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衅滋事上诉能不能推翻
寻衅滋事上诉可以推翻。只有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情况下,才会推翻;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二、上门寻衅滋事打人能立案吗
可以立案。上门殴打他人并不属于寻衅滋事的行为,所以不会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构成犯罪的,按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犯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上门要债是不是寻衅滋事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上门要债行为人进行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这些行为属于寻衅滋事。如果只是进行言语催还债务,则不属于寻衅滋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者抗诉,经过审查后,应当参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三十八条和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分别情形用裁定驳回上诉、抗诉,或者撤销、变更原裁定。
-
如何推翻寻衅滋事罪的罪名
284人看过
-
寻衅滋事二审以后还能上诉吗
471人看过
-
寻衅滋事能够申请重新上诉吗
262人看过
-
动手推搡算不算寻衅滋事
190人看过
-
警察能不能判我寻衅滋事罪
482人看过
-
十天后能否起诉寻衅滋事?
59人看过
-
寻衅滋事开庭决定后会推翻上诉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5不是能不能推翻,是否构成犯罪只有法院判决生效后才能确定。 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寻衅滋事量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
刑事案件寻衅滋事能不能调解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一些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过的,通过赔偿损失、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如果被害人自愿和解,双方可以和解。这些案件一般是由民事纠纷引起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和个别过失犯罪,不包括寻衅滋事罪。因此,寻衅滋事罪不能调解。尽管该罪不属于刑事和解部分的案件范围,但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对
-
能怎样区分寻衅滋事行为与寻衅滋事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06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寻衅滋事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治安案件,处罚是罚款或行政拘留。寻衅滋事情节严重或致人轻伤的,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据刑法规定可
-
寻衅滋事罪怎么才能公诉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05寻衅滋事被公诉说明构成刑事案件,几个月没有发布说明不是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需要经过公安侦查、检察院起诉和法院判决。《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少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