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头合同违约如何主张
(一)协商
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二)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三)仲裁
仲裁也称公断。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四)诉讼
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二、口头协议有效吗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因此,法律上口头形式的协议、合同是有效的。
实践中,双方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做口头约定时得满足以下条件:
(一)口头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约定的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直接损害国家利益;
(三)约定的双方没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四)买卖合同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五)合同双方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订立合同的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七)双方对约定的买卖意思表示真实。
三、证据的收集
在买卖合同中,如果单做口头约定的话,一旦一方有反悔等情况,后面直接导致去法院起诉了的,那么将直接影响取证。而只有口头约定的话,很容易陷入口说无凭。不过,即使只有口头约定,也可以从以下方面取证:
(一)收集书证。因为是做买卖交易,那么即可以提供签署的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或者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
(二)提供物证。如果已经开始履行买卖合同,那么可以提供移交的货物、产品等。
(三)证人证言。如果双方做口头约定时有第三人在场的话,那么可以找其做证。
(四)视听资料。比如录音录像等,一般情况下可以提取摄像资料。
(五)电子数据。如为达成买卖交易发出的聊天记录、邮件等。
-
口头合同如何追究违约责任
238人看过
-
违约金未写明,如何主张违约?
83人看过
-
如何主张买卖合同中的违约金问题
77人看过
-
违约金如何在合同撤销后进行主张?
484人看过
-
口头口头合同有规定违约金么
243人看过
-
口头买卖合同如何约定
320人看过
-
如何进行买卖合同违约主张?台湾在线咨询 2025-02-05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买卖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买方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进行索赔。但是,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或者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或者适当减少。 如果买卖合同对违约金的数额没有约定,那么卖方
-
买卖合同中,如何主张违约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6买卖合同卖方违约索赔的方式:买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或计算方法索赔违约金。未达成协议的,可以与买方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或者根据买方的实际损失索赔。
-
同一违约事实如何主张约定违约金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补偿性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可以共用。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
-
口头协议合同如何约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5口头约定能成为合同,口头合同一般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
口头约定合同如何解除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3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解除合同: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