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意取得属于法律行为吗
1.善意取得在法律上并非直接归类为某种特定的法律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取得方式。
2.它主要发生在无权处分人将他人财产转让给相对人或在财产上设定他物权时,若相对人取得权利时出于善意,则该善意第三人即可取得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
3.这种取得方式并非基于合同、赠与等法律行为,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善意取得并不属于法律行为的一种,而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取得方式。
二、善意取得法律解释
1.善意取得法律上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权利取得制度。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并同时吸收了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
2.善意取得制度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一种限制,它通过对财产静态交易安全的一定牺牲来换取对动态交易安全的更完善的保护。
3.在无权处分人将他人财产转让给相对人时,若相对人取得权利时出于善意,即不知或不应知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且已支付了合理对价并完成了公示要求,则该善意第三人即可取得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
三、善意取得质权条件
善意取得质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标的物限于动产。但并非所有动产都适用善意取得,以下几类动产不适用:
登记为对抗要件的特殊动产(如航空器、船舶、车辆等)、货币、记名有价证券、法律禁止流通的物品、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及遗失物和盗赃物。
2.质权人取得动产的占有。质权人取得动产占有的方式包括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和指示交付。但占有改定不构成设定质权意义上的有效交付,因此质权不生效。
3.须以设定质权为目的。即出质人将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须有设定质权、担保债权的意图和目的。
4.质权人须为善意。善意是指质权人不知出质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
对于过失的判断,通常以凭借交易经验即可作出的判断作为衡量善意与否的客观标准。善意的举证责任采取推定为善意,而由主张恶意的人负举证责任。
-
赠与不属于善意取得。
319人看过
-
善意取得是否属于继受取得的范畴?
271人看过
-
善意侵权行为属于专利侵权行为吗
394人看过
-
常见的不属于善意取得的情形
193人看过
-
过户前购房是否属于善意取得?
235人看过
-
票据善意取得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一样吗
408人看过
-
取得善意取得的属于什么属于善意取得的法律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06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为善意 受让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受让时的主观状态是善意,即对无权处分不知情且无过失。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即受让人须通过交换而实际占有已取得的财产,为有偿转让且价格合理。 (三)转让的动产或者不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不符合物权变动公示方法要求的,不发生善意取得效力。
-
-
-
善意取得是否属于不当得利?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16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不当得利是指行为人取得他人的财物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使他人受损的事实。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包括:须有一方受有利益、须他方受有损失、须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须无合法根据。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的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财产权于第三人,如第三人在有偿取得该财产权时出于善意,即依
-
2022年善意取得是否属于原始取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061、属于。原始取得的特征之一就是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不是原所有者的意愿。善意取得就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取得的,并不是以原权力者意愿而得,所以属于原始取得。 2、善意取得四点特征: (1)处分人是无权处分; (2)第三人是善意且有偿取得; (3)转让的财产必须完成交付或者登记; (4)所占有的物决不能是脱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