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刑犯的执行如何进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7 15:01:28 336 人看过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一、中国死刑的执行方式有哪些

中国死刑执行方式: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刑场不得设在繁华地区。交通要道和旅游景点附近。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对于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执行死刑时的警戒事宜,由公安机关负责。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被判死刑一般多长时间执行

如果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还要等待高级人民法院的审查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原审法院应当在收到该命令7日内执行死刑。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即认真核对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确保被执行的人就是判决、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错杀;还要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5.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9: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死刑犯如何才可以进行死缓改判
    死刑犯进行死缓改判: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3、如果属于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考验期重计。《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2024-04-30
    472人看过
  • 已经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如何执行民事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六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二)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三)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五)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2023-06-11
    421人看过
  • 如何对被执行人进行撤销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一、被执行人多久可以消除法院被执行人多久消除的时间并不固定,要当被执行人何时履行完义务。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二、失信被执行人多长时间撤销失信被执行人一般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但如果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同时如果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以下七个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分别是:1、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2、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
    2023-04-03
    466人看过
  • 死刑是如何执行的,执行死刑注意哪些事项?
    一、死刑是怎么执行的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还应当通知罪犯家属。二、执行死刑注意哪些事项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
    2024-01-25
    225人看过
  • 执行管制刑罚是如何进行的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的刑事处罚,是刑罚主刑中量刑最轻的一种。管制,是不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但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生活在原先的社会环境中,如仍与家人同住、同吃、有工作单位的,仍在原工作单位工作,领取劳动报酬,没有工作单位,仍可从事原先的工作,如经商、出卖劳动力等。其监督改造不是由监狱依法执行,而是由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一、不需要监狱服刑的主要情况有哪些不需要监狱服刑的主要情况如下:1、被判处管制,管制的性质和有期徒刑一样,是一种刑事处罚措施,最大的特点是罪犯不需要在监狱服刑,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只限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依法进行社区矫正;2、适用缓刑,对于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
    2023-04-06
    234人看过
  • 如何进行对累犯的认定
    法律综合知识
    认定累犯的标准是: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如何进行对累犯的认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第六十六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累犯    第六十六条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
    2022-07-07
    493人看过
  • 死刑犯执行死刑全过程,死刑犯执行死刑是哪个部门
    死刑犯执行死刑的过程有询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监督。执行死刑可以通过枪决或者注射的方法进行。死刑犯执行死刑的部门为原审人民法院。但是执行死刑的死刑复核程序是要到最高法进行核准。一、死刑犯执行死刑全过程死刑犯执行死刑全过程如下:1.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2.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3.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二、死刑犯执行死刑是哪个部门死刑犯执行死刑的部门是原审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执行。
    2022-12-31
    169人看过
  • 如何对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收入进行执行
    第一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采取扣留、提取等执行措施的前提是,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因此,本案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向被执行人王-辉公告送达执行通知后,再对被执行人在单位的工资收入采取扣留或提取强制执行措施。第二种,公告送达期间极有可能发生被执行人支取其应得收入的情况发生,案件将难以执行到位,故应对被执行人王-辉的工资收入及时采取扣留或提取强制执行措施。第二种更好的理由民诉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该条规定是为了防止被执行人利用执行通知逃避债务履行,只要被执行人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执行员可立即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无需再制发执行通知书。由于本案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其工资股份收入又处于一种极易支取的状态,被执行人很容易出现“有
    2023-06-13
    282人看过
  • 浙大女生被害案罪犯被执行死刑,死刑执行如何处理
    在2018年11月13日中午,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浙大2013级毕业生谭某在西湖景区莲花峰游玩时与家人失去联系,下落不明。经过各方全力搜寻,警方于11月15日22时30分许在莲花峰山顶悬崖落坡下发现疑似谭某的女孩,然而,经医务人员确认找到事女孩已无生命体征。经警方现场勘察和法医鉴定,小谭系他杀。同年11月17日,杭州警方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将犯罪嫌疑人熊某(男,24岁,广西人)抓获归案。2018年11月28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强制猥亵罪,对熊某批准逮捕。2019年7月26日,浙江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经查明,被告人熊某迷恋赌博,欠下巨额赌债,想自杀找人陪葬,在杭州飞来峰景区连续捅刺小谭数刀,将她推下陡坡。后其爬至陡坡下猥亵小谭,不顾哀求,持尖刀割颈将其杀害。杭州市中级法院认为,被告人熊某残忍杀害被害人,作案动机极其卑劣,手段极其凶残,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
    2023-02-21
    55人看过
  •  执行死刑的缓刑犯如何提高减刑机会?
    该段内容描述了死刑缓期执行的相关规定。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将被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将被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且被证实,将由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执行死刑。对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没有故意犯罪,那么在两年期满后,将被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在两年期满后,将被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且被证实,那么将由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执行死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023-09-08
    99人看过
  • 缓刑执行对象的犯罪记录如何?
    缓刑是有案底的,缓刑是指一个人过去犯罪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前科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是指有前科的记录,犯罪档案一般存放在公安部门和有关国家机关。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对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依法进行社区矫正。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不执行,并予以公告。被判缓刑的人有案底吗被判缓刑的人有案底,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形式案件,刑事处罚。那么法院肯定会留下犯罪记录。只要是犯罪记录都会被永久保存,并且不能消除。缓刑是一种法律宽恕的判决,它主要针对犯罪情节较轻和影响一般的罪犯(暴力犯罪除外),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只是不用进监狱服从而已。但是你要接受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综合监管与考察,随叫随到不能离开当地,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缓刑的考
    2023-07-01
    229人看过
  • 2024死刑犯的民事赔偿该如何执行
    死刑犯的民事赔偿该如何执行如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承担赔偿责任,一般如果被告人要争取从轻、减轻希望和受害方达成赔偿谅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院主持调解,要求被告人方依据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如果无法达成赔偿谅解,法院调解不成,一般法院只判物质损失,赔偿金额不高。如果另行民事诉讼,一般确定了被告人的刑事处罚后,被告人一般不愿意调解,一般法院只判物质损失,赔偿金额不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2023-11-21
    327人看过
  • 执行人死了债务如何进行处理
    执行人死了,债务可以由其继承人清偿。继承人需要以所得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而对于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可以自愿清偿,也可以不清偿。一、继承人应承担债务吗继承时无论是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还是遗赠继承,按照法律的规定都是要先处理债务的。根据法律的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如果放弃继承的情况下,是不用承担债务的。二、继承财产后债务同时承担继承财产后债务也将在其所继承财产的范围内由继承人来承担。《民法典》的规定,
    2023-04-01
    91人看过
  • 死刑犯执行死刑前的权利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检察院临场监督。在执行死刑时,检察院应当派员临场监督。检察院收到同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临场监督通知后,应当查明同级人民法院是否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和执行死刑的命令。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检察人员应当依法监督执行死刑的场所、方法和执行死刑的活动是否合法。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处决罪犯的布告要选择在适当范围内,适当地点张贴,以使人民群众了解情况。禁止游街示众或者有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一、死刑执行后的处理1、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
    2023-04-04
    35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死刑如何执行死刑如何执行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2
      如果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应在指定的刑场或拘留场所内执行。如果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方法执行死刑,应当事先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批准。枪决枪本来就是最简单便捷结束生命的武器,对于死刑犯来说,在面临死亡时可以还可以自行选择站位:背对行刑者跪下,行刑者向其头部或者胸部开枪;面对行刑者站立,行刑者向其胸部开枪;注射死刑和枪决相比,注射死刑的痛苦只剩下了注射时的刺痛感。现在的死亡注射注射剂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失
    • 二审死刑何时进行死刑执行?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死刑的执行应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死刑判决结果确定后应在七日内执行。若犯罪者提出与亲友会面的请求或其近亲属提出探望犯罪者的恳求,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予批准。在将犯罪者交付执行死刑之前,人民法院应提前三日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遣工作人员到场进行监督。负责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应对犯罪者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执行死刑过程中公开进行,严
    • 对累犯如何进行量刑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4
      ⒈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⒉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⒊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 如何进行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复核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6
      死刑的执行分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内容、方式等与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相同。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
    • 死刑对人怎么办?如何执行?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8
      我国的刑罚制度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本期节目和大家聊一聊主刑之一,死刑的有关规定。死刑,又称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是指基于法律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的生命。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死刑执行方式,那么在中国,死刑是如何执行的呢?我国法律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拘留场所执行。指挥执行的法官应当对罪犯进行验证,询问是否有遗言或者信函,然后交给执行人执行死刑。执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