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判一缓一”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1:43:59 272 人看过

判刑一年缓刑一年,指的是犯罪分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考验期也是一年,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的一年内,表现良好并且没再犯罪或被发现新罪的,则原判的有期徒刑一年可不再执行,如果考验期内,出现新罪或者再犯的,则需予以收监。

根据《刑法》关于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定:

针对已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宣告缓刑,对于犯罪分子中未满18周岁、或处于怀孕期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老人,应该宣告缓刑:

1、有悔罪表现的;

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的;

3、宣告犯罪分子缓刑的,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4、不会有再犯罪的危险。

判一缓一刑罚怎么执行

判一缓一,缓刑一年是考验期,也就是在一年内没有违规、犯新罪或发现判决以前漏罪的,一年期满,被判入狱的一年就不再执行了。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不收监执行刑罚。

《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23: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解释法律
    一、法律不应受裁判,而应是裁判的准则不知从何时起,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人们大都以批评法律、挖掘到法律漏洞为荣。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法律不应受裁判,而应是裁判的准则。尽管刑法用语可能出现失误,尽管法条表述可能产生歧义,但解释者“必须做出有利于立法者的假定”,相信立法者不会制定非正义的法律。所以,解释者与其在得出非正义的解释结论后批判刑法,不如合理运用解释方法得出正义的解释结论;与其怀疑刑法规范本身,不如怀疑自己的解释能力与解释结论。二、遵守罪刑法定原则解释刑法为克服刑法的安定性,罪刑法定主义应运而生,从而要求刑法成文化。这决定解释者在解释刑法时,必须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的实质的、正义的标准,并且在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内,确定犯罪的范围,使实质的、正义的标准与刑法用语的含义相对应,正确界定犯罪的内涵与外延。即既要按照正义的理念探索法律条文的正义含义,也不能脱离法律条文,追求所谓的“正义”。
    2023-04-12
    441人看过
  • 判决和裁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
    判决和裁定的区别:1、判决是解决案件的实质性问题,作出案件的结论和决定,裁决主要是解决程序性问题,如人民法院驳回自诉、撤销原判决、发回原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等;2、在一个案件中,只有一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可以有几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3、判决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裁决可以以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表达。口头裁决完成后,记录在笔录中;4、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一审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5天,第一审民事、行政裁定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一审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天,第一审刑事裁定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民事判决和裁定之间有什么不同民事判决和裁定之间的区别:1、使用的事项不同。判决是对当事人双方争纷的事实进行认定与处理;而裁定一般适用于诉讼程序。2、做出的依据不同。裁定根据的事实是程序性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判决根据的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的
    2023-07-16
    428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缓刑的可行性
    批捕办理取保候审了如果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诈骗罪办了取保候审能缓刑吗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的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后,如果诈骗的情节比较轻,并且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的,是可以判处缓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
    2023-07-06
    119人看过
  • 实践中司法调解的方法
    司法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诉状后,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解决双方纠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此种方法的优越性是: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当事人双方的隔阂,避免将仇气越积越大,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诉讼资源和时间。为此,有必要将实践中的司法调解手段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一、拉家常法拉家常就是聊聊家常琐事,就是把当事人看做自家人、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和睦对话、闲言对答。因为此法是拉家常式,所以在奔入调解的主题上不可直达,特别是疙瘩难解的纠纷更要做到缓、拖、引、拉。缓,即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时要坚持缓冲、缓和、松弛的要领;拖,即低速度,不着急;引,即边说边有意地向正题渗入;拉,就是在完成前面的任务后,才去把要解决的问题拉入正题。比如,郑州高新区法院在调解王某要求离婚案中就是采取这种方法。40多岁的王某与丈夫已有三个孩子,丈夫由于不小心撞断了一条腿,其找借口想和丈夫离婚,
    2023-06-11
    186人看过
  • 年龄因素在刑法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六周岁。如果是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重伤的、强奸或是放火罪的,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是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的话,也要负刑事责任。刑法对刑法对犯罪的概念包含什么法律规定犯罪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社会危害性,即行为人通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2)刑事违法性,即犯罪行为应当是刑法中禁止的行为。(3)应受刑罚惩罚性,即犯罪是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
    2023-07-03
    225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理解和适用这一规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时间问题。当事人申请回避原则上应当在开庭审理时提出。但是,有的情况下,回避的原因当事人可能在开庭以后才能发现或了解到,所以,在庭审结束前当事人也同样可以提出回避的申请。《民事诉讼法》第46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2、当事人申请是否必须书面提出。立法及司法解释对此未作具体规定,笔者认为,为方便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当事人口头申请的,法院应当记入笔录。3、被申请人在回避申请决定期间是否参与案件的审理问题。这一问题法律规定的比较明确,即:在回避申请决定期间,被申请人暂停参与案件的审理活动,这是为保证诉讼公正所必要的;但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比如需要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措施的,如果被申请人停止这些工作,将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当事人对回避决定申请复议期间,被申请人不停止案件的审理活动。《民事诉讼法》第46条对此有明确的规定。4、审判人
    2023-08-17
    79人看过
  • 刑法中对缓刑的规定及其实践应用
    我国刑法对缓刑的规定一般是,申请缓刑的条件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需要犯罪情节较轻;有悔该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被判处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那么就可以宣告缓刑。十八周岁以下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可以被申请缓刑。刑法规定醉驾无事故都是缓刑吗不是,对醉驾一般是不会判处缓刑的,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争取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
    2023-07-02
    292人看过
  • 媒人证言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媒人的证言可以作为证据,但是,证人证言不一定都是直接证据,如果证人证言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就属于直接证据,否则就不是。证人在作证的时候,他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这个要点是作证时。处于明显醉酒、麻醉品中毒或者精神药物麻醉状态,以致不能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都是两个方面的判断。“彩礼”返还时如何向“媒人”取证在审理该类案件中,原、被告双方往往对给付彩礼的数额产生较大分歧,而彩礼一般都是由男方经媒人之手转交女方,这时媒人就成了男方给付女方彩礼数额的关键证人。但由于证(媒)人往往都是双方当事人的亲戚或邻居,媒人存在着怕得罪双方的思维,故往往拒绝出庭作证,充其量只是碍于原告方情面仅仅出具一份书面的证人证言,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五项之规定,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为了
    2023-07-06
    402人看过
  • 督促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一、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能申请支付令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申请支付令的债权必须是债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而不能是未届债的履行期限的债权。但对于债的履行期限已满而又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可否申请支付令在实践中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申请,即人民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审查只能从形式上审查,只要债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就符合受理条件,而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或诉讼时效是否有中断、中止的情形不属于形式审查的范围。如果债务人有异议可以在收到支付令之后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如果债务人不提出异议,支付令就可以生效并执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民法院在受理支付令申请时,应当审查债权人所申请的债权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能受理。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即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能申请支付令。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不行使权利,权利就失去了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也就是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有时间限制
    2023-06-05
    238人看过
  • 盗窃未遂的定罪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或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未遂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罪犯多次携带凶器入户盗窃,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被处罚金。如果盗窃金额巨大,那会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如果盗窃金额特别巨大,那会被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重婚罪定罪标准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婚罪的定罪标准如下:1、重婚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有配偶的人也可以是没有配偶的人,但二人之前至少有一方有配偶;2、重婚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3、重婚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明知道对方有配偶但是仍然跟他人重婚;4、重婚罪的客体是侵害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满足上述条件,则构成重婚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3-07-01
    90人看过
  • 破产清算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破产清算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是什么1、债务人破产原因的认定和适用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条第1款采取概括主义立法模式,对破产原因作出了规定,但由于法律条文的表述以及我国立法所采标准的特殊性,实践中对于该款规定的破产原因的认定标准,存在不同理解和认识,因此有必要予以明确。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条第1款关于“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规定。2、破产原因中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要件的认定和适用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条第1款和第7条第2款的规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两个破产原因的共同前提。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指债务人以明示或默示的形式表示其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其强调的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的外部客观行为,而不是债务人的财产客观状况。3、破产原因中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要件的认定和适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实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即通常
    2023-04-29
    203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用无罪推定原则
    一、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用无罪推定原则应用无罪推定原则,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无罪推定准绳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全数进程。2.无罪推定准绳适用于案件的全数究竟。案件究竟便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究竟配合构成的团体。不但关于案件究竟的成立与否要贯彻无罪推定原则,而且对于案件中的局部事实,也要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在基本案件事实确定成立的基础上,对于其他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同样需要严格把握。3.无罪推定原则是办理案件进程与效果的对立。无罪推定更多地表现为效果,即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认定被告人无罪。但无罪推定的思维模式指示认定案件究竟的详细进程,检察、应用证据,分析论证案件事实,均应遵循无罪推定原则。4.无罪推定准绳外化为详细的法律行动。二、无罪推定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第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某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某个嫌疑人是否有罪。第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
    2023-08-24
    420人看过
  •  撤销权与解除权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撤销权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 自己有权利予以撤销该行为的一种权利。而解除权则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 自己有权利要求该行为自始无效或者被解除的权利。也就是说, 撤销权针对的是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只有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行使; 而解除权则不仅针对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也被包括在内。撤销权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自己有权利予以撤销该行为的一种权利。而解除权则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自己有权利要求该行为自始无效或者被解除的权利。也就是说,撤销权针对的是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行使;而解除权则不仅针对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也被包括在内。解除权是指合同订立后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前,基于法定或者约定的理由,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单方意思表达,使合同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利。根据
    2023-09-17
    69人看过
  •  强奸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判罚情况
    该段内容讲述了强奸罪的法律事务性,需要从手段的暴力胁迫上,未遂与既遂标准,以及犯罪情节予以认定。同时也提到了故意犯罪奸淫幼女与妇女的认定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只要强奸罪达到追诉标准,就会依法被提起公诉,并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强奸罪的法律事务性,需要从手段的暴力胁迫上,未遂与既遂标准,以及犯罪情节予以认定,还是比较容易确定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故意犯罪奸淫幼女与妇女的认定。 强 奸 罪 认 定 与 刑 罚 关 系 的 探 讨强奸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对于其刑罚的认定和适用,我国《刑法》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对于某些情节较轻的强奸行为,如何认定其罪责和刑罚,以及如何与性侵行为区分开来,仍存在一些争议和探讨的空间。一方面,对于性侵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严重伤害他人人身权利的后果,或者放任他人实施严重伤害行为,仍然实施上述行为之一的,处五
    2023-09-13
    43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的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该怎样应用?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7
      刑事诉讼的原则指的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应该注重证据,注重细节,尊重科学,疑罪从无,注意辨论双方争论焦点。
    • 民事推定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6
      民事推定是一项确定案件法律事实的法律技术,它依据事物间的高度盖然常态联系,以现存的事实为基础,推出与之相关的另一事实即推定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 民事推定适用的条件有:基础事实的存在;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具有高度盖然性的关系;适用民事推定应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
    • 审判机关在审判实践中一般应当考虑哪些情况?哪些情况应当适用死缓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中国刑法既规定了“死刑”(实际指死刑立即执行)又规定了死缓,哪些情况应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哪些情况应该是用死缓呢审判机关在审判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是否存在“疑罪”的情况。2、被告人是否有自首或立功情节。3、是否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不起主要作用的。这也主要考虑其主观恶意不大。4、行为人的危险性。如行为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并且对周围人的危险性特别大,则不宜适用死缓。5、受害人及其他人在
    • 如何免除抚养费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解释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14
      (一)由于长期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的一方,经查实确无力按照协议或判决支付子女抚养费,且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大部分子女生活费用的,经给付一方请求,可以免除; (二)因犯罪被收监劳动改造,无力支付子女抚养费的一方,可以免除; (三)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负担子女生活费或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原有支付义务的一方可以免除。
    • 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应该怎么认定?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会有什么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7
      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怎么认定?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本法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个条文,即本条和第115条。这两条的关系是,本条是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的基本条款,第115条是与本条相联系的结果加重条款。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的条款是不发生犯罪未遂问题的,只有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