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包括:1、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2、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3、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4、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婚内共同财产包括哪些
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
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
对于继承遗产的所得,指的是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是对财产的实际占有。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6、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7、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夫妻共同财产没有七年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都属于婚内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因继承或赠与所获得的房产以及财产,没有特殊约定的前提下,也属于婚内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放高利贷的借款能算夫妻共同债务以及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117人看过
-
夫妻离婚中的共同债务:范围和特征分析
57人看过
-
侵权责任是否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253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债务共同承担吗,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202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是什么,如何证明夫妻共同债务
213人看过
-
如何规避夫妻债务风险,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256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借是吗,夫妻婚内共同债务的范围?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02一.借高利贷是夫妻共同债务吗高利贷作为民间借贷,它还包含着违法和合法的部分——约定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部分,属于违法不予保护;约定利率不高于4倍的部分,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法律应予确认进行保护。既然是合法债务,它就不因有违法行为的混淆而失去法律的保护。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夫妻间有财产归各自所有约定、债权人债务人明确约定债务为个人债务、债务用于违法用途的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
-
夫妻共同债权范围(涉及法律不了解)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28夫妻共同债权,夫妻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清偿全部债务。夫妻共同债权消灭大致有如下情形: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人向夫妻双方履行义务;债务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一方履行义务;第三人代债务人向夫妻一方或双方履行义务;夫妻双方免处债务人的义务;夫妻一方或双方与债务人债权债务相互抵销;夫妻离婚后债务人向一方履行义务。
-
夫妻共同债务是不是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第二款规定,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为个人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
夫妻共同债务是什么范围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4夫妻个人债务指的范围为,通过债务人个人行为产生的债务,如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抚养与自己没有抚养关系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从事经营性活动并且收益没有用于家庭生活所负的债务。
-
夫妻债务的范围有哪些夫妻债务范围香港在线咨询 2021-07-06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 2、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担的债务。 3、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 4、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附随这份遗嘱或赠与合同而来的债务也应由接受遗嘱或赠与的一方单独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