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上,帮助行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行为。所谓辅助,一般是相对于实行行为而言的,是为实行犯顺利实行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助行为就是为电信网络诈骗创造条件,以便实施诈骗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职业化。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来看,单打独斗的情况极少,骗子公司、骗子集团的运作方式多见。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形成了专门提供各种帮助的产业链,既有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也有提供银行卡、资金支付结算账户的,还有专门提取、转移诈骗款项的。提供帮助者在网络空间中往往是“职业性”帮助者,行为人可能同时或者先后帮助不特定人员实施某一类违法行为,其目的在于牟利。
相对独立性。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诈骗犯罪,但与诈骗犯罪之间又有一定距离。帮助行为人主观上不同于诈骗的实行犯,主观故意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往往自认为实施中立帮助行为,对于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一般持放任的间接故意,这与诈骗实行犯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故意有所不同,与典型的共同故意犯罪中各共犯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心理状态也不同。
技术性。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提供技术支持的行为。司法实践中,许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人员并不具备高学历,也不掌握高技术,必须借助互联网服务、木马程序、互联网支付结算功能这类技术性的帮助行为才能实施诈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存在高技术含量的帮助行为,电信网络诈骗才具备了技术性,从而区别于一般普通诈骗犯罪。
一、关于对网络诈骗帮助行为的处罚
提高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的法定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助行为的危害性甚重,超过了一般犯罪的帮助行为,在立法上有必要提高其法定刑标准,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根源上杜绝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明确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主观故意的证明标准。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人部分到案、帮助行为人又对主观故意存在辩解的情况下,如何认定其主观故意一直是司法实务中的难点。对此,建议参照毒品犯罪中有关“明知”的推定情形加以规定,对于被主管机关告知后仍实施帮助行为、收取费用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规避侦查、向诈骗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等情况的,直接认定为“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司法实践提供简便可操作的方案。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助犯如何认定
293人看过
-
电信诈骗帮助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321人看过
-
网络犯罪的特点与网络诈骗罪
481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及打击防范对策
208人看过
-
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帮助违法吗
179人看过
-
电信网络犯罪特点的成因
296人看过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
网络诈骗罪的特点是怎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3网络诈骗,通常指犯罪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 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行为也构成诈骗罪。 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的特点有: 1、网络诈骗犯罪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 2、网络诈骗犯罪网络呈低龄化、低文化、区域化; 3、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产业化; 4、诈骗行为手法多样化,更新换代速度快; 5
-
网络诈骗聘请律师有帮助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20网络诈骗聘请律师有帮助的。首先请律师辩护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所以请律师辩护是完全必要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尽早聘请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探视、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委托人与律师要完全的配合积极沟通,对于审理的过程是很有帮助的。
-
帮助电信诈骗犯取现款是掩饰行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04帮助电信诈骗犯取现钱的取款人构成诈骗罪还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关键是看取款人是否明知他人实施电信诈骗行为。若其明知他人实施诈骗行为而帮助取款的,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反之,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帮助他人网络诈骗判什么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07帮助他人网络诈骗的罪名叫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行为主要包括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帮助行为达到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 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 3.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 4.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 5.两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
-
新手网络诈骗怎样寻求帮助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151、按实际遇到的诈骗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请根据被诈骗的具体金额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处理。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