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外商机构保护知识产权座谈会上,一再被提及。
不约而同,来自公安、海关、工商、版权等政府部门的发言,针对虚拟世界,分别提及重点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犯罪、应对网络侵犯商标权、重视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行政执法等话题。拥有184家跨国公司会员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政府关系委员会主席孙凯也谈到,从国际市场上看,目前,侵犯知识产权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损害,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互联网上新型知识产权侵权的发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面对互联网侵权的变化多端,不变的是中国政府打击侵权盗版的决心与力度。今年1月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4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78人,涉案总价值6.95亿元;检察机关共批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909件,1554人,起诉1039件1822人。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如既往。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开展的部级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达15项之多。
邮递与快件成为了侵权帮凶
公认的,互联网已经成为销售侵权盗版产品的主要媒介和市场。卫生部等13部门今年联手开展的打击虚假药品广告行动,重点放在互联网上。
同样,海关在今年6月启动的邮递和快件渠道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邮递和快件搭车,竟成为我国侵权商品流向境外的一个重要途径。
根据2008年海关知识产权执法统计,在查获的出口侵权货物案件中,近80%是在邮递和快件渠道查获的。
海关总署政法司副司长王司长介绍说,境内不法分子利用邮递和快件渠道,采取蚂蚁搬家、化整为零的手法,大肆出口侵权商品。
海关邮递和快件渠道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为期半年。在专项行动期间,对寄往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邮包或快件,海关将适当提高检查比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100%过机查验,并简化对侵权邮包和快件的扣留程序以及案件的调查和处理程序。
到9月底,全国海关在邮递和快件渠道已查获侵权货物17172批,侵权货物数量198万件,涉案侵权货物价值超过人民币4600万元。
网络上商标适用与传统无异
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侵权,对商标保护构成巨大挑战。
域名抢注是侵犯商标权的一种,文本语言元标记对商标的隐性侵权、网络广告和网络链接中的商标侵权等,也广受关注。
网络上如何构成对商标的隐性侵权?据有关专家介绍,它是由网上搜索引擎引起的。元标记原是被网页设计者用来描述其网站及其内容的,当用户键入某个想要查找的主题词后,搜索引擎就按照网页源代码元标记中的关键词罗列查询结果,客观上推动了元标记的广泛使用。一个网页的用户流量与该网页的广告收入息息相关,因此一些网主很快想出了利用网上搜索引擎为网页吸引用户的办法,尽可能设置广泛而吸引人的关键词,当用户查询这些主题时,搜索引擎即指向这些网页,不论网页的内容是否真与这些关键词有关。
如何依法惩处互联网时代的商标侵权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法律处处长原琪在座谈会上谈道:我们认为,网络上的商标适用使用与传统意义上的商标使用相比,都是商标的使用,只不过是传统商标使用在网络领域的延伸,由此形成的网络商标侵权也是传统商标侵权在网络领域的扩张,不同的只是一个在虚拟世界,一个在现实世界,其改变的只是侵权行为的形式和手段,从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上讲都是一样的,均可适用现行商标法律法规有关侵权处理的规定。
她表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网络侵权的查处力度,及时研究互联网商标侵权的新情况、新问题。
强化对上千家网站事前监管
今年,是全国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的第5次。从2005年开始,由国家版权局、公安部、工信部联手开展的这项行动,从未间断。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执法处副处长冯处长介绍:今年,我们把监管阵地前移,加大了部分重点网络企业的事前监管,引导企业在合法范围内有序经营。
比如,国家版权局专门到淘宝网开展调研,和企业建立了一个沟通机制。还去了国内比较大的视频网站和搜索门户网站,提醒企业要制定版权保护方面的流程机制。如果没有,政府将协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对1623家重点网站实施主动监管,三部局共查办网络侵权案件478件,关闭非法网站307个,采取责令删除或屏蔽侵权内容的临时性执法措施484次,罚款总计1171700元,没收服务器、计算机硬件设备126台。在整个专项治理期间,向司法机关移送21起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重大案件。
目前,中国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水平与国际基本一致。冯处长认为,困扰和障碍,主要是在日常网络监管情况下,关于权利人授权信息不清晰,这给开展打击带来不便。
他说:奥运会期间,最快一个案子从投诉到关闭网站,只用了21分钟。但奥运反盗版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奥运反盗版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权利人是清晰的,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授权名单,只要不在名单上的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关掉。但日常监管不具有这一前提。
冯处长还表示:网络环境下侵权盗版,是一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国外大的网络企业,试图用实际行动来挑战现行的版权秩序,以推动制度改变,对此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想,在现行国际规则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严格遵守现行的国际规则,只有大家探讨规则要变了,变化之后我们再按照新的规则去办。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探索版权制度的变革,以寻求更为有效、公平的版权贸易和版权交易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模式。
-
版权局:打击互联网盗版侵权
173人看过
-
2006年我国将重点打击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323人看过
-
打击互联网领域侵犯知识产权
387人看过
-
盗版会侵犯互联网吗
324人看过
-
我国盗窃知识产权什么罪?
474人看过
-
互联网版权侵权如何判断
51人看过
反盗版是一种旨在制止和打击盗版行为的措施。它涵盖了法律、技术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手段,以保护知识产权和创意作品的合法权益。在法律方面,反盗版通常包括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立法和执法,以确保盗版者受到法律制裁。技术手段包括采用数字版权管理(DRM... 更多>
-
互联网版权侵权如何判断?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5判断网络版权侵权的方法: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及行为主体难以认定; 2、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传播速度更快。侵权后果的影响范围更广。案件管辖权难以确定; 三、其它判断方法。
-
-
知识产权行政纠纷处理方式(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2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原则,是指贯穿于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始终的,进行解决纠纷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对纠纷当事人具有根本性的约束力,对解决纠纷具有指导性作用。它有助于深刻领会解决纠纷过程中各种解决途径、解决程序的精神实质,公正、及时地解决各种纠纷,保证纠纷的解决结果能被切;地履行。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
-
我国知识产权方式惩罚性赔偿,侵犯知识产权怎样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51、《著作权法》第48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2、《商标法》第56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
-
知识产权的的纠纷的起诉状怎么写(知识产权侵权起诉状)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07知识产权侵权起诉状范本如下: 原告:渭南市某某电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刘某某电话139******** 住所地:渭南市西**路**花园**号 被告:西安某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某某 住所地:西安市灞桥区**大厦**号 电话:029--******* 案由专利合同纠纷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专利的行为,停止制造、销售专利侵权产品; 二、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万元人民币;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