人员认真查阅资料,做好庭审前的一切准备。4、仲裁庭组成人员准时开庭,仲裁员应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严格按照庭审程序审理案件。5、仲裁庭应当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情况和法律规定,客观、公正地断案。6、经讨论定性的案件,仲裁员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裁决书的制作,经审批后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7、仲裁庭组成人员对已结案的案件,应在一个星期内办理结案手续并移交案卷归档。(319楼律师—-)end-->
    2023-06-09
    417人看过
  • 未经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法院不受理
    通常情况下,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采取的是一调一裁两审制。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也可以不经协商或者调解直接提出仲裁申请。如果这些方式都不能解决问题,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仍然不服判决的,可以上诉至上一级法院。也就是说,劳动争议类案件,未经过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法院不予受理。仲裁委所在地的地域管辖有所不同:用人单位注册地及劳动合同履行地位于北京城六区的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注册地仲裁委管辖;用人单位的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在城六区,而是位于远郊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在本市而注册地在外埠的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管辖。一、劳动仲裁录音算证据吗录音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023-03-25
    166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一审诉讼费
    一、劳动争议案件一审诉讼费劳动争议案件一审诉讼费每件交纳10元。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1.案件受理费;2.申请费;3.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二、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涉及哪些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涉及以下: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4.诉讼程序。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
    2023-07-20
    493人看过
  • 有关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若干问题的复函
    答复如下:一、下列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决定不服,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1.国务院《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案件;2.国务院《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劳动争议案件;3.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由人民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以争议的双方为诉讼当事人,不应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列为被告或者第三人。在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中也不应含有撤销或者维持仲裁决定的内容。三、劳动争议当事人按规定申请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或者仲裁机关的仲裁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办理。在执行中,对于企业拒绝给职工安排工作并且不发工资或者不
    2023-07-08
    444人看过
  • 邹城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条件是怎样的
    一、起诉应符合哪些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起诉应递交哪些材料?1、原告除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正本外,还应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数提供诉状副本;2、诉状附有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主张相关的证据原件或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证据复制件;3、原、被告诉讼主体资格证明。原告或被告是法人的,还需递交最近一次的工商年检证明材料。三、起诉状应包括哪些内容?1、当事人一方是公民,应记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邮编和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方是法人,应记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邮编和联系电话;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4、当事人的住所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当分别写明。四、
    2024-01-12
    421人看过
  • <劳动维权篇>哪些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涉及城镇企业缴纳基本养老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的争议,如用人单位已经整体参加社会统筹保险的,无论劳动者起诉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保险机构。人民法院均不应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但下列情形除外:(1)用人单位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时降低职工工资标准,导致职工退休以后不能足额领取保险金,退休职工与原用人单位之间因追索不足部分的养老金、医疗费等引起的争议;(2)用人单位未纳入社会统筹保险的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
    2023-04-27
    137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法院“不理”新增请求
    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的王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给付拖欠的两个月工资、业务提成等共计1.7万余元。劳动仲裁委裁决公司给付王某1万余元。因对劳动仲裁委的裁决不服,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仲裁裁决,王某返还侵占公司的销售款4.7万余元,并返还借款1000元。最终,门头沟法院判决公司给付王某2.5万余元,驳回公司要求王某返还侵占的销售款和返还借款的诉讼请求。法官说法该院毕芳芳法官解释: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应支付王某工资,包括提成款。至于公司要求王某偿还借款1000元的诉讼请求,应属于普通民事纠纷,与本案涉及的劳动争议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故不在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之列,所以,法院对此诉讼请求不予处理。同时,在王某申请劳动仲裁时,公司没有提出要求王某返还侵占销售款的诉讼请求,该诉讼请求应认定为当事人新增加的诉讼请求,而这一请求与王某申请劳动仲裁时的申诉请求,明显不属于同类劳动争议,且与本案
    2023-04-25
    45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一般由法院审理到期限
    法院审理时间:向法院起诉后:审理期限一般是6个月,经院长批准的可以延长。1、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2、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3、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一、什么叫劳资纠纷劳资纠纷一般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工资报酬等发生的纠纷。该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二、竞业限制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吗?竞业限制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有纠纷时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来解决
    2023-06-27
    6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仲裁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申请劳动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 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 更多>

    #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法院审理期限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1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县级人民法院是一审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劳动案件劳动争议法院审判对本人有影响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31
      一般没有影响。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出现劳动争议,若双方协商达不成一致,采取仲裁方式也是比较合理的方式,这样做是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以劳动争议什么为前置程序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1
      劳动争议的程序是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必经的前置程序。根据第八十三条、第五十条之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据此推断,在法定期限十五日内,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该仲裁裁决显然不发生法律效力。
    • 仲裁庭和劳动争议案件的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
    • 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二审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8
      1、根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无故拖延审理可以投诉。 2、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