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纠纷的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6 20:03:07 166 人看过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一、劳务关系能发生意外怎么赔偿

劳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的,依据劳务人员受伤的情况,由接受劳务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第三人造成的,接受劳务人一方赔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劳务关系中的侵权责任】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二、提供劳务一方受到伤害的谁来承担责任

提供劳务的一方受到伤害的,一般会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法典》的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8: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残疾赔偿金相关文章
  • 劳动纠纷合同中的相关问题
    他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符合格式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并进一步认为,从我国关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相关立法,也可以导出采用了格式合同之观点。因此,在我国法律为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性质没有作出明确界定时,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和社会实际,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采格式合同说较为合理。董保华教授认为:虽然采用附合合同说有很多优点,并且可以与我国《劳动法》第四条将规章制度制定权单方授予用人单位的规定相衔接,在实务上也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作为劳动合同附件的劳动规则,内容及其繁杂,事实上劳动者在缔约时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而只能在该种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做出承诺。另外,参考一下我国的格式合同立法就可以发现,附合合同的规制手段本身也不完善。因此规章制度需要一种更为周全的解说。在此基础上,董保华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说,称之为劳动力支配权转移说。他认为,规章制度的效力渊源于劳动者
    2023-06-09
    390人看过
  • 解决民事纠纷中的相邻关系问题
    民事纠纷应按相邻关系的事由处理:(1)相邻用水、排水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在用水和排水上发生的相邻纠纷。(2)相邻通行纠纷,是指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通行方面发生的相邻纠纷。(3)相邻土地、建筑物利用关系纠纷。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有:1、考虑到各方的利益,相互理解、相互让步、相互帮助和团结。相邻方对土地、山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争议,或者因环境污染发生争议后,必须本着相互理解、相互让步、有利团结的精神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有关国家机关和人民法院解决。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也应当考虑各方的利益,妥善解决纠纷;2、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在处理相邻关系引起的纠纷时,应从有利于有效合理使用财产、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开始。例如,在处理边界纠纷时,如果未划定边界,则应根据方便管理和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原则确定新的边界;3、公平合理。相邻关系种类繁
    2023-07-08
    284人看过
  • 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仲裁问题
    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仲裁吗这个问题。劳务合同纠纷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发生纠纷时应由合同法进行调整,当事人应当直接向法院起诉。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才必须先行劳动仲裁,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两个区别:第一,合同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主体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主体资格,即: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其主体不具有特定性。比如:个人与个人之见也可以形成劳务关系。第二,合同主体地位不同。劳动合同主体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地位不平等,法律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而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建立的是民事合同关系,合同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一、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
    2023-06-21
    61人看过
  • 劳务关系纠纷的处理程序与劳动纠纷不同
    众所周知,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是一裁两审,在法院审理前存在劳动仲裁这一前置程序。而劳务纠纷是普通民事纠纷,不存在劳动仲裁程序,其程序比劳动纠纷简便。一、赔偿适用的规定不同劳务关系下员工发生工伤的,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应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赔偿。在日常生活中,对单位与员工而言,究竟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其实并无区别,都是员工提供劳动,单位发放工资。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工伤),区别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就有特殊的意义。《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适用该条例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查阅大量案例发现,绝大多数民法院认为,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首先审查被侵害主体与用人单位是否形成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只有构成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才能依法进行实体审查并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不能认定为工伤,被侵害主体也就不能获取工伤保险的各种待
    2023-04-06
    204人看过
  • 如何避免劳动关系纠纷的3年诉讼时效问题?
    因为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不适用三年诉讼时效,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确认劳动关系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期间
    2023-07-06
    385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档案纠纷的问题
    人事档案纠纷也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除名、辞退、辞职、辞职纠纷。此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转移手续引发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的法律责任。丢失档案属于劳动争议李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档案一直由单位保管,现在他要退休了,单位突然说找不到他的档案,可能丢了。档案丢了对于李先生来说后果可能很严重,可现在单位根本不提赔偿问题。所以他想通过法律途径向单位索赔。可李先生听人说,档案问题不属于劳动争议,法院不管。所以想请问律师:丢失档案属于劳动争议律师解析:退休涉及档案的转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五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
    2023-08-16
    81人看过
  • 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判定问题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规定了个人间劳务的对内责任和对外责任。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将劳务分为了雇佣关系和帮工关系,在对外责任上除由接受劳务人承担责任外,还规定了提供劳务人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接受劳务人可以要求追偿或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对内责任上则不分过错一律由接受劳务人承担。个人间劳务关系所引发的侵权纠纷呈增长趋势,如何界定个人间劳务成为审判实践中的难点,在此笔者想就个人之间劳务关系中侵权责任的认定谈几点意见以求教于同仁。一、什么是个人之间的劳务个人之间的劳务,如何理解,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只得从逻辑上进行论证。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分别规定了用人单位与个人间劳务的侵权
    2023-06-10
    172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中的培训服务期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违约时,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服务期较长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的培训是有严格的条件的:(一)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培训费用,用于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这部分培训费用的使用不能作为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条件。同时,这笔专项培训费用的数额应当是比较大的,这个数额到底多高,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一个具体的数额,主要是考虑各地区、各企业之间情况不一样,很难划出一个统一
    2023-06-02
    402人看过
  • 有关合同纠纷的民事纠纷问题
    合同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如果当事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涉及犯罪,可能属于刑事纠纷。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三条规定,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第四百六十四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工程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吗工程合同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的。工程合同纠纷是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然后平等主体之间的,以民事权利为义务的,然后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的,就是属于民事纠纷。因此工程合同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三条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
    2023-07-12
    91人看过
  • 劳务关系纠纷找哪个部门
    劳动纠纷,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纠纷。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发生劳动争议之后呢,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找单位所在街道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上述组织调解不成或者一方没有调解意愿的,争议事项如果在监察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可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一般劳动监察大队的回馈速度比较快,程序也相对简单;如果监察部门无法处理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受理后一般会先组织双方调解,调解不成,正式立案开庭处理;对于仲裁委员会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说来,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当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劳动者也可以跳过仲裁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
    2023-06-24
    160人看过
  • 劳务关系发生纠纷怎么办
    劳务关系发生纠纷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解决方式:1、协商解决,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当事人还可以要求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劳务关系纠纷的问题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
    2023-08-12
    343人看过
  • 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同居事实难以认定。当双方已经解除同居关系,又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后,多数被告人从维护现有生活稳定的角度出发,或者出于对对方的敌对心理往往拒绝承认双方的同居关系。此时,原告方负有证明双方系同居关系真实存在的举证责任,而被告往往对同居事实难以举出有效证据予以证明,法院对此也往往无从取证,从而丧失了案由成立的先决条件,导致原告的合法诉求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二是财产共有关系难以认定。此类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多是因为恋爱关系而实施同居行为,在同居期间双方因共同生活往往会购置一定的共同财产,所以,对于财产的共有关系并不是基于同居,而是基于共同出资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双方负有证明其各自对共有财产所占出资比例的证明责任,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同居双方的特殊身份关系,在购买共有财产时,双方往往没有将各自的出资以书面方式固定,从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无法举证。三是部分原告有报复性诉讼的行为。在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同居双
    2023-02-25
    162人看过
  • 关于公司劳动纠纷未处理的问题
    公司劳动纠纷还没有处理的,也能转让。公司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因此该劳动纠纷可由劳动者与新单位继续处理,或者当事人依法另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来处理。物业公司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1、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物业管理条例》中已经对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进而解决管理纠纷。2、由第三人调解这是指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来主持双方进行协商,促成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一般调解可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比如可以由物业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3、提交仲裁机关仲裁这是指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双方发生纠纷后,根据我国《仲裁法》第4条的规定,
    2023-07-31
    229人看过
  • 劳务分包纠纷法院管辖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发生劳务分包纠纷就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1、从规定的内容来看。劳动合同规定的是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负责分配工作或工种,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各种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而劳务合同的内容规定的是一方提供劳务而另一方给付报酬,是在意思自治的原则下,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
    2023-03-28
    244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不仅影响了其以后的生活能力,而且影响了其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对其进行生活补助,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项生活补助费用进行的赔偿。 残疾赔偿金是维持受害人生活的保障,是道路交通... 更多>

    #残疾赔偿金
    相关咨询
    • 挂靠关系形成的对外债务纠纷问题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3
      承包人的项目部或项目经理以承包人名义订立合同,债权人要求承包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承包人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项目部或者项目经理没有代理权限的除外。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履行该合同产生的民事责任,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对名为项目经理的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或以项目经理部名义对外与发包人、材料供应商等发生合同关系的,应当分别按照有权代理、表见代
    • 关于劳务关系的劳动仲裁相关问题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2-10
      劳务关系不能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适用于劳动关系,不适用于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主体双方是平等主体,应适用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 劳动纠纷中如何处理劳动关系问题?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30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出现的不同问题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7
      【劳动关系】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出现的问题相对“人之初是善是恶的问题”而言“人的趋利弊害性”是那么的确定无疑。在同一事物中,利益此消彼长的双方,他们的选择自然是相悖的。因此,面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受法律保护的不同,劳动者当然愿意建立劳动关系,而用人方更愿意选择承担劳务关系下的相应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用人单位开始想办法规避法律责任,变“劳动”为“劳务”,或者只要“劳务”不要“劳动”。简单归纳一
    • 可以向您询问一些关于劳务纠纷的问题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6
      向工作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投诉者应提供以下材料: 1、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即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 2、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具体投诉请求事项; 3、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及复印件、住所和联系电话; 4、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已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应提交劳动合同复印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提供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