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如果双方自愿离婚的,签订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一、宝宝八个月可以离婚吗
宝宝八个月,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可以离婚。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二、怀孕期间男方出轨了怎么办
怀孕期间男方出轨的,可以协议离婚,或者由女方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法律规定,女方在婚姻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如果由女方提出离婚的,法院是会受理的。对于男方出轨的行为,法院经过调解,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的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三、哺乳期协议离婚是合法的吗
哺乳期协议离婚是合法的。妇女在哺乳期间,双方可以选择协议离婚;但是,如果是诉讼离婚,妇女在分娩后一年内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或者女方有重大过错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根据法律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
怀孕期间,单位如何处理合同问题?
135人看过
-
离婚时女方怀孕问题如何处理?
352人看过
-
如何在怀孕期间处理家庭暴力问题?
218人看过
-
怀孕期员工请假问题怎样处理
412人看过
-
老公在女方怀孕期间想离婚怎么办以及怀孕期间离婚孩子怎么处理
315人看过
-
怀孕期间离婚女方可以提什么赔偿问题
162人看过
离婚登记,是指自愿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婚姻登记机关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 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须亲自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婚姻登记机关审査后,査明双方确属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家庭财产等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准予... 更多>
-
怀孕期间老婆意外怀孕,要离婚要怎么处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3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小孩出生证、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快速、方便、简单。如果是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离婚,那么只能选择诉讼离婚。但是因为女方在怀孕期间,是属于法定特殊时期,女方在这个时期受法律保护,这个时候只要女方不同意离婚,男方就很难离掉婚。当
-
关于怀孕期间离婚孩子户口的问题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7离婚期间孩子已经出世的情况,在离婚后孩子出世的,孩子一般应该归母亲抚养,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户口应该是跟随母亲的户籍地走的,就是说,离婚后发现怀孕,小孩户口应该在母亲的户籍地办理。具体来说,离婚后发现怀孕并生下的小孩属于非婚生子女,但是与婚生子女地位是一样的,都可以上户口。如果小孩还没办理的户口,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想给孩子上户口,需要在夫妻双方户口分立后,去有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户口所在地办理。
-
怀孕期间家暴起诉离婚怎么分配财产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1-02-251、假如女方想进行流产,且是女方自愿的行为,医药费、营养费等应当作为共同债务,双方都要负担。男方可以适当补偿女方。但是具体标准法律无规定,取决于法官自由裁量 2、假如不同意流产,那么男方应当支付预备生产期间的营养费用、生产费用、医药费等。男方应当支付抚养费,男方不支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男方财产强制执行,如划拨他的存款等等。在男方经济能力可以的情况下也可以要求男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
-
如何处理怀孕期间的离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4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只要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就可以去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若男方愿意给女方相应的”补偿“也是可以的。协议不成,可以采取诉讼离婚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怀孕期间只有女方能提起离婚诉讼,能否要男方赔偿,那要视情况而定,如果男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有法定的过错,是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的。离婚还要涉及财产的分割,共同财产一般判决是一人一半,当然对方有过错的,可以少分或不分。
-
缓刑期间怀孕有关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4《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超过一个月。以下规定供您参考。《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