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阻止军事行动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3 13:00:28 234 人看过

阻止军事行动罪,是指非军职人员选用各种不合法手法,阻遏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形成严重结果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略的客体是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阻止军事行动,形成严重结果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到达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片面要件

本罪在片面方面表现为成心,即明知是军事行动而仍决意阻止。过错不能构成本罪。

一、阻止军事行动罪怎么确定

(一)罪与非罪的边界

行为人施行阻止军事行动的办法,能够选用放火、决水、爆破、投毒,损坏交通工具、损坏交通设施,损坏通讯设备,侵入国防建设范畴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冲击军事机关,争夺、掠夺枪支、弹药、爆破物,杀人、损伤、绑架、不合法剥夺人身自由等等,此时又会冒犯其他罪名,对之应当以本罪与他罪中的一重罪处分,而不实施数罪并罚。

本罪以成心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并形成严重结果作为违法构成要件。因而,过错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不构成违法;虽然是成心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但未形成严重结果的,也不构成违法。从司法实践看,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往往由少数人鼓动、欺骗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参加。对那些受欺骗参加一般活动的人员,也不能按违法处理。

(三)本罪与阻止武-士履行职务罪的边界

两罪在违法主体、片面方面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1)违法目标不同,前者的违法目标是装备部队,后者的违法目标是武-士,是装备部队中履行某一项使命的少数人。(2)侵略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略的直接客体是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后者侵略的直接客体是武-士依法履行职务的活动。(3)违法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的违法手法能够多种多样,但采纳什么手法并不是违法构成的要件,后者以选用暴力、要挟办法作为违法构成要件;前者以形成严重结果作为违法构成要件,后者则没有把行为形成的结果作为违法构成要件。

(三)以装备暴动、暴动方法阻止军事行动的行为的性质的确定

以装备暴动、暴动方法阻止军事行动,属于牵连犯,应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准则,从一重处分,即以装备暴动、暴动罪科罪处分。如果在阻止军事行动过程中,策划、蛊惑、收购装备部队人员进行暴动,则应分别以阻止军事行动罪和装备暴动罪科罪处刑,并实施数罪并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1: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阻碍军事行动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一、阻碍军事行动罪量刑标准有哪些《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阻碍军事行动罪的相关说明构成本罪,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所谓“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指因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而导致战斗、战役失利;由于阻碍行为贻误了战机,严重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由于阻碍加大了部队作战人员的伤亡,等等。认定本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本罪与武装叛乱、暴乱罪的界限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采取武装对抗的形式,反叛国家和政府进行对抗的行为。在策划、组织、煽动群众暴力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中,与国家和政府进行公开的武力对抗的,其行为则同时触犯了武装叛乱、暴乱罪和阻碍军事行动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以武装叛乱、暴乱罪论处。如果仅仅是策划、组织、煽动群众用非
    2023-06-18
    464人看过
  • 第三百六十八条【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军事行动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六十八条【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军事行动罪定义、量刑】第三百六十八条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解释】本条是关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罪的犯罪及其刑罚的规定。本条共分二款。第一款是关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犯罪。构成本款规定的犯罪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犯罪,即故意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阻碍的行为,且这种阻碍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实施的。“暴力”是指对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施以捆绑、伤害、殴打等行为。“威胁”是指以杀害、伤害、毁坏名誉、毁坏财物等方式对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进行要挟、恐吓的行为。根据本条的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方法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3.阻碍的对象必须是军人。4.受到阻碍的必须是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
    2023-06-11
    411人看过
  • 阻碍军事行动罪立案标准与认定
    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368条第2款的规定,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必须"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侦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标准,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包括在战时影响战役和战斗行动的;造成战役、战斗失利的;造成人员伤亡的;造成武器装备严重损坏的;贻谋战机的;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等。认定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人实施阻碍军事行动的方法,可以采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破坏通讯设备,侵入国防建设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冲击军事机关,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杀人、伤害、绑架、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等等,此时又会触犯其他罪名,对之应当以本罪与他罪中的一重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本罪以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后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因此,过失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不构
    2023-06-12
    492人看过
  • 阻碍军事行动罪的惩罚措施有哪些?
    阻碍军事行动罪在中国的刑法里就有相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阻碍军事行动罪的相关说明构成本罪,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所谓“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指因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而导致战斗、战役失利;由于阻碍行为贻误了战机,严重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由于阻碍加大了部队作战人员的伤亡,等等。认定本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本罪与武装叛乱、暴乱罪的界限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采取武装对抗的形式,反叛国家和政府进行对抗的行为。在策划、组织、煽动群众暴力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中,与国家和政府进行公开的武力对抗的,其行为则同时触犯了武装叛乱、暴乱罪和阻碍军事行动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以武装叛乱、暴乱罪论处。如果
    2023-07-05
    423人看过
  • 法院对阻碍军事行动罪一般判几年
    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阻碍军事行动罪,是指非军职人员采用各种非法手段,阻挠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现行刑法对接送不合格兵员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现行刑法对接送不合格兵员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如下:1、接送不合格兵员,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以下几种情形:(1)徇私舞弊,谋取应征人员及其亲属的金钱、财物,数额较大的;(2)因谋取私利,而造成多个不合格兵员入伍的;(3)徇私舞弊,情节恶劣,使征集的不合格兵员在部队造成不良影响的;(4)在征兵过程中,徇私舞弊,屡教不改的;(5)战时因渎职行为而征集不合格兵员,影响部队军事行动的,等等。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是指因违法渎职造成大量不合格兵员进入部队的;征集的不合格
    2023-03-19
    238人看过
  • 对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和阻碍军事行动的行为如何处罚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阻碍军事行动罪是指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什么是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指非军职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阻挠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职人员的正常执行职务活动。根据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国防法》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现役军人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违反国防法规定的公民国防义务,直接危害国防利益。犯罪对象是正在执行职务的军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
    2023-06-03
    205人看过
  • 抢手机阻止报警什么罪行
    行为人抢走手机是防止受害行为人抢走手机是防止受害人报警,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抢手机阻止报警属于故意伤害行为中的一个环节,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涉嫌打架斗殴会判刑多久打架斗殴轻伤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是造成一个人轻伤一级的话,一般判处一年至两年有期徒刑,是造成一个人轻伤二级的话,一般判处六个月拘役或者一年有期徒刑。积极预缴赔偿款,积极赔偿受害人或其家属,求得其谅解或和解的,司法机关一般会从轻处罚。但是伤害的是医务人员或者公务人员涉嫌的罪名,法院也可能会从重处罚。对于未成年人或者特殊人群如精神病人、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法院一般会从轻处罚。打架斗殴的处理流程是:1、公安机关接到报警电话,然后迅速出警;2、到达现场后,继续打架斗殴的,进行制止,现有警力无法制止的,呼叫支援;3、已经结束的,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对伤员进行救治。二、刑法轻伤的量刑标准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轻伤的量刑标准,一般是根
    2023-03-15
    449人看过
  • 阻挠军人履行职责罪的意义是什么?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一般是指,非军职人员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妨碍阻挠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我国刑法对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触犯了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仅会被法院判处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被法院判处罚金。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看行为入主观上有无故意阻挠军人执行职务的目的。如果属于对军人发牢骚、讲怪话、态度生硬,或者仅有一般嘲讽、辱骂,甚至轻微的顶撞行为,行为人并不希望对方停止、变更、放弃执行职务结果发生的,不应以犯罪论处;二是看客观上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暴力、威胁手段,是否因此发生了军人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无法执行职务的后果。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某种阻挠行为,但只是军人正常执行职务,或者对方虽然出现了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者无法执行职务的结果,但与行为人的行为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2023-07-01
    230人看过
  • 阻止别人报警是什么行为
    行为人抢走手机是防止受害人报警,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抢手机阻止报警属于故意伤害行为中的一个环节。涉嫌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一、抢劫罪是什么罪名刑法中的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暴力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二、抢劫多少钱判刑1、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因此,只要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应当立案。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
    2023-06-22
    475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阻碍军事行动罪既遂量刑是如何规定的?
    阻碍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谓严重后果,主要是指因其行为造成军事演习不能按期完成而造成重大影响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贻误战机的;造成战役、战斗失利的;造成人员伤亡或非战斗减员的;造成武器装备严重损坏或大量损坏而无法形成战斗力的,等等。《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第二款,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06
    452人看过
  • 阻碍军事行动犯罪的刑法规定和量刑指南
    阻碍军事行动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阻碍军事行动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阻碍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军事行动而仍决意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三百六十九条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3-07-08
    199人看过
  • 阻碍军事职务履行的罪行构成要素
    我国的刑法对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构成要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4点:1、客体要件是;指挥和值班、值勤秩序;2、客观要件是:行为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军队指挥人员、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3、主体要件是:军人;4、主观要件是:故意。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判定一种阻碍执行职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行为人主观上有无故意阻挠军队指挥、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目的。如果属于对指挥、值班、值勤人员发牢骚、讲怪话、态度生硬,或者仅有一般嘲讽、辱骂,甚至轻微的顶撞行为,行为人并不希望对方停止、变更、放弃执行职务结果发生的,不应以犯罪论处。2、客观上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暴力、威胁手段,是否因此发生了指挥、值班、值勤人员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无法执行职务的后果。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某种阻挠
    2023-07-01
    384人看过
  • 军事行动罪行的具体刑罚标准是什么?
    阻碍军事行动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构成本款规定的犯罪须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犯罪,即故意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阻碍的行为,且这种阻碍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实施的。阻碍的对象必须是军人。受到阻碍的必须是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3、行为人在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如果是出于过失,尽管在客观上也阻碍了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也不构成本罪。阻碍军事行动罪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由此,武装部队包括解放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或民兵组织。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军事行动。军事行
    2023-07-11
    485人看过
  • 军事职务执行阻碍罪的认定标准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是指,军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挠军队指挥人员、值班人员、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认定:第一、在主观上,行为人是否有故意阻止军队指挥、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目的;第二、在客观上,行为人是否通过暴力和威胁等手段,是否因此发生了指挥、值班、值勤人员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无法执行职务的后果;第三、行为人的阻碍行为对国家军事利益侵害的轻重程度。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
    2023-07-01
    18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阻碍军事行动罪追诉时间主要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4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对于“法定最高刑”的确定,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条款和量刑幅度,按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如果所犯罪行的刑罚分别规定有几条或几款时,按其罪应适用的条款的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期限。
    • 什么是属于阻碍军事行动罪的,处罚是如何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8
      阻碍军事行动罪,是指非军职人员采用各种非法手段,阻挠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阻碍军事行动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07
      阻止军事行动罪,是指非军职人员运用各种不合法手法,阻遏装备部队的军事行动,形成严重结果的行为。 本罪以故意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并形成严重结果作为违法构成要件。 所以,过错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不构成违法;虽然是故意阻止装备部队军事行动,但未形成严重结果的,也不构成违法。
    • 阻碍军事行动罪界定的规定是什么,是怎样回事的呢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9
      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必须“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侦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标准,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包括在战时影响战役和战斗行动的;造成战役、战斗失利的;造成人员伤亡的;造成武器装备严重损坏的;贻谋战机的;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等
    • 阻碍军事行动罪犯罪构成是怎样的情形?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4-07
      根据刑法第368条第2款的规定,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的军事行动,必须“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侦查。至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标准,刑法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包括在战时影响战役和战斗行动的;造成战役、战斗失利的;造成人员伤亡的;造成武器装备严重损坏的;贻谋战机的;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