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信用卡逾期三个月的,是可能会被起诉的。对恶意透支信用卡5000元以上,银行经三个月催收未还,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因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违约客户来说,进入司法程序后,不仅给自己名声带来影响,还会损失更多的成本,除了要缴清欠款外,还要承担诉讼费用。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信用卡欠款五万人民币判多久
信用卡欠款五万人民币判五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持卡人恶意透支一定数额的信用卡可能构成信用卡欺诈罪。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三个月以上不予退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碍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的,透支金额在一万人民币以上十万人民币以下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情节明显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信用卡欠款应及时归还,否则不仅个人信用污点,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甚至可能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信用卡逾期后需要多久才能申请信用卡分期付款?
308人看过
-
信用卡欠款能否通过起诉解决?律师费用需要多少?
121人看过
-
起诉欠钱一般要多久才能解决
207人看过
-
信用卡欠款还完多久才更新征信
383人看过
-
信用卡最低还款需要还多少才能不能
130人看过
-
酒驾事故需多久才能解决?
65人看过
-
拖欠建筑用砂工程款100万要多久才能解决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041、拖欠工程款时效是三年,自拖欠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
-
欠信用卡一万怎么才能去解决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241、逾期后,可与对方协商给出更多的宽限时间。一般是通过延期、分期支付或者停息挂账等结果来缓解债务压力。 2、与银行协商还款需要有较强的的金融知识、专业的法律知识以及一定的谈判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要多和银行客服联系,所以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是很难与平台银行协商成功的。 3、如果不知道具体怎么协商,可以联系我沟通细节。
-
怎么才能解决信用卡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12您可通过当地我行网点索取信用卡申请表,如实、完整的填写,申请年龄为:18周岁至60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附上您的身份证复印件、收入证明(税后年收入18000元以上)、工作证明等,一并交到光大银行柜台申请。感谢您对我行的关注与支持。
-
信用卡欠款能否通过贷款解决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3如果您的信用卡尚有未偿还的欠款,您仍然可以成功申请贷款,但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1. 您需要拥有稳定、可靠的住所和就业场所或者经营场所; 2. 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 3. 您需要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具有足够的还款能力,以支付未来可能产生的贷款本金和利息费用; 4. 您的历史诚信记录良好,近三年内未曾有任何严重的信用污点,同时也未
-
建筑用砂费用拖欠要多久才解决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041、拖欠工程款时效是三年,自拖欠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