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人脸识别的司法解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7 19:22:16 145 人看过

因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处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生成的人脸信息所引起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人脸信息的处理包括人脸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医保卡人脸识别不了怎么办

建议重新进行人脸识别认证。1、在进行人脸识别的时候,要正面对摄像头,保证头部完全在框内,不要摇头晃脑,用其他角度对着摄像头,这样系统可以很好地捉到你的正面表情,识别起来比较容易。2、最好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识别,但是不要过度曝光,也别逆光识别,这样系统才能清晰地识别你的相貌。3、人脸识别是要和证件照进行对比的,所以可以还原证件照上的装扮,这样识别度会比较高。4、人脸识别对网速也是有要求的,网速越好不容易卡顿,有WIFI可以连上WIFI再进行识别。5、人脸识别的时候,不要让刘海遮住眼睛,还要把额度、耳朵等露出来,分钟更证件照的要求都是差不多的。总的来说,支付宝电子社保卡人脸识别失败,主要还是拍摄不清楚所致,如果一次失败,可以多试几次,在以上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相信能很快通过审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因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处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生成的人脸信息所引起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人脸信息的处理包括人脸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本规定所称人脸信息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的“生物识别信息”。

第二条信息处理者处理人脸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

(一)在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辨识或者分析;

(二)未公开处理人脸信息的规则或者未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

(三)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人脸信息的,未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单独同意,或者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四)违反信息处理者明示或者双方约定的处理人脸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五)未采取应有的技术措施或者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人脸信息安全,致使人脸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向他人提供人脸信息;

(七)违背公序良俗处理人脸信息;

(八)违反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人脸信息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20: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关于行贿罪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2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7次会议、2012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77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行贿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2023-04-13
    187人看过
  • 关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这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那么,要确定买卖合同的管辖,就应首先确定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民法典》第六百零三条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受人;(二)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出卖人应当在该地点交付标的物;不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应当在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交付标的物。综合上述规定,可否这样理解: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
    2023-06-01
    490人看过
  • 关于醉驾最新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关于醉驾最新司法解释是什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此时需要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因此,只要是机动车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并且开车上路的,那么就能够依法判刑。二、醉驾怎样处罚?(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
    2023-04-13
    218人看过
  • 最新关于醉驾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最新关于醉驾司法解释是什么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3、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醉驾拘役被判多久?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最高可处半年
    2023-04-13
    239人看过
  • 最新关于醉驾司法解释有什么?
    最新关于醉驾司法解释: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
    2023-04-13
    199人看过
  • 关于醉驾最新司法解释有什么?
    一、关于醉驾最新司法解释有什么?关于醉驾司法解释是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160毫克/100毫升时拘役3个月。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按照刑法133条规定,醉驾的处以拘役,役留刑期为1-6个月。对于醉驾的量刑问题,法律及司法解释中也没有具体的规定,但不少地方法院在量刑时,按一定的幅度调节,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小于120毫克/100毫升时拘役1个月,等于或大于120毫克小于160毫克/100毫升时拘役2个月,等于或大于160毫克小于200毫克/100毫升时拘役3个月,每增加40毫克
    2023-04-13
    264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新司法解释的规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5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是对民间借贷的认定及利率等作出了相应的规范,没有对诉讼时效作出新的规定。2、有关诉讼时效问题,仍然适用民法通则及其他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即普通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期限是两年,自约定的借款到期之日起计算;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从出借人要求归还,并给予宽限期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最高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实施意见193.因违反合同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有履行期限的,从
    • 关于入室盗窃最新司法解释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13
      入室盗窃司法最新解释是指盗窃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之上。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实际窃取的财物的价值数额。为依法惩处盗窃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最新不起诉的新司法解释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6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 关于贷款诈骗罪最新的司法解释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
      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的司法解释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0
      就你描述的问题,律师答复如下:首先,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第三,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具体规定进行赔偿。第四,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