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一种私法,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而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而当前的民法典也是人民生活的社会百科全书。
民法典的善意取得是什么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358人看过
-
民法典总则中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73人看过
-
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的行为总称
356人看过
-
民法典对总包与分包的规定
156人看过
-
民事主体民法典的法规规定有哪些
215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有哪些
170人看过
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处置物的权利。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是指通过一定的事实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如消费、加工、改造、毁损等。 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改变物的权利状态。如转让、租借等。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 更多>
-
民法总则是现行的民法名称, 民法总则是将来完成的民法典?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01《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号颁布,1987年1月1号开始施行的,《民法通则》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这个背景下的《民法通则》,非常看重经济功能。在《民法通则》第二条的调整对象如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先谈财产关系,再谈人身关系。《民法通则》第五章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这样安排:第一节是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第二节是债
-
行政法是调整哪些关系的法律总称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8-28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总称。。行政法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第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不是别的社会关系。。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的地位、职权和职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考核、奖惩;有关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等等。。特别行政法:
-
民法总则主要是规定哪些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共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20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国家主席.签署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3月18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民法总
-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湖南在线咨询 2024-05-16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和刑罚的区别主要有三点,分别是:1、二者的性质不同,刑法是一部法律,而刑罚是一种处罚方式;2、二者的内容不同,刑法规定了犯罪及刑罚,刑罚包括了主刑和附加刑;3、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认定为犯罪的行为人都需要承担刑罚,刑罚只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其中一种方式,还有其他非刑罚处罚方法。
-
中国民法典规定哪些物权包括整个民法总则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04《民法典》中的物权是权利人依法直接控制和排斥特定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根据我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直接控制和排斥特定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包括房地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对象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