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摔学生手机是违法行为。
只要损毁他人财物即是违法行为。超过五千元属于刑事追诉范畴,不到五千元属于治安处罚范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法律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手机是学生的私人财产,老师砸了学生的手机当然是违法行为。《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第33条,故意毁坏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或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也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一、侵权行为特点:
1.侵权行为是一种单方实施的事实行为。
2.侵权行为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
3.侵权行为是加害于他人的行为。
4.侵权行为是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二百零七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二百三十八条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老师砸手机学生砸东西犯法么
57人看过
-
举报老师砸学生手机的渠道有哪些?
116人看过
-
老师先打学生,学生在打老师犯法吗
160人看过
-
老师打学生犯法吗,老师可以体罚学生吗
354人看过
-
老师打伤学生赔偿标准,老师打学生犯法吗
428人看过
-
2024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并拒绝归还学生能起诉老师吗
25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2022年老师砸学生手机可以报警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02老师砸学生手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
-
民法典规定法律上允许老师砸学生手机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4-08-30当然是不允许的,故意毁坏他人财产罪。可以去百度,和探讨交流。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 【返还原物请求权】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六条 【私有财产的范围]】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七条 【私人合法财产的保护】私人的合法财产
-
老师砸学生手机叫老师来维修他就会报警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3老师砸学生手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
-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否犯法。老师有没有权利没收学生手机?青海在线咨询 2024-08-30手机是学生的合法财产,学生对于该手机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但是老师没收的行为是否违法,可以区分以下情况: 1、教师没收手机后直接交与学生家长在该种情况下,教师是基于对于学生的管理进行的行为,没收手机虽然短暂让所有权人失去了对于所有物的占有和处分,但由于教师将其交与了所有权人的父母,且所有权人与其父母的关系极为紧密,因此也不认为其实际侵犯了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因此没收后交与其家长的行为,并不违法。 2、教
-
请问,随便砸学生手机算不算犯法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8-27这是一种故意毁损他人财物的行为,违法。提问所述情形,实际上涉及二个法律关系,一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二是老师侵犯学生个人合法财产权益的关系;学生违纪的,老师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管理,但法律并无授权,老师可以随意砸学生的手机。 一、《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