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电影票、旅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今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能以网上团购形式获得超值的物品和服务。但不法分子也看到了团购中的商机——
27岁的杭州人谢某利用特长开设了一个团购网站,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制造了浙江省第一起网络团购诈骗案。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谢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没收作为作案工具的笔记本电脑。
今年年初,一家叫同城团的团购网站吸引了不少宁波的年轻人,在同城团的页面上,一些知名影院、餐馆都打出非常吸引人的优惠价,很多网友纷纷下单。然而这些网友不知道的是,这些团购项目全部都是虚构的。这个同城团的创办者便是谢某。谢某大学读的是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谢某曾在绍兴一家通讯公司工作,后又帮一些公司做网上推广、网页制作等,因此,他对网络编程等非常精通。
由于迷上老虎机输光了钱,手头拮据的谢某发现团购网站红火,便动起了歪脑筋。2010年12月中旬,谢某开始从网上购买网站域名和虚假支付宝账号、下载网购网站的模板身为专业人士的他首先架设好面向宁波网友的同城团网站,进行网络诈骗。随后,谢某又办了杭州、温州、嘉兴、绍兴的同城团购网站诈骗。消费者在线支付的钱,全部进了他的个人账户。仅在宁波当地因此受害的有150多人,案值1万多元。
2011年3月16日,警方抓获谢某后,他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4月12日,谢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批捕。6月24日,该院对谢某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说法
本案中的诈骗方式比较新颖,谢某利用了团购网站这样一个新兴事物,用虚构的商品信息,吸引网友购买,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近年来,网购成为一个热门的购物方式,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让购买者在对商品真实信息的了解和购买后的权利维护上都遇到了一定的难题。因此,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像本案中,有一些消费者就事先致电相关影院和餐馆询问情况,发现他们并没有推出相应的团购项目,便放弃了购买,从而避免了上当受骗。
-
网络发布虚假求购信息行骗六人诈骗团伙获刑
358人看过
-
浙江台州网络诈骗2024相关信息有哪些?
399人看过
-
网络诈骗浙江应该判多少年?
314人看过
-
浙江网络诈骗案件解决途径
204人看过
-
浙江地区网络诈骗的惩罚标准
206人看过
-
浙江网络诈骗案件的惩罚规范
43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网络信息诈骗如何判,网络诈骗如何定刑,网络信息诈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8网络诈骗也属于诈骗的一种,依照《刑法》关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处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团伙网络诈骗如何认定的,团伙网络诈骗的情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19黑帮网络诈骗有诈骗罪的嫌疑,在黑帮犯罪中,根据所有犯罪的处罚,具体如下 1、金额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 2、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3、如果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况,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黑帮犯罪的从犯,必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
网络诈骗团伙员工被拘留, 网络诈骗罪从犯量刑, 诈骗罪的从犯的处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3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
-
逮捕网络犯罪团伙之后,对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如何量刑定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15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酌情从重处罚。如,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
-
怎样查询网络诈骗信息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9搜集证据,报警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