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唆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0 08:51:10 239 人看过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一、教唆他人犯罪成功属于共同犯罪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教唆他人犯罪成功的属于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的区别是什么

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的区别如下:

1、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犯罪集团是指3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无论是团伙犯罪、集团犯罪,还是黑社会组织犯罪,均是共同犯罪。

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以下几点:

1、首犯。首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

2、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骨干犯罪分子;

3、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4、胁从犯。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

5、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用语言或授意、怂恿、劝告、收买或诱骗等一切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三、教唆他人犯罪被抓到怎么处罚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教唆犯并不必然是主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

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0: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教唆犯相关文章
  • 2024共同教唆犯是指什么?
    一、共同教唆犯是指什么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怂勇、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的人,使他人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对教唆犯应当结合被教唆人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罚。对教唆犯要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可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从犯或者胁从犯,但教唆犯是引起犯罪意图的人,在共同犯罪中一般起主要作用,绝大部分教唆犯都会被认定为主犯。教唆犯罪和共同犯罪紧密相联,教唆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教唆犯罪必须有被教唆的对象,存在教唆者和被教唆者的对应关系;教唆也可能不构成共同犯罪,立法者考虑到了被教唆的人拒绝实施被教唆之罪的情况,刑法第29条第二款提出被教唆人没有实施犯罪,教唆人的刑事责任依然存在。二、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是什么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
    2024-01-19
    428人看过
  •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1)教唆者的成立要件刑法理论认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构成独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是从是否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精神正常这两方面考虑的。因此,独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依据立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独立教唆犯。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能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类犯罪的独立教唆犯。其次,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排除了实施犯罪时精神不正常的人成为独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而,他们也能构成独立教唆犯。(2)教唆他人犯罪《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教唆的解释是指怂恿、指示。而犯罪就是教唆行为的内容。笔者认为
    2023-04-25
    473人看过
  • 教唆犯与教唆罪的区别
    教唆犯与教唆罪的不同两者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的罪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并不依传授的是何种犯罪的方法而改变;教唆犯罪不是独立的罪名,也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依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罪名和法定刑而确定。第二,两者侵犯的犯罪客体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有自己固定的客体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它不以其所传授的犯罪所侵害客体为转移;而教唆犯罪并无固定的客体,其实际侵犯的直接客体应依照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而确定,也即取决于被教唆犯罪的性质。第三,犯罪对象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中的对象并不要求必须是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而教唆犯罪中的对象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教唆人与被教唆人不构成共同犯罪,那就如同利用精神病人为工具、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等实施犯罪一样,构成间接实行犯,而不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第四,两者行为内容不
    2023-06-12
    221人看过
  • 盗窃罪的教唆犯是什么罪
    对于盗窃罪而言,教唆犯同样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构成盗窃罪。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教唆他人进行犯罪活动的,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具体作用和所涉及的情节来予以惩罚。而在教唆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下,必须从重惩处。所谓的教唆犯,则是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劝告、利益诱惑、授予意念、怂恿支持、收买控制以及威胁恐吓等等手段,将自身的犯罪意向强行输入到原本并不存在犯罪主观愿望的人心中,使得该名无辜之人按照教唆者设定的犯罪意图去执行犯罪行为。试举盗窃罪为例说明,当某个人以教唆他人实施盗窃的方式危害社会安全时,倘若被教唆者真的进行了盗窃活动,那么这个教唆之人便构成了盗窃罪的教唆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8-09
    466人看过
  • 教唆犯是从犯的情形包括什么?
    一、教唆犯是从犯的情形包括什么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虽然直接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犯罪行为,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其作用居于次要地位的实行犯。这种情形的从犯既可以存在于犯罪集团中,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一般的共同犯罪中。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指未直接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犯罪行为,而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条件、辅助实行犯罪的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的特征包括什么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
    2024-01-13
    181人看过
  • 教唆犯是举动犯吗,有什么规定?
    一、教唆犯是举动犯吗,有什么规定?教唆犯应当属于行为犯中的“过程犯”,而过程犯具有存在犯罪未遂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实施教唆行为的过程中,由于教唆者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教唆行为未完成的,就是教唆未遂。共犯从属性说认为教唆犯罪应始于被教唆者着手实行犯罪而终于犯罪既遂,共犯独立性说则认为教唆犯罪应始于教唆犯着手实施教唆行为而终于被教唆之罪的既遂。另外,纯粹的教唆犯独立性说认为,教唆犯罪应始于教唆犯着手实行教唆行为而终于其教唆行为的顺利完成。二、教唆犯的法律后果有什么?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被教唆的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的人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
    2024-01-16
    362人看过
  • 邪教教唆他人自杀犯什么罪
    一、邪教教唆他人自杀被判什么罪行邪教教唆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是也是害别人死亡了,所以邪教教唆别人自杀属于故意杀人罪。首先从法律上说,自杀是一种伤害自我身体的行为,而自杀者通常对杀与不杀具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伤害自己的行为本身并不是犯罪,因此教唆自杀不成立犯罪。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比如引诱、威逼、胁迫他人自杀的,特别是引诱、威逼的对象是不完全行为能力人,则从间接正犯理论上说,可以认定其犯罪;虽然有一些学者从共犯理论上认为教唆者有杀死他人的故意,应当根据刑法236条认为犯罪;但,也有争议,因为自杀本身不具有违法性,那么,教唆行为在杀人这个行为中只是从犯而不是正犯,正犯不构成犯罪,从犯也难说构成犯罪。再比如说,邪教组织对其成员进行鼓动,引诱、欺骗成员自杀,其目的是谋取成员的个人财产,或向社会渲泄不满情绪,这种以教唆自杀的方式危害他人生命、危害公共安全当然成立犯罪。二、邪教的危
    2023-04-15
    401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犯罪的教唆犯该怎么量刑?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并且是从重处罚。如教唆他人犯抢劫罪的,定抢劫罪;教唆他人犯放火罪的,定放火罪。当然,应当同时考虑教唆犯的从属性质以及认识错误问题。如果被教唆者对被教唆的罪产生误解,实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责任。例如,甲教唆乙实施抢劫行为,但乙到达现场后只实施了盗窃行为的,对甲只能认定为盗窃罪。反之,A教唆B实施盗窃行为,但B实施了抢劫行为的,对A仍应认定为盗窃罪。在被教唆者实施了被教唆的罪因而与教唆犯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就以主犯论处;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则以从犯论处;在个别特殊情况下,教唆犯也可能是胁从犯,应以胁从犯论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
    2024-05-11
    286人看过
  • 教唆犯如何定罪,如何认定教唆犯
    一、教唆犯应如何认定1、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如教唆他人犯抢劫罪的,定抢劫罪;教唆他人犯放火罪的,定放火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将被教唆的罪理解错了,实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2、对于间接教唆的也应按教唆犯处罚间接教唆是指教唆教唆者的情况。例如,甲教唆乙,(让)乙教唆丙实施抢劫罪,甲的行为便是间接教唆。对于间接教唆,也应按教唆犯处罚,即按照所教唆的罪定罪。因为“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教唆行为本身也是犯罪行为,故教唆他人实施教唆犯罪的,仍然是教唆犯。3、当刑法分则条文将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时对教唆者不能依所教唆的罪定罪,而应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规定定罪,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参见刑法第104条第2款)。二、教唆犯如何定罪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
    2024-01-15
    128人看过
  • 什么是主犯、从犯、教唆犯?该如何处罚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以看出我国刑法中的主犯有以下三种: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是首要分子的一种。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聚众犯罪的聚首,是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3、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指主要的实行犯。一、少年团伙持刀抢劫处罚标准是什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少年团伙持刀抢劫的,处罚的标准要依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犯罪情节等因素确定,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
    2023-02-21
    358人看过
  • 教唆犯是不是间接正犯
    一、教唆犯是不是间接正犯1、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因为只有他以个人承担刑事责任。2、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其次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就是胁从犯(有教唆行为人的不可能是胁从犯,因此原则上,教唆犯不可能是胁从犯)。二、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三、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有哪些1、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对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罚;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按照对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罚。2、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由于教唆人主观上具有教唆的故意,且客观上实施了教唆的行
    2023-04-14
    217人看过
  • 2023教唆犯的刑罚标准是什么
    教唆犯的刑罚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何理解教唆犯量刑1、第一款是关于对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处罚原则和从重处罚情节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在罪犯分类中称“教唆犯”。根据本款的规定,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指教唆犯罪的人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即在实行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及教唆的程度不同,对完成所教唆的犯罪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规定“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由于未成年人经历少,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被教唆,
    2023-04-21
    73人看过
  • 了解教唆犯
    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诱惑、指示、鼓励、购买、威胁等方式向没有犯罪意图的人灌输自己的犯罪意图,导致他们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犯罪。教唆罪的特点是教唆人不亲自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与被教唆犯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定罪量刑。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领导、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而教唆犯在犯罪活动中起利诱、授意的作用,一般是属于主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中华人民共
    2023-07-04
    299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限定是什么?
    一、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限定是什么?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限定:“教唆他人犯罪”在这里就是指“怂恿、指示他人实施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的犯罪行为。”《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教唆”的解释是指怂恿、指示。而“犯罪”就是教唆行为的内容。这里的“犯罪”指的是我国刑法条文规定的具体的犯罪,因为在刑法中,“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同时,对此处的犯罪要严格界定,不适合将所有实施教唆行为的教唆者都作为教唆犯处理。根据刑法谦抑精神和对人身保障的需要,应该只对情节严重的教唆行为科以刑罚。因为情节严重的教唆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并表现出教唆者本身的人身危险性,这样就有了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处以刑罚的必要。二、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判几年?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应当按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
    2023-04-18
    1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教唆犯
    词条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教唆犯
    相关咨询
    • 教唆犯的教唆犯是否有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4
      也是有追诉期的。教唆不是法律规定的罪名,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根据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认定追诉期限。
    • 教唆犯如何认定, 教唆犯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教唆犯的认定方法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教唆犯应如何认定1、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如教唆他人犯抢劫罪的,定抢劫罪;教唆他人犯放火罪的,定放火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将被教唆的罪理解错了,实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2、对于间接教唆的也应按教唆犯处罚间接教唆是指教唆教唆者的情况。例如,甲教唆乙,(让)乙教唆丙实施抢劫罪,甲的行为便是间接教唆。对
    • 教唆犯的认定是怎样的?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3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 教唆犯与胁从犯的区别是什么, 教唆犯与胁从犯的胁从犯的联系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
      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的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决意并实行犯罪。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中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即无责任能力人实行刑法禁止的行为的,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
    • 教唆犯与间接正犯、教唆犯的区别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8
      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情况: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犯,甲属于实行犯,即正犯。 2、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如,甲医生欲杀害病人丙,将毒针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给丙注射后,致丙死亡。甲医生为间接实行犯,乙视为不知情的工具。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