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遂后能否中止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1 18:15:55 150 人看过

犯罪既遂后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由此可知犯罪中止存在于犯罪过程中,但是犯罪既遂后,整个犯罪过程已经结束,所以,犯罪既遂后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一、主动退钱算犯罪吗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主动退钱是否构成犯罪中止,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满足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才是犯罪中止。事后退钱的不属于中止犯,但是可以作为量刑的参考。

二、中止犯是什么意思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三、开枪未击中属于犯罪吗

开枪未击中属于犯罪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2日 02: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既遂相关文章
  • “既遂之后无中止”
    2005年9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被告人伍某伙同郭某窜至银山矿业工人村23栋1单元102室徐某家,由伍某在外望风,郭某入室盗得女式挎包一个,内有现金2200余元,三星手机1台。郭某得手后将包交与伍某。后伍某得知该挎包系从与其相识的徐某家偷出的,便将该挎包放入徐某所住单元楼的一楼楼梯后一个以蛇皮袋封口的坛子内,随后离开现场。此后,徐某发现挎包被盗,急从家中追出,并不停拨打包内的手机,循手机铃声在楼梯后的坛子内将挎包寻回,包内财物并未丢失。庭审中,被告人伍某辩称,在该起盗窃中,其并未取得被害人徐某的财物,主动放弃了盗得的财物,对被害人徐某并未造成损害,应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法理分析本案的焦点有二,一是被告人伍某伙同他人盗包在先,因与徐某相识而将包放入坛中在后,对这两个行为应如何认定?二是被告人伍某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而第一个问题又是焦点中的焦点,是本案的关键。笔者认为:(一)被告
    2023-05-31
    493人看过
  • 犯罪既遂之后不成立犯罪中止会成立吗?
    不能成立。既遂是已经产生犯罪结果了,不可能形成中止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既遂后还未出现犯罪结果的,通常会发生在危险犯中,当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使侵犯的客体处于危险中,即构成既遂,但这时客体并未受到现实的伤害,如果此时行为人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一、犯罪中止怎么认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认定: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即在犯罪预备或者着手实行犯罪过程中,也就是在犯罪未完成之前停止犯罪。如果犯罪已经得逞,则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2、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里包括两种情况:(1)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停止着手实施犯罪,或
    2023-04-11
    464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和中止犯的成立
    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及其存在的特殊因果关系,决定了部分行为人中止犯罪时,应有效防止共犯行为的实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德国学者耶赛克在讨论共同犯罪的中止时指出:共同正犯者只有排除自己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效果,或者阻止行为既遂的,始不可罚;既遂行为里,完全不能含有他与已经实施的整个行为有因果联系的任何内容。对此学说,理论上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设置中止犯的一个主要根据是,在刑事政策意义上给犯罪人架设后退的黄金桥,鼓励犯罪人及时退出犯罪,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但在共同犯罪中,要满足中止的条件却不容易,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犯罪共同体一旦形成,犯罪意志一般比较坚决、犯罪计划比较周密,其他共犯人并不因中止人的劝阻或离去而停止犯罪,中止行为人用以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手段是极其有限的,即使中止犯使用了报警等手段,也未必一定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对于一般的协从犯来说,即使其
    2023-06-11
    437人看过
  •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什么的停止形态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
    2023-03-28
    206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中止既遂哪个重一些
    犯罪未遂、中止还有既遂这三种中既遂是属于最重的;犯罪的既遂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的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百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犯罪的中度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一、犯罪的既遂未遂中止的区别是什么?1、概念不同《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责任不同犯罪既遂一般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
    2023-02-24
    366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中止既遂区别是什么,犯罪中止的特征是什么
    一、犯罪未遂中止既遂区别是什么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
    2023-02-22
    297人看过
  • 犯罪既遂可以中止违法行为吗
    犯罪既遂不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说明行为人已经达到了犯罪目的,此时已经不能成立犯罪中止了。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一、拐卖妇女儿童罪是否又犯罪中止?拐卖妇女儿童罪有犯罪中止。拐卖妇女儿童罪是多环节犯罪,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任何一个行为都构成既遂。拐卖妇女儿童如果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时间上可以是实行阶段或者预备阶段,但如果已经构成犯罪预备、未遂、既遂,就不能再成立中止了。二、准备绑架他人但是没有实施算什么罪如果准备绑架他人,但是并没有实施还处于预备阶段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的话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如果造成了一小部分的损失也需要承担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
    2023-06-20
    138人看过
  • 既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在哪里?
    犯罪中止和既遂的区分:犯罪的既遂是罪犯完成了他的犯罪行为并且犯罪结果产生了,已经对他人或者国家利益产生的实质危害。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如何区分抢夺罪既遂与未遂抢夺罪犯罪构成要件齐备的客观标志,就是公然夺取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所夺取的公私财物的犯罪结果。因此,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是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是以行为人对财物获得了实际控制为标准。这里的“实际控制”,并非指财物一定就在行为人手里,而是说行为人能够支配该项财物。这种实际控制并无时间长短的要求,也不要求行为人实际上已经利用了该财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7-16
    425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中止能否同时存在
    犯罪未遂和中止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根据《刑法》对于犯罪未遂和中止的定义,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一、如何判断判定强奸未遂?根据法律规定,强奸罪的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最终没有完全侵犯被害人的性的自由选择权。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二、盗窃了东西又送回去是否算犯罪中止?盗窃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又将东西又送回的情形,不构成犯罪中止,在对财物获得控制的一刻就已经构成了犯罪的既遂。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2023-06-23
    118人看过
  • 犯罪形态:既遂与未遂、中止的界定
    犯罪未遂与既遂、中止的区别是:1、概念不同。犯罪既遂:指犯罪分子对某一特定犯罪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已经完成的行为;犯罪未遂:犯罪已经开始实施,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犯罪中止。不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责任不同。犯罪既遂一般要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中止一般免除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3、阶段不同。犯罪既遂已完成犯罪阶段;犯罪暂停尚未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由于特殊原因未能达到预期后果。未遂中止与犯罪既遂中止的区别犯罪未遂既遂中止的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因为客观原因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中止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停止犯罪行为。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2023-07-15
    272人看过
  • 拐卖儿童犯罪中既遂与中止的区分
    2001年9月4日,李某?女,51岁?因家庭琐事与家人赌气,离家出走来到L市,在火车站结识了王某。王某看她可怜,无所依靠,便将其介绍给在当地打工的张某,意欲促成一段姻缘。双方见面后,均无异议,李某随住到张家。9月7日上午,李某见张家的大人均外出,顿起歹意,将张某年仅7个月的孙子盗走,抱到S县老家出卖,但因要价太高,没找到买主。当日晚,婴儿又哭又闹,在惧怕和怜悯的双重心理支配下,李某又乘车返回L市,打算把孩子送还。次日,形迹可疑的李某被警方抓获。9月11日,检察院以拐卖儿童罪将李某起诉至法院。对于本案的处理,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应定拐卖儿童罪(既遂)。理由是拐卖儿童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中的一种行为,就构成犯罪既遂。李某将婴儿送还的行为,可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情节予以考虑。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定拐卖儿童罪(中止)。理由是李某在实施拐卖过程中
    2023-06-11
    380人看过
  •  探究犯罪未遂、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的法律依据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犯罪既遂常常需要受到刑罚追究,而犯罪中止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1、犯罪既遂常常需要受到刑罚追究,而犯罪中止通常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2、犯罪既遂发生在已经完成犯罪的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危害性结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 犯 罪 未 遂 与 犯 罪 中 止 的 区 别 : 发 生 阶 段 与 结 果 预 见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犯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犯罪形态。犯罪未遂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成犯罪目的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分子实行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从发生阶段
    2023-09-02
    100人看过
  • 犯罪未完成:预备、中止和既遂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对某一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如何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有犯罪动机,是犯罪前基本条件,包括准备工具,顺序计划等但没有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是已经发生动作的过程,但没有达到犯罪的目标或部分目标。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主要有以下两点: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
    2023-07-17
    418人看过
  •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
    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一)、有的条文要求发生法定的后果为既遂的,如果没有发生该结果的为未遂。如果发生该结果的为既遂。例如《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仅有杀人的行为尚不足以成立该罪的既遂,必须有杀人行为且致人死亡才能成立该罪的既遂。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盗窃罪、扰乱社会秩序罪等属于结果犯。其他常见结果犯既遂未遂界限:1、抢劫罪,实行行为:暴力、胁迫抢取财物。着手:为取得财物而开始对他人施加暴力或者发出威胁。以取财为既遂,着手抢劫而因意志外原因未能取得财物的,是未遂。但,致人重伤、死亡的,无论是否取得财物,均按既遂对待。例如:张某抢劫出租摩托车案;以锤击打摩托车主,车主逃,张某骑车发动,未能发动,被抓。起诉未遂;法院判既遂。再如,甲某抢夺自行车筐中的手提包,以铁锤抗拒群众抓捕,当场被抓,抢劫罪既遂。2、盗窃罪,实行行为:秘密窃取。着手:入户、入室盗窃的,开始扭门撬锁为
    2023-06-11
    50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具体来说,犯罪既遂是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完成形态,也是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的标准形态。当犯罪行为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时... 更多>

    #犯罪既遂
    相关咨询
    • 犯罪既遂还能中止吗,犯罪既遂后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7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
    • 犯罪中止, 既遂, 既遂, 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 犯罪既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制造条件的,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法定结果出现(结果犯),简单地说,并且所实施的行为已具备了刑法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准备工具,或者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危险犯),是犯罪预备,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或者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行为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为了犯罪,或者已着手实施犯罪(举动犯)。在犯罪过程,就是
    • 犯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既遂中止是否构成犯罪既遂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05
      至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说基本上认为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
    •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与中止犯能否并存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1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与中止犯不能并存,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及其存在的特殊因果关系,决定了部分行为人中止犯罪时,应有效防止共犯行为的实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 犯罪中止后还能成立犯罪既遂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4
      犯罪中止后不能再成立犯罪既遂;犯罪中止就是一种犯罪终局形态。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