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务劳动补偿应在离婚时提出,如果双方未解除婚姻关系,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进行家务劳动补偿,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两人已经准备离婚,可以在离婚诉讼中提出家务劳动补偿的主张,且《民法典》未对双方婚内财产制度的约定进行限制,所以不论夫妻在生活中是否对财产制度进行约定,仍可以向法院提出家务劳动补偿的要求。
2、《民法典》规定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有利于和谐家庭的建立,通过规定使家庭成员重视家务劳动的价值,比如,长期进行个人事业的一方在离婚后必定会比照顾家庭的一方获得的更多,此时《民法典》通过这项制度弥补照顾家庭一方的损失。
一、离婚经济补偿标准
离婚经济补偿的数额要考虑以下因素:
1、少付出义务一方因之获得的利益。获得的利益不仅包括有形的财产价值,如收入、购置的房产等,而且包括无形的可期待性利益,如文凭、执照、专业职称、尚未获得利益的知识产权等。在确定补偿数额时,既应考虑少付出义务的一方因而获得的有形财产价值,更应考虑因之获得的无形的可期待财产利益的价值。
2、一方付出义务的多少。离婚经济补偿是对夫妻分别财产制的限制。这种根据付出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协助对方工作的多少来确定补偿数额,实际上就是将家务劳动和协助工作的价值货币化。为此,可以将向市场购买同等工作量的家务劳动所需要的价格、雇用他人需要花费多少成本作为参考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离婚分割财产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方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给他(她)财产。
2、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目前我国妇女的经济条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财产分割上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给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适当多分一些财产。
3、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有过错,不代表就会“净身出户”。
4、公平原则:离婚时应清算夫妻的经济利益,例如:夫妻双方对家务劳动、抚养子女的付出,一方离婚后生活水平的下降,妥善安置离异后的换病房等。
5、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先于法定的原则: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可以多种形式处理双方财产问题。
-
妻子在家务劳动中付出多,离婚时能否主张经济补偿
291人看过
-
离婚家务补偿:明确家务劳动在离婚后的赔偿责任
465人看过
-
劳动者因患职业病提出离职,能否获经济补偿
408人看过
-
全职太太离婚,能否请求“家务补偿”
424人看过
-
提出劳动合同解除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
129人看过
-
能否提出离婚一方提出离婚另一方要赔偿
92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劳动者提出离职,劳动者能否获得经济补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5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可以获得经济补偿: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按照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依法为劳动者支付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其他的。
-
妻子在家务劳动中付出多,离婚时能否主张经济补偿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02妻子在家务劳动中付出多,在离婚的时候有权向男方主张经济补偿,弥补自己在婚姻中的付出,这是《民法典》要求的相关规定,离婚时妻子可以争取。
-
离职能否主动提出离职的经济补偿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9主动辞职没补偿金单位续签,但是新合同待遇降低职工不续签,可以要求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
-
离婚偿还债务能不能提取出来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1夫妻双方离婚时,对于一方个人所承担的债务,应该由一方承担还款责任。但另方担心债权人主张自己承担还款责任。在离婚时,应该通知债权人,签订协议,避免以后的纠纷。 至于能否办理提存公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提存公证规则》 第五条债务清偿期限届至,有下列情况之一使债务人无法按时给付的,公证处可以根据债务人申请依法办理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或延迟受领债之标的的; (二)债权人不在债务履行地又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