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能和解。医疗事故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和解。
根据《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法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依相关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有四种解决方式
1、卫生行政部门依职权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处理;
2、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3、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处理;
4、医疗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在以上四种方式中,行政机关的处理内容包含医疗损害是否构成及构成几级医疗事故等问题,但不含对赔偿等民事责任的处理。后二者包含民事责任的处理,但不包含行政机关对事故机关和责任人的行政处分。在四种方式所处理的同样内容即是否构成及构成几级医疗事故和医患双方的责任分担等问题上,诉讼处理优于行政处理;协商处理不具有强制性。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
如何避免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事故如何解决
389人看过
-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如何调解和处理?
193人看过
-
2024发生医疗事故医院不解决怎么办,医疗事故哪里管
175人看过
-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医调会会调解吗
316人看过
-
事故发生后我们能和解吗
296人看过
-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解决方式有几种
296人看过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该医疗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却没有履行,导致过失行为的发生。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要件,行为人有法定的注意义务;行为人具有履行注意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履行注意义务;行为人没有履行注意义务。... 更多>
-
医疗事故解决条例解决医疗纠纷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08(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
发生医疗事故后的医疗责任纠纷找谁解决?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9就医疗纠纷而言,医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其主体只能由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相对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监护人组成。因此对于医疗责任纠纷找谁就可以根据以上说明来确定。
-
怎样解决医疗事故和不服医疗事故鉴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10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提起医疗事故鉴定,均应当首先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市级医学鉴定办公室组织进行鉴定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后,不服鉴定结果的,在收到鉴定书15日内可向上一级医学会提出重新鉴定申请。
-
推动构建医疗事故防范和解决体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2在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早期预警和正确处理的原则,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准则。我们以防范、预警和处理三个支点来构建医疗事故防范、医疗服务质量预警和医疗事故处理三位一体的体系。 防范重在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对于“在手术室接送病人时,必须核对病历并确认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以避免差错”的规定,很多医院只安排手术室护士接送病人,缺乏必要的核对环节和监督责任人,这无
-
如何解决医疗纠纷,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申请医疗事故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0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委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