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系属中存有争议的虽仅为各方当事人,然而有时各方争议之事却关涉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自认的效力绝不能绝对化,而应作必要限制。在性质上,自认作为民事诉讼上的一种证据规则[7],亦应服从与确有待证事实的客观需要。因此,在如下情形中,自认的效力被限制。
(一)司法认知
《若干规定》第9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在我国,自认规则主要为确定案件事实的工具,但对于依据司法认知即可确认的事实,应依司法认知确定。即使双方对该部分事实陈述一致,亦当然不能产生推翻司法认知的效力。
(二)依职权调查部分
《若干规定》第15条规定了法院应依职权调查的证据,即(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二)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从其内容上即可推知该部分事实涉及公益,即使当事人没有主张,或有主张并获自认,法院都应依职权进行调查,并依调查结果认定此类事实,而不受自认的拘束。
(三)人事诉讼
所谓人事诉讼,通常是指诉讼活动的开展直接涉及到对人身权利的确认的诉讼。[8]我国大陆部分法律中并未使用这一概念。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规定,人事诉讼主要包括婚姻事件程序、亲子关系事件程序、禁治产事件程序、宣告死亡事件程序等。因人事诉讼中争议的人身权主要体现人格关系与身份关系中的精神权益和价值理念,直接涉及到人的基本权利,且关乎一个社会赖以维系的公序良俗,关系到不特定的第三人的利益,即公共利益。因此各国均采干涉主义,不依当事人的自认来确定身份关系。我国《若干规定》第8条第1款也规定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对自认在身份关系中的效力作了排除。
(四)和解、调解中的自认
诉讼中和解和调解,都是通过当事人相互作出让步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可,其认可的目的是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从而尽早解决纠纷,息诉止争。这种让步与自认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当事人为着宏观的调解和解目的解决纠纷而对具体微观的诉争权利的放弃,其体现的是一种更大的价值,也是一种值得促进和褒扬的诉讼行为。一旦调解、和解失败,如将其在调解、和解中所作的让步作为裁判依据的事实,不仅不能真正更大限度地发现真实,而且还会伤害法的正义、效率、秩序等价值。因此,《若干规定》第67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另外,我国《若干规定》中涉及的自认仅为诉讼过程中的自认,对于诉讼外的自认及其法律效力,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涉及。笔者认为,如前文探讨,自认对参与到民事诉讼中的诉权及审判权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诉讼外的自认由于作出的时间、背景、不同,且缺乏程序保障,故不能产生与诉讼过程中的自认相同的效力,而仅具有一般的证据效力。这一点也已成为通说。[9]对于审判实践中令人颇费踌躇的共同诉讼中一人自认行为的效力,笔者认为,依民诉法关于共同诉讼的理论,如该共同诉讼为一般的共同诉讼,则可产生自认的效力,该效力亦不及于其他共同诉讼人。如该共同诉讼为必要的共同诉讼,在自认人没有征得其他共同诉讼人的同意前,不具有自认效力。自认人的陈述,仅能作为一般证据的一种。
-
民事证据自认的效力是不是有限制?
56人看过
-
限制条款在合同中的效力如何确认
336人看过
-
自认的法律效力根据
262人看过
-
口头遗嘱的效力限制
61人看过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为多久
127人看过
-
合同效力确认之诉有时间限制吗
160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效力待定合同追认的方式,效力待定合同追认的时间限制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6一、效力待定合同追认的方式追认的表示应向特定的第三人或行为人作出,因而,对第三人或行为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同意表示,不能视为追认。就具体方式而言,追认可以采用明示方式亦可采用默示方式。一般说来,被代理人应以明示的方式予以追认,如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法直接进行意思表示,只要能清楚表明被代理人的意思即可,但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追认也可以用默示方式。默示分为作为(特定行为)和不作为(默示
-
如何确认合同中的限制条款效力贵州在线咨询 2021-07-311、合同限制条款的效力确定方法如下:一般符合法律要求,不违反法律,并且当事人之间签订这个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就是有效的。 2、打个比方: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受让人签订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时,常常约定有禁止向国有银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机构追偿等要求受让人放弃部分权利条款。该约定不仅排除了
-
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是什么意思竞业限制的效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51.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 2.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
-
无效的法律效力受时效限制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7无效行为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但是,如果要求停止侵权、排除障碍、消除危险等情况,则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
-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判决有何法律效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14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判决不服的情况下,是可以申请上诉的。如果已经是属于二审终审的话,那么是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判决的结果有错误的情况下,那么是可以申请再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