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
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有关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
《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款规定:(公证机关)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不仅有利于迅速解决债务人不履行义务的问题,及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促进经济的正常流转;而且可以避免因诉讼、仲裁带来的时间上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损耗。这是规范和及时调整社会经济行为的有力措施。
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法律赋予公证机关的特殊职能,是法律强制性在公证活动中的体现,对充分发挥公证职能,规范和及时调整民事、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与公证的证据效力不同,公证机关赋予公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是一种特殊的公证,仅限于《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款规定的范围,一般公证文书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中级人民法院公告
2003执民字第69号
本院于二00三年四月八日受理了通州市某建筑装潢公司申请执行通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公司保证合同纠纷一案,执行依据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苏民二终字第28号民事判。因被执行人通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公司未能在指定的期限内偿还所欠通州市某建筑装潢公司债务,本院于二00三年七月三十日依法对被执行人通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公司所有的座落于通州市建设路20号面积为1807.13平方米的房产查封。
为保证本案的顺利执行,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决定如下:限相关人员于二00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前从上述查封的房产内迁出,房内物品一并迁出。逾期不迁,本院强制执行。
-
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执行根据种类
424人看过
-
强制执行书的执行依据写什么
406人看过
-
贷款房屋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
342人看过
-
什么时候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有时间限制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有哪些
225人看过
-
依据公证执行证书申请强制执行
312人看过
-
征地拆迁,法院是否依法强制执行?
221人看过
执行依据是指具有执行内容的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 更多>
-
跨省法院强制执行有哪些法律依据,跨省法院强制执行有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5法院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法律判决结果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行为。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1、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有关财产贴上封条,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的执行措施。 2、拍卖是人民法院以公开的形式、竞争的方式,按最高的价格当场成交,出售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3、变卖是指强制出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所得
-
法院强制执拆除谁执行的呢?依据是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4法院强制执行之后对方拆除违建后,对方再次违建的,应该由行政部门重新进行行政处罚,如果要求拆除违建的处罚决定生效后,被处罚人不主动拆除的,则仍可由行政部分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依据强制执行的规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27法院强制执行是指法院根据裁判结果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只要生效判决书上明确的结果,就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没有起算金额,甚至很多非给付金钱义务的行为也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的方法包括: 1.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 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 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 强制被申
-
法院强制执行阶段,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执行依据何在?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百五十四条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根据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
-
法院会依法强制执行债务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12对于实际出资人以案外人的身份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鉴于对因法律行为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采用债权,应认定产权代持不能产生物权效力,也不能导致物权变动,委托人因未能取得物权而不能对抗代持人的债权人所提起的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