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起诉的条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一、房产证纠纷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1、房产证产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争议: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3)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2、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二、被起诉了不去处理会怎么样
被起诉了不去处理有以下后果:
1、拘传到庭。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若你是被告,而且是必须到庭参加庭审的,若你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法院就可以对你实施拘传,强制你到庭。
2、按撤诉处理。撤诉针对的是提起诉讼的原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3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3、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所为的判决。
4、对于传票,不存在收不到,即使找不到被传唤人,法院也可以公告送达,一定期限后,就视为收到。
一、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缺席判决适用于下列几种情形:
1、原告不出庭或者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
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表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在借贷案件当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
二、起诉的程序条件是指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程序衔接关系问题。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时,当事人选择补救手段是一般原则,行政复议前置是例外,需要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同时,司法最终解决是一般原则,而行政复议裁决终局是例外。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三种特殊情形的处理方式:
1、当事人既提起诉讼又申请复议的处理;
2、当事人在复议期间提起诉讼的处理;
3、当事人在复议期间撤回复议申请的处理。
-
个人欠款上百万联名起诉怎么办
69人看过
-
个人上诉和联名上诉的比较解析
371人看过
-
联名起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71人看过
-
起诉借条几万以上需要证据?
118人看过
-
可以几个人一起起诉一个人吗
375人看过
-
离婚被诉需要几个月可以重新起诉
435人看过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中最轻微的一种。 拘留对象为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直接讯问已被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无需经过拘留程序; ... 更多>
-
联名起诉要每个人都去法院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7联名控告法院,可以选出代表进行诉讼,否则,法院是不能直接受理的。 诉状要求所有的联名诉讼人都签字。 立案时,需要提供所有联名诉讼人的身份证。
-
省人大代表几人以上联名才行?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0省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期间,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就下列事项书面提出对省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一)有关实施宪法、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二)有关执行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问题;(三)有关重大决策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四)有关重大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的问题;(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问题。
-
联名起诉需要什么样的流程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09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