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取得方式有以下哪几种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9 10:44:33 191 人看过

民事权利取得方式有以下四种:

1、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法理论一般称为法律行为。如订立买卖合同的行为、订立遗嘱、放弃继承权、赠与等。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则没有民事法律行为;

2、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意思,而依照法律的规定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自建房屋、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行为、劳动生产等。事实行为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拾得遗失物等属于合法的事实行为,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的侵权行为是不合法的事实行为。民事权利可以依据事实行为取得,如民事主体因无因管理行为取得对他人的无因管理债权等;

3、法律规定的事件。法律规定的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而根据法律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情况,如自然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生产事故,果实自洛以及时间经过等。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事件取得,如民事主体大出生取得继承权等;

4、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除了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民事权利还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款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民事权利类型有哪些

(1)财产权、人身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人身权所体现的利益与人的尊严和人际的血缘联系有关,故人身权与其主体不可分离。人身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财产权与人身权不同,财产权可以予以经济评价,并可转让。以权利的效力和内容为标准,财产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物权是支配物并具有排他性效力的财产权;债权是得请求债务人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以受保护的智慧成果为客体的权利;继承权是按遗嘱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特点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支配权的行使无需其他人积极义务的配合,只要容忍、不行使同样的支配行为即可。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人对权利客体不能直接支配,其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人的协助,没有排他效力。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虽为支配权,但在受侵害时,需以请求权作为救济,故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中的地位殊为重要。

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形成权的独特性在于只要有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权利发生法律效力。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

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抗辩权主要是针对请求权的,通过行使抗辩权,一方面可以阻止请求权效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权利人能够拒绝向相对人履行义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皆属于抗辩权。

(3)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的。

绝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为不特定人的权利。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物权、人身权等均属绝对权。

相对权是权利效力所及相对人仅为特定人的权利。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的。

主权利是不依赖其他权利为条件而能够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则是以主权利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权利。在担保中,被担保的债权为主权利,而担保权则是从权利。

在基础权利受到侵害时,援助基础权利的权利为救济权,而基础权利则为原权。民法上有所谓“无救济则无权利”之说,救济权是原权的保障,否则权利就难以实现。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这是按民事权利与权利人的联系而划分的。

专属权是指专属于特定的民事主体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等均属于专属权,该权利与主体不能分离,不得转让、继承。非专属权指可以转让、继承的权利,物权、债权等财产权均属于非专属权。

(6)既得权与期待权。这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而划分的。

既得权是指已经取得并能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期待权是指因法律要件未充分具备而尚未取得的权利。如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人的继承权就属于期待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0日 20: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权利相关文章
  • 取得股权有几种方式
    股东股权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取得:1、出资设立公司取得;2、一般受让股权取得;3、接受质押后依照约定取得;4、继承取得;5、接受赠与取得;6、购买公司或者股东股份或股票;7、法院强制执行债权取得等。在一般情形下股东资格的取得就等于股东身份的取得。特殊情况下,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限制性约定,取得股东资格不等于就一定取得股东身份,要经过一定程序后才能最终确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一、股东获得股权需满足哪些要求(一)获取股权资格的标准股东资格是股东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基础。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认定股东资格的标准有两个
    2023-03-27
    470人看过
  •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
    一、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1、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具体是:(1)原始取得。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的所有权;(2)继受取得。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二、如何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的确认,是说在土地所有权不明确的时候,或者是因为土地所有权发生争议的时候,认为自己享有土地所有权的一方向有权利确认土地归属的机关的申请确权登记。国家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来根据法律进行确认的。并且根据土地的类型,确认的机关也是不一样的。首先,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土地的类型有国家所有的土地还有集体所有的土地,当然在国家的特别行政区例如澳门还存在私人所有的土地,
    2023-08-08
    476人看过
  • 继承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
    一、继承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继承权的取得方式如下:1.法定继承,即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依法享有法定继承权;2.遗嘱继承,即自然人可以依法订立遗嘱,处分其个人财产,并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3.继承权的其他取得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二、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是几年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因继承等民事纠纷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且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
    2023-05-06
    284人看过
  • 继承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
    继承权的取得方式有:一、根据遗嘱指定取得的方式;二、根据法律规定法定取得的方式。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继承的种类有哪几种继承权取得的依据有哪些继承的种类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定继承,第二种是遗嘱继承,第三种是按遗赠协议继承。继承权取得的法律依据如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3-07-27
    247人看过
  • 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
    一、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民事权利取得的方式有权利的原始取得和权利的继受取得。《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九条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二、哪些人拥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三、民事权利分为哪几类(1)财产权与人身权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
    2023-05-06
    319人看过
  • 继承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
    继承权的取得方式有:一、根据遗嘱指定取得的方式二、根据法律规定法定取得的方式一、父母指定房产继承人有效吗一般情况下,父母指定房产继承人是否有效,由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父母是通过遗嘱的方式指定其继承人的,那么该继承人就可以享有继承权。但是如果父母时通过遗嘱的方式来指定其他人作为继承人的,就要按照遗嘱,那么该继承人就需要根据遗嘱的要求继承,这个时候该行为人就没有继承权了。二、姥爷的房子外孙女是否有继承权姥爷的房子外孙女是否有继承权,需要根据情况具体判断:1、如果没有立遗嘱,外孙女是没有房子继承权的;2、被继承人订立遗嘱将房产指定由外孙女继承,外孙女才有房子的继承权。房屋是自己非常重要的财产,房屋的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所以房屋的所有权转移时,一定要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所有权的过户登记。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包括两个含义具体如下:1、继承权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
    2023-02-24
    355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著作权权利取得的几种方式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3
      1、不得约定事项当事人不得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当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未获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即转归债权人所有。有违法律规定。 2、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质押合同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如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合同需作一定删节、修改、补充时,不应免除或减少合同当事人的相关权利或义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偶发事件所产生的风险和纠纷。 3、质押合同引发争议的解决途径注意,在质押合同中明确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解决的途径,
    • 发明专利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啊?
      江苏在线咨询 2021-09-02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专利权的取得是依照专利权人的申请取得的,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满足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实质条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自身必须具备的属性要求,形式条件则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文件和手续等程序方面的要求。此处所讲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仅指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 继承权取得方式都有哪几种?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31
      取得继承权的方式有遗嘱和法定。 根据遗嘱指定的取得方式; 第二,依法取得的法定方式。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享有的权利。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
    •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有哪几种?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3
      商标权的取得,是指特定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对其商标依法申请并经商标局核准注册,即为取得商标权。商标权的取得即商标权法律关系产生。作为无形财产权和有形财产权一样,其取得方式依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又称继受)取得。这两种取得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商标权的取得是否以原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及其意志为依据。一、原始取得原始取得又称直接取得,即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具备了法定条件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
    • 取得监护权的方式有哪几种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15
      1、自然取得:即亲生父母在其孩子出生后自然取得对其孩子的监护权。 2、承继取得:未成年人的亲生父母离婚后,如果和他人结婚,其继任配偶,即孩子的继父母通过婚姻关系取得对这个孩子的监护权。 3、法院或者民政部门指定取得:当本来拥有专属监护权的亲生父母没有监护的能力或者不正当履行监护义务的,由法院或者民政部门指定未成年人的其他合适的近亲属或者村委会、居委会作为监护人,以及指定其他人员收养,或者由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