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10万元对方用于其它支出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可以告诈骗吗
在面临涉及犯罪的问题时,尤其是关于诈骗罪方面的认定,若实施诈骗行为是基于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我们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条款,即“合同诈骗罪”来进行定性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如若不存在合同而纯粹是基于欺骗的手法进行诈骗,那么我们需要按照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性和惩罚。
在此情况下,如果存在合同,且合同成为实施诈骗的一种手段,这就涉及到了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这个罪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明确规定,诈骗罪指的是用隐瞒真实情况或虚构事实的方式,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主动交付财产的行为。
也就是说,诈骗犯罪的本质是瞒天过海、欺诈实体,通过制造不实信息来引诱受害者主动奉献出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一万可以取保候审吗
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司法部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犯罪嫌疑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者,理论上是可以申请进行取保候审的:
1、如果被判受到管制或者拘役这种短期监禁的处罚,或者被判处某种独立适用的附加刑法,那么犯罪嫌疑人就有资格申请进行取保候审。
2、如果被判有期徒刑等长期监禁的刑罚,但是假设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取保候审制度后,不仅不会对社会产生威胁,而且也能遵守相关规定,那么他同样也具备申请取保候审的资格。
3、若犯罪嫌疑人身患严重的慢性疾病,导致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或者犯罪嫌疑人正值妊娠期或者正在哺乳孩子的哺乳期,并且已经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不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那么他们也是有资格申请进行取保候审的。
4、如果侦查期限已过,但案件还未结束审理,那么犯罪嫌疑人需要进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同时由侦查机关开具保证书,以确保犯罪嫌疑人不会逃避侦查机构的控制或者干扰侦查工作,以便随时接受传唤并能够出庭应诉。
取保候审通常适用于那些罪行轻微,无需举行拘留或者逮捕的法律程序,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适量加以限制的犯罪嫌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骗对方10元属于诈骗吗
190人看过
-
对方合同违约可以告他诈骗吗
74人看过
-
双方合同签订中是否可以代表对方写?
96人看过
-
共同财产对方可以用其它方式取得约束力吗
256人看过
-
投资合伙项目但是对方收钱后没有用于该合伙项目属于诈骗吗
187人看过
-
双方有合同算诈骗吗
168人看过
-
-
有工资欠条没有其它能告的方式,可以起诉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2有工资欠条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因此,可以欠条为证据,直接到法院告单位,让单位支
-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无法支付款项算诈骗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01如果当时人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没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则不构成诈骗反之则构成合同诈骗。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果不属于诈骗则属于民事纠纷。《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
没有租赁合同能告对方诈骗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2看来你是一个法盲,吃亏是必然的。没有租赁合同,就动工开业,谁来保护你营业?法律是无法保护的,如果签订了合同,谁敢赶你走?没有签订合同敢装修营业,真是胆大包天,不吃亏才怪。你没有合同,你没有告状的依据,你无法告状。是你侵权,不是别人侵权,你怎么告?告他侵权无法告,告他诈骗更谈不上,他怎么诈骗?诈骗事实都没有。如果说欺侮还有点像,因为你不依法办事,受了欺侮也无处说理呀。
-
没有签订合同只有谈了合同可以告公司诈骗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8只要双方形成了劳动关系,即受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保护!用人单位需在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30天内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