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国刑拘有时间限制吗?
刑事拘留有期限,一般情况下是十天左右,最长是不能够超过37天的。根据我们国家《刑事诉讼法》第91条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员,如果采取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之后的三天之内提起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拘留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解除拘留。经审查情况属实的,应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拘留。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
二、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拘留是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强制措施,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决定拘留,并且只有公安机关可以执行拘留的强制措施,由于刑事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所以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的适用时很严格的,只有在符合法定的条件的时候才可适用。
-
在我国刑拘最长时间是多长时间?
428人看过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注销户口有时间限制吗
135人看过
-
我国刑事诉讼法是否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277人看过
-
在我国拘留所时间怎么算?
418人看过
-
在我国行政拘留时间可否折抵刑期?
122人看过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刑事拘留是否有时限
374人看过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
中国刑事拘留有延长时限限制应该是多长时间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211、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 2、逮捕之后的羁押: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3、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4、法院审判:人民法
-
检察院有刑事拘留的时间限制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30刑事拘留期间家属肯定是不能探视的,家属在这个期间想要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的话,只能委托律师,律师在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之后,可以凭借合法的手续会见犯罪嫌疑人。从刑事拘留到刑事法庭最终宣判,这整个过程中家属都没有探视犯罪嫌疑人的机会。
-
法律上一般刑事拘留有时间限制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3有时间限制。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
中国理赔时间有限制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6被保险人的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时应出具《理赔委托书》(填写要求可参看《理赔委托书》填写示范)及委托人、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等基本资料。申请寿险死亡理赔时报案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最迟不超过2年,案件没调解好,不影响你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合同及最近一次缴费凭证,你报案了,保险公司就不能以你未及时报案的理由不赔付、受益人的身份证或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和关系证明,建议第一时间报案,至于只有调解好后才能理赔、《理赔
-
在我国监视居住有期限限制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131、有,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2、《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3、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