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失犯罪主观构成要件是什么?
过失犯罪主观构成要件是过失,因为在这种状况之下,行为人实际上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的后果,但是因为过于自信或者是疏忽大意而没有遇见这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所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的产生。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1、行为人不负责任;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但是,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二、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没有杀人的故意,但由于过失导致了他人死亡后果发生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有的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有的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故,行为人不负任何。
对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规定了两档刑罚:对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也就是说,过失致人死亡,除法律的一般规定外,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根据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对于刑法另有特殊规定的,一律适用特殊规定定罪处罚。如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关于失火、过失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死亡的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规定;第一百三十四条关于重大责任事故致人死亡的规定等。
在现实生活当中过失犯罪,他通常情况下比故意犯罪要轻微很多,因为主要是在主观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态度,公益类型的案件的话,当事人是追求着犯罪行为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心态,而过失的话只是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的。
-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408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观要件和什么
217人看过
-
构成污染环境罪主观犯意还是过失犯罪?
132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要素
131人看过
-
过失爆炸罪要件:主观与客观
344人看过
-
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在犯罪构成中的关系
43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主观方面是过失构成本罪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7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本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从司法实践来看,对危害结果持间接故意的情况比较多见。过失一般不构成本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过失犯构成的主要要件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71、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但是,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
过失损坏军事通信罪主观和客观构成要件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09(1)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设备和器材是重要的国防资产,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国防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损害和侵占国防资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组织和公民都有义务保护军事设施,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危害军事设施。故意毁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行为、违反防卫法规
-
过失损坏军事设施罪,构成主观要件为,客观要件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09(1)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设备和器材是重要的国防资产,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国防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损害和侵占国防资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组织和公民都有义务保护军事设施,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危害军事设施。故意毁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行为、违反防卫法规
-
过失犯罪的一种主观构成要件,过失杀人可以判刑多少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8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