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隐瞒事实、设置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法律咨询:当事人已犯合同诈骗罪,但公安机关不愿立案,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对另一方提起民事诉讼。请咨询:对方是否有权继续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律师回答:除提起民事诉讼外,受骗人也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继续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不受理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出示证据,提交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通知后,必须立案或者说明不立案的法律原因。公安机关立案后,按照刑事优先于民事的原则暂时中止民事诉讼的,在刑事案件侦查完毕,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后,由法院共同审理,同时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罪是1997年修订的我国刑法中新成立的犯罪。指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或隐瞒事实,骗取对方大量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犯巨额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有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的名义或以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使用伪造、变造或无效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进行担保。如果他们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先履行或部分履行小型合同来欺骗另一方继续签署和履行合同。收到对方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逸。以其他方式骗取当事人财产的
-
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合同欺诈可以被起诉吗
169人看过
-
合同欺诈能作为案由么
442人看过
-
欺诈卖房合同不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180人看过
-
合同欺诈案件:提供法律援助
472人看过
-
买卖合同欺诈定什么案由
306人看过
-
什么是合同欺诈?如何惩治合同欺诈
328人看过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更多>
-
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合同欺诈行为需要在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1合同欺诈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产的违法行为。上述欺诈数额较大的,涉嫌合同欺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
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些类型, 怎么区分合同诈骗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5通俗来说,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 2、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欺
-
合同欺诈罪怎么认定,合同欺诈罪立案标准,合同欺诈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6双方签订合同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如果其中一方存在欺诈的可能,就会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合同诈骗也属于刑事罪名,如一旦认定当事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相对于如标的、价格、标准、功能、合同主体等合同的主要信息,行为人是清楚的,在明合同相对人则是不清楚的,在暗。真实信息的隐蔽性,造成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平等:欺诈行为人处于优势、强势,合同相对人处于劣势、弱势,直到欺诈行为败露
-
合同欺诈的概念是什么,合同欺诈行为涉及到什么犯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合同欺诈的概念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二、合同欺诈的方式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