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我国法律对企业股东身份有限制性规定,个别自然人或者企业为实现投资的目的,通过他人身份来规避相应法律禁止性规定。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出现原因。通常,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会签订一份规定双方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对于这份协议的效力党永鹏律师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协议对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效力;第二、对公司的效力;第三、对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
首先,协议对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关系的效力。我们都知道所谓协议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此份协议由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双方签订,其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约定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该协议应认定为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否则,任何一方不按照协议为某种行为构成民法典上的违约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其他违反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的情形,则该协议就是无效的。
其次,协议对公司的效力。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签订的协议对公司而言是无效的,隐名股东不能依据此份协议直接的干预公司事宜。当前我国企业实行公司注册登记制度,只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显示的股东才是我国《公司法》意义上的合法股东,虽然隐名股东是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但是由于该隐名股东并没有在公司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隐名股东就不是公司的股东,他理所当然无权直接对公司施加影响力。
再者,协议对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对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效力。因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具有公示公开效果,隐名股东不显示在股东的股东名册中,其身份也不是公司的股东,隐名股东对外也不具有代表权,因此,其对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也不具有效力。
-
股东名册是否对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
207人看过
-
夫妻协议是否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316人看过
-
公司对隐名股东对外担保有约束力吗
90人看过
-
股东大会临时决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299人看过
-
公司协议对股东的约束力有多大?
306人看过
-
根据隐名股东隐名的方式不同,可将隐名股东分为协议隐名股东和非协议隐名股东
495人看过
股东协议指股东之间对成立公司的一些权利义务的约定。如股东名称、出资金额、出资比例、分红等等。 股东协议的主要条款有鉴于条款、股东除名条款、隐名股东的协议安排条款、退出机制条款。... 更多>
-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是否具有合同关系,双方之间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3你们之间要签订好一个协议,约定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这个协议是不能对抗第三人的,只在你两之间成立生效;隐名股东是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在协议中没有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并且隐名股东也没有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隐名投资关系将不会被认定,而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你作为隐名股东,虽然这个
-
协议是否对双方产生拘束力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6一、规定了经济补偿条款的竞业限制协议对双方产生拘束力规定了经济补偿条款的竞业限制协议,属于《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的竞业限制协议,对双方产生拘束力,劳动双方均应遵守。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
-
原被告双方协商流产是否对双方有约束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因此,怀孕妇女是否生育子女,属于其享有的人身权利。人身权利不受双方协商的协议限制。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法定抚养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免除。因此,虽然本案夫妻双方在孩子出生时已离异,但被告对孩子具有的法定抚养义务并不因夫妻离异而免除。
-
隐名与其他股东签订退股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5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力。经破产清算、解散以及特定情形下公司对股东的股权进行回购外,其他情形退股将违反股东不得抽回出资的规定,在法律上无效。在股权代持情形下,隐名股东与公司其他股东签订的退股协议仅在当事人之间有效,在工商登记未变更的情形下,显名股东仍需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显名股东对外承担责任后,有权按照股东代持协议向隐名股东追偿。
-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协议是不是法律效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3首先,协议对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关系的效力。我们都知道所谓协议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此份协议由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双方签订,其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约定如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节,该协议应认定为有效。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否则,任何一方不按照协议为某种行为构成民法典上的违约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如果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属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