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有无既遂犯?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1 17:05:51 395 人看过

是有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未遂的认定标准应该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当中,因为第三方的因素导致犯罪的目的没有得逞,实践当中认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也存在着犯罪未遂,本罪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3~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犯罪未遂的处罚应该比较轻。

此犯罪为行为犯,实施了犯罪行为即构成既遂。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掩饰隐瞒所得罪主观方面有什么

该罪的主观方面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

1、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该物品是什么具体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该物品具体是什么物品,有何价值等。

2、明知的程度。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因而如果行为人只是知道该物品是他人违法所得,那么侵犯的将不再是司法秩序而是行政秩序,自然不应当构成本罪。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处罚

1、一般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7日 19: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量刑 不知情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销赃罪立案标准销赃罪的立案标准问题:1.销赃罪的认定:销赃罪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2023-03-12
    279人看过
  • 能否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违法所得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本罪掩盖、隐瞒的对象是犯罪所得、犯罪所得。在实践中,对犯罪对象的争议大多集中在自身的性质问题上,即犯罪所得只是犯罪所得或广义理解,包括一般违法所得。虽然这个问题有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如果上游行为最终不能认定为犯罪,隐瞒或隐瞒的对象不属于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则不能认定为本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认定标准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明知”呢?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1、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那么直接依据《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司法解释关于明知的法律推定;2、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明知”的认识程度: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
    2023-08-07
    303人看过
  • 隐瞒掩饰犯罪所得多少钱是会构成犯罪
    犯罪分子隐瞒掩饰犯罪所得达到三千元以上的,则可以构成犯罪,需要被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立案标准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立案标准如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有以上情形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2023-08-01
    352人看过
  • 100万犯罪所得掩饰隐瞒罪案例分析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100万,最重的可以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10万判刑掩饰隐瞒犯罪是指帮助他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者包庇他人,将赃物转移或者收购等行为都属于掩饰隐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情节轻微的,可免于处罚。有坦白自首情节也可免于处罚,情节严重,10万元获利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过帮助他人,隐瞒赃物等从中获利行为将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19
    497人看过
  • 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明知”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将罪名由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刑事辩护律师认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是否明知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态,证明明知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然而犯罪嫌疑人口供却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其证明力随着口供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因为犯罪嫌疑人受趋利避害思维的影响,往往拒不供认其对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明知。有的即使在侦查阶段作了明知的供述,但随着时间
    2023-04-25
    116人看过
  • 掩饰隐瞒所得罪未遂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大小,则应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定。但对于情节特别恶劣、危害后果严重、人身危险性大的未遂犯,也可以与既遂犯同等处罚,而不予从轻或者减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未遂的认定标准应该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当中,因为第三方的因素导致犯罪的目的没有得逞,实践当中认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也存在着犯罪未遂,本罪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3~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犯罪未遂的处罚应该比较轻。(一)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这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根本标志。一般说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刑法分则有关条文规定的客观要件进行具体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被告行为必须实际接触或接近犯罪对象。2、被告行为必须对犯罪的直接客体造成了直接威胁。3
    2023-02-19
    62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触犯了刑事诉讼法
    本罪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隐瞒行程致多人感染怎么判刑隐瞒行程致多人感染被判刑多久,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分别是: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是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缴的范围,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在客观上给司法机关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造成了妨害,因此,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2、主观方面。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1)明知
    2023-03-04
    73人看过
  • 怎么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违法所得?
    掩饰隐瞒犯罪违法所得的认定条件: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3、客体是国家对犯罪的抓捕制度;4、客观上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怎么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一新罪名是由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六)》而来,该《修正案》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进而在2007年5月11日两高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进一步明确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一新罪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将
    2023-07-14
    460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要不要立案
    立案标准有: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等等的行为发生时,符合立案标准。一、销赃罪立案标准有哪些销赃罪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立案标准为: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代为出售的行为。明知是犯罪所得,低价收买归己,或低价收买后高价卖出从中渔利,也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如果双方事前通谋,则以共同犯罪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3-30
    458人看过
  • 掩饰隐瞒罪犯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可以申请取保吗?
    取保候审也称保释,对于符合申请取保候审条件的,首先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然后,经办案机关审查后,同意取保候审的,申请人需向办案机关提供相应的担保: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也就是说,被取保候审人要提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作为自己的保证人,该保证人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另一种是提供保证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担保。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就会被没收,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023-06-24
    246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的帮助犯
    刑事责任能力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构成刑法中规定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客体: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2、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3、主观方面: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4、客观方面: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一、收黑货罪怎么量刑收黑货,法律意义上讲就是购买赃物。购赃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买到被偷的手机有责任吗收购赃物罪
    2023-03-10
    375人看过
  • 犯罪所得掩饰隐瞒100万判多少年
    掩饰隐瞒100万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属于该罪的情节严重的的情形,可能会被应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
    2023-06-27
    197人看过
  • 犯罪所得罪中,掩饰隐瞒罪行的主体是谁?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份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施掩饰、隐瞒犯
    2023-07-12
    489人看过
  • 薛延青犯盗窃罪,李新会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
    公诉机关禹州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薛延青,男,生于1985年。2009年2月18日因犯盗窃罪被本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现羁押在禹州市看守所。被告人李新会,男,生于1964年。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2009年3月4日被禹州市公安局取保候审。禹州市人民检察院以禹检刑诉(2009)23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薛延青犯盗窃罪、被告人李新会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09年7月2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审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被告人薛延青、李新会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称:2006年11月23日23时许,被告人薛延青去到禹州市梁北镇黑龙庙村长春网吧上网,趁网吧后院无人之际,将室内一台钱江3000型汽油发电机和院内一辆脚踏三轮车盗走。经鉴定该发电机价值1491元。被告人李新会明知该发电机是薛延青犯罪所得仍帮助其转移藏匿。上述事实,被
    2023-06-11
    20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初犯和掩饰隐瞒所得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确定量刑起点:1.对于犯罪情节一般,犯罪金额在1万元以下,需要判处自由刑的,量刑起点为拘役3个月至有期徒刑6个月。2.对于买赃自用,犯罪金额在2万元以下,需要判处自由刑的,量刑起点为拘役3个月至有期徒刑6个月。3.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涉及机动车5辆以上,或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价值总额达到50万元以上,量刑起点为有期
    • 天津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30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意思就是明知道当事人的收入是非法收入仍然帮助当事人转移,窝藏,因为犯罪所得正常情况下都应该上交给司法机关,帮助犯罪嫌疑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也是一种犯罪行为,量刑是三年以上到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关系联系是什么司法解释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1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其对于构成下游罪名的犯罪要求必须是触犯具体罪名,而不仅仅是实施了犯罪行为。根据其司法解释的精神,那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犯罪嫌疑人要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则必须是他人构成犯罪行为的所得或收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2月21日出台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将罪名由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立案标准,数额超过3000元的就可以立案。情节特
    • 怎样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04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