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不可以销案。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醉驾肇事逃逸最后怎么鉴定?
酒驾肇事逃逸第二天构成肇事后逃逸,如果主动投案构成自首。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该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按照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加重处罚的原则是什么?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属于加重处罚的情节。
-
肇事逃逸是交警抓人吗
18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肇事车辆逃逸,交警也不抓人
210人看过
-
交警抓不到肇事逃逸者怎么办
424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交警不抓人如何办?
418人看过
-
肇事逃逸被抓还能上班吗
179人看过
-
肇事逃逸什么时候抓到
371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我想知道,交通肇事逃逸谁抓?多久能抓到?广西在线咨询 2024-09-01交通肇事逃逸谁抓到逃逸者,只要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报警,交警机关就会马上抓捕逃逸司机。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交警机关是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的主管单位。受害人可以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警察大队报案,受害人也可以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由交警部门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受害人家属也可以通过事故发生地的群众查找线索。或者周边的商店商场安装的摄像头有没有拍到事故发时的线索。
-
交通肇事逃逸,人被抓到后逃逸被抓住,会上刑事拘留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8交通肇事逃逸,将人撞成重伤。人抓住了会进刑事拘留。交通肇事逃逸把人撞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丶危险驾驶罪】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危险驾驶罪》在道路
-
被交警给抓到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条件是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5你必须是违反交通规章制度造成了重大事故,在未处理的的情况下私自离开现场就算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是本罪的一个加重情节。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6天后才逃逸,还能抓到肇事者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13关于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所需的时间,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直至查明和抓获逃逸者才算结束。这里所述的“肇事逃逸”,即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其本质是指,当行为人在涉及到交通事故之后,出于逃避法律惩罚的目的而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如果满足法定条件,便可视为触犯了交通肇事罪这一严重违法行为。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罪是指,行为人为躲避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引起的重大交
-
交通肇事逃逸能私了吗?发生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与交通肇事逃逸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9交通肇事逃逸能私了吗?(1)“私了”中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二、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虽然说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严重,但是这两种逃逸行为在“私了”事故中也时有发生。通常表现为: 1)当双方在对事故事实的确认、或对如何赔偿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未进行友善的协商,发生了口角时,于是,一方当事人“拂袖而去”,驾车离开现场。 2)双方在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