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察机关能否办理取保候审
绝对正确的,检察机关在中国的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具有相应的权限来执行并办理取保候审相关事宜。取保候审实质上是一项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性手段,通常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这三大司法机构共同承担实施职责。但凡遇到法定条件满足、例如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并且不会对社会造成进一步危害等情况,检察机关便可依法决定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检察机关能不能提起侵占罪
答案是否定的。在法律规定的必经自诉程序中,检察机关并不承担提请公诉的职责,而仅由受害者自行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例如涉及到侵占罪的案件。
然而,对于故意伤害导致他人轻伤的案件,当事人既可选择自诉方式,亦可选择通过检察机关进行公诉处理。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譬如犯罪嫌疑人类似人物或者被告方可能会被判处轻刑且并无对社会产生严重威胁的可能性,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执行取保候审的职能权利。此项措施乃是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强制性的处置手段,需要得到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三者的协同配合以实现。在维护法律公正以及保障人权的双重原则下,检察机关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慎重考虑并依法决定是否应当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
检察机关取保候审由谁执行,办理取保候审程序有哪些
400人看过
-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检察机关
453人看过
-
取保候审十个月到了检察机关
135人看过
-
办理取保候审后后多长时间移送检察机关
301人看过
-
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检察院能否批准取保候审?
387人看过
-
检察机关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
235人看过
-
侦查机关取保候审检察院取保候审,怎么办理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6申请取保候审流程: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有保证人的,填写保证书。 4、填制《取保候审决定书》。 5、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6、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7、解除取保候审(最长时限为十二个月)。
-
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对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区别吗,取保候审如何办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27公安机构或者检察机关对取保候审没有区别,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
检察机关取保候审由谁负责执行?香港在线咨询 2025-02-07一、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遵守的规定。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届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
检察机关取保候审后对方能查出漏罪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28一般都会退回侦查的,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发现犯罪嫌疑人有遗漏罪行,退回公安机关,要求公安机关对遗漏罪行进行补充侦查。如果检察院认为遗漏罪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检察院也可以对公安局移送的罪行和检察院发现的遗漏罪行一并直接起诉。
-
公安机关主动办理取保候审, 检察院通知办取保候审, 公安局会查到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26取保候审不一定有案底,取保候审后判刑就肯定有案底。案底就是司法机关的记录犯罪的信息库。《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