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暴力有哪些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22:22:42 300 人看过

精神暴力的行为如下:

1、一方对另一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

2、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具、伤害动物、打骂孩子相恫吓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的;

3、为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配偶经常性的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谩骂致对方不堪忍受的;

4、经常刁难、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影响对方正当工作生活的。专家们指出,精神暴力对妇女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长期遭受精神暴力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同时,精神暴力不仅给受暴者带来无以言状的折磨与痛苦,其社会危害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我们在谈论法制、平等、人权时,也应对这种暴力给予高度重视,遏制其发展,防止其危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聚合】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

《反家暴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解读:家庭暴力的概念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基本与国际接轨。从行为类型来看,除了身体暴力,明确包括精神暴力,“等侵害行为”给了法官具体情况的自由裁量空间,可以把性暴力纳入“等”的行为类型之中。

在分析了上述内容后,我们清楚的知道反家暴法保护对象不仅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对于那些虽不具有家庭成员身份,但却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也是适用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18: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家庭暴力相关文章
  •  暴力行为处罚措施有哪些?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会受到罚款或拘留的处罚,而结伙殴打、伤害他人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则可能被认定为集体暴行罪,并处以更严重的刑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罪行为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所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而故意构成伤害罪且受重伤的行为,则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若有人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公安机关将对其予以五天至十天以下拘留,并处罚款。罚款金额为二百元至五百元。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将天以上十五天以下拘留,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集体殴打,伤害他人(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未满十四岁或六十岁以上的人(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一次殴打,伤害多人。你们这属于是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行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二、吵架情节
    2023-11-12
    466人看过
  • 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危害包括哪些
    一、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危害1、侵害目标随意。精神病人暴力行为所针对的受害人是非常随意的,受害人猝不及防。1999年夏,精神病人在丹江口市广播局持刀扰乱办公秩序,巡警在制止时,被精神病人刺中大腿。2002年2月27日福建永泰县一名精神病妇女在一条渡船上突然发病,砍死砍伤14名上学途中的小学生。2004年4月29日上午,兰州市宕昌县秦峪乡羊骨堆村小学窜入一名精神病人,冲进教室用菜刀将15名学生以及两名当地农民砍成重伤。广州市光复中路的一位精神病患者,在近3年的时间里纵火烧屋4次,经常舞刀举棍追打路人,甚至用磨尖的钢筋看到孕妇就捅过去。2、报复心理极强。精神病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对有矛盾的人不计后果、不择手段报复,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1999年丹江口市土台乡精神病人陈某在盗窃电话机时被邻居程某发现后,怀恨在心,已经先后5次对邻居程某的父母、兄弟、妻女报复伤害,程某全家天天提心吊胆、苦不堪言。200
    2023-04-21
    295人看过
  • 子女对父母精神暴力
    按照法律规定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不对老人制造精神痛苦或精神虐待,包括:(1)、在行为上不伤害老人(如侮辱行为和动作),更不能殴打老人。(2)、在言语上不伤害老人(不讽刺挖苦老人),更不能辱骂老人。(3)、不能限制老人生活自由和人身自由。如老人再婚,找伴侣、交朋友,参加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对其他精神生活的追求,都不能进行限制。从其性质看,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主要是法律层面的。也就是说,不作为的精神赡养,要求赡养义务人通过不作为的形式来实现精神赡养。如果作为后,往往会触犯法律,情节严重者,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精神赡养,从其形式或方式上划分,有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和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从其内容上划分,有物化的精神赡养和情感的精神赡养;从其性质上划分,有法律层面的精神赡养和道德层面的精神赡养。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2023-03-07
    431人看过
  • 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2023-06-14
    286人看过
  • 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包括精神暴力吗
    一、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包括精神暴力吗有家暴倾向的男人包括精神暴力。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所以,精神暴力也可以是家暴行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二、家庭暴力对方不离婚怎么办夫妻离婚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协议离婚,另一个是诉讼离婚。要是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下,男方不同意离婚的,很显然协议离婚是行不通了。此时,最好是及时提起离婚诉讼,同时申请对方的行为保全,以免自己再遭受暴力对待。《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
    2023-07-24
    467人看过
  • 精神虐待不容忽视,可上升为冷暴力
    婚姻生活中,如果出现双方争吵后长期冷战不理不睬,或一方长期用言语辱骂、恐吓的方式泄私愤,或单方掌握财权,并拒绝支付家庭开销等情况时,要注意这或许不是单纯的夫妻矛盾,而是家庭“冷暴力”。冷暴力是精神虐待杭州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姚-萍说:“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最近半年,家住杭州的罗女士很痛苦,结婚十几年的丈夫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常常十天半月不说一句话。“我们结婚前是大学同学,婚后感情很好,但几年前不知为什么老公回家后就像个陌生人,几乎不和我说话,晚上睡觉也是分房睡。”罗小姐说,在亲友面前,丈夫会收敛一些,但一回到家,就没有任何表情,“这样的婚姻太痛苦了。”罗小姐
    2023-06-03
    151人看过
  • 诽谤罪中的暴力行为有哪些
    一、诽谤罪中的暴力行为有哪些诽谤罪中涉及的暴力行为,主要是指在诽谤犯罪实施过程中,行为人运用了足以对他人人身健康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方法或手段。这些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言语上的恐吓、肢体的碰撞、或者利用各类工具与器材等等。然而,其确切表现形式还需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中的散布如何认定诽谤罪在法律上被明确定义为蓄意制造及传播虚假信息,其足以贬低他人尊严,损害他人声誉,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任何使用暴力或其它不正当手段
    2024-07-07
    191人看过
  • 暴力征地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1、由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公安、城管、边防、社会闲散人员等强行推毁地上农作物,强行挖坏土地原貌的暴力征地行为。这种手段往往多发于建设项目比较着急、政府部门认为被征地人漫天要价、征地对抗周期长久、剩余被征地户数不太多等征地情况。另一方面政府为了给剩余部门钉子户一个下马威,也往往会选择此种方式,以便征地程序的快速开展。2、采取限制人身自由黑征土地的情形,这种暴力征地的情形并不少见。往往政府会通过公安或请社会人员,将看守土地的农民以拘留或非法拘禁方式短期限制被征地农民人身自由,在此期间强行破坏地上附着物,对土地进行圈占。3、软暴力方式的暴力征地行为。这种方式也比较常见,虽然其区别于面对面的暴力征地冲突,但是其暴力程度也不可小觑,我们通常将它视为软暴力。比如对耕种田地上的农作物进行偷抢、碾压;对农用地用挖掘机挖出沟壑;威胁有公职身份的亲属做被征地人思想工作;私下注销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单方违反承
    2023-07-05
    449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范围是否包括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一般也是属于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因此精神暴力虽然是精神上的,但是也依然属于家庭暴力。精神暴力所造成的的损害并不亚于肉体上的损害,其损害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家庭暴力了能离婚吗遭遇家庭暴力,可以起诉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但是,在实践中,以家庭暴力为由起诉离婚,必须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家暴的存在,如法医验伤鉴定材料、街坊邻居的证人证言、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出警证明等等。否则,法院一般不会判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
    2023-07-01
    308人看过
  • 家庭精神暴力怎么定义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精神暴力的认定标准,我国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仅有的司法解释规定行为人实施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即构成家庭暴力,而对家庭精神暴力的认定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024-05-02
    322人看过
  • 精神病暴力可以离婚吗
    法律综合知识
    精神病暴力可以离婚,如果有精神病的当事人在结婚前隐瞒对方的,则受隐瞒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精神病暴力可以离婚吗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第一千零五十四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
    2022-07-19
    84人看过
  • 怎么才能证明精神暴力
    法律综合知识
    一、怎么才能证明精神暴力1.您可考虑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意见来界定某一方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同时,医院开具的相关医学证明也将成为有力的证据支持。2.依据法律规定,持续性的心理压迫或精神摧残均被视为家庭暴力行为之一,当这些因素导致夫妻关系破裂时,受害者有权提出离婚请求。若就此产生的纠纷未能通过双方协商解决,则可直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公正裁决。3.在收集和提交证据过程中,务必确保其具备证据的“三性”特征,即合法性、真实性以及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紧密联系。《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
    2024-04-26
    126人看过
  • 精神暴力是否纳入家暴的范畴
    12月21日,在北京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在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后,草案吸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社会各方的意见,在家庭暴力的定义、强调反家暴的共同责任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等方面作出重要修改和完善。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初次审议稿中,家庭暴力被定义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侵害行为”。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和部门提出,除身体暴力外,精神暴力等也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暴力形式,建议扩大家庭暴力的范围。对此,二次审议稿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一修改使得家暴的定义更加科学、准确,也使反家庭暴力法的适用范围与我国国情和实际更加贴合。此外,有意见提出,初次
    2023-08-18
    97人看过
  • 什么是精神性家庭暴力?
    精神家暴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区别于肢体暴力、性暴力的另一种家庭暴力,又称“冷暴力”,它因其隐蔽性和不可捉摸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性冷暴力是不是可以起诉离婚性冷暴力可以起诉离婚,这也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包括直接殴打伤害的暴力行为,也包括冷暴力。二、情侣家暴怎样认定?情侣家暴的认定:家庭暴力的主体施暴者一般是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成员,受害者一般在家庭中大多数为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从客体来看,家庭暴力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类型,主观上施暴者是故意实施暴力行为。三、民法典婚姻篇关于家暴离婚的规定有哪些对于有家暴情形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民法典》第1079条里有
    2023-06-20
    43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相关咨询
    • 怎样成为精神暴力的家暴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22
      关于精神暴力的认定标准,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只有司法解释规定行为者实施殴打、捆绑、伤害、限制人身自由和其他手段,对家庭身体、精神等造成一定伤害的结果,即构成家庭暴力,对家庭精神暴力的认定等没有明确的规定。
    • 精神病患者实施暴力行为是否违法?
      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30
      打人是不道德的,无论对方是否是精神病人。即使精神病人没有完全丧失行为能力,他们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法律责任由他们的监护人承担。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精神病人打人不犯法,因为他们被视为没有完全丧失行为能力。但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精神病人发病期间,如果他们属于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法律责任由他们的监护人承担。此外,即使精神病人没有被判刑,他们仍然
    • 哪些民事行为效力为间歇性精神病人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19
      对间歇性精神病人民事行为的效力的认定应该从其行为时的状态来判断。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非发病期,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 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应当认定无效;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无效。
    • 精神病人肇事行为有哪些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29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肇事行为有:殴打他人造成伤害的;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的;妨碍交通安全的;抢夺、损毁公私财物的等,精神病人是指各种外界的有害因素所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的人。
    • 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哪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4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它包括对配偶(前夫、前妻、同居人或男女朋友等亲密关系)、亲子、手足或长者的身体虐待、言语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1、身体虐待: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人。 2、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另一个人。例如:吼叫、尖酸讽刺、威胁将对方或小孩杀害、扬言使用暴力、大骂对方愚蠢、侮辱、不实的控诉。 3、心理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