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程序和申诉时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21:00:59 110 人看过

按照《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解决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18: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调解委员会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仲裁办法和劳动仲裁程序
    首先,申请人向仲裁庭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接受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立案,并将仲裁申请书复印件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答辩。仲裁委员会应当在5日内将答辩书送达仲裁申请人。;????????其次,仲裁委员会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组成仲裁庭,书面通知当事人仲裁庭的组成情况;第三,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开庭日期和地点。最后,按既定时间开庭,案件仲裁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60日内结束。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反申诉和诉讼程序反诉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是诉讼程序的前置程序。所谓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是诉讼程序提起的必须的前提程序,劳动争议如果未经仲裁程序的仲裁裁决,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未经仲裁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得受理。但作为处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却没有
    2023-08-07
    181人看过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到底是多长?劳动争议一裁终局
    来源: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现在又说延长到一年,又听说几年前的权益还可以打官司,到底是多长?答:《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新法将劳动仲裁时效期限延长为一年,有利于劳动者维权。新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
    2023-06-09
    300人看过
  • 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范围、时效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有哪些解决途径?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哪些劳动争议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
    2023-06-06
    142人看过
  • 提出申诉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应当受理争议申请
    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15号)规定,职工对开除或除名不服,向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申诉,就属有正当理由。所以,职工对于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重新答复不服而申请仲裁的,重新答复的时间应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对此类劳动争议,依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23条第二款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超过申请劳动仲裁时效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申请的为超过仲裁时效。超过仲裁时效申请劳动仲裁,又不能证明有中止、中断事由的,将承担丧失胜诉权的风险。
    2023-08-12
    289人看过
  • 劳动争议撤诉后再申请仲裁争议案
    〖案情〗周某1999年5月到某酒店工作,并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1999年5月1日至2002年4月30日。2001年3月30日单位裁减人员,遂提前提出解除与周某的劳动合同。因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周某经济补偿金,周某于2001年4月10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周某以单位已同意支付补偿金为由申请撤诉。撤诉后单位仍未及时支付补偿金,6月5日,周某再次申请仲裁,单位立即提出周某已撤诉,且已超过仲裁时效,仲裁委员会不应受理。〖评析〗劳动部《关于已撤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复函》规定:当事人撤诉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撤诉出力的案件,如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之日起重新计算。根据该规定,申诉人在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前可申请撤诉,是否批准由仲裁委员会决定。在仲裁
    2023-04-22
    419人看过
  • 申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
    劳动争议诉讼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的程序,以劳动法规为依据,按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1、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主要的法定维权渠道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保障监察程序。2、目前两个程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1)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劳动者需出庭举证、办理比较繁琐的仲裁诉讼手续,劳动者常常由于应诉能力不强导致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2)按照劳动监察程序举报投诉,可以免去出庭应诉之累,成本低,但是由于劳动监察处理该类案件时缺乏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持,劳动保障监察处理难、执行难现象十分突出。劳动纠纷的处理机构有哪些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负责调解本企业内劳动争议的群众组织。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企业行政代表和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推举产生,企业行政代表由企业行政方面指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
    2023-02-27
    161人看过
  •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申请劳动仲裁该怎么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以书面形式申请,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包括:1。劳动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地址和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发送单位名称。在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以下材料:1、身份证复印件;2、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他证明材料。3、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可自行处理,不请代理人)。仲裁申请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仲裁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3-08-09
    425人看过
  • 原公司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案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的程序1.当事人申诉:《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申诉时效似有多重规定,见后面。2、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3、组成仲裁庭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案一庭制。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
    2023-06-09
    182人看过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过程中会有时效期限吗?
    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限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2、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对于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
    2023-07-28
    98人看过
  • 已经进入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可否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仲裁庭一般不予受理,而法院一般也不受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来处理。仲裁时效是一年,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决定是否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条件:人
    2023-07-31
    44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和仲裁流程
    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过程包括:1、案件受理;2、调查取证;3、调解;4、裁决;5、裁决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久第一、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在这些情况下,一年时效期间发生中断,仲裁时效期间自劳动者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时起,重新计算一年期间;第二、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内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第三、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者可随时提出仲裁申请。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
    2023-07-31
    152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申请
    一、劳动仲裁申请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申请时效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二、劳动仲裁申请时效超期怎么办劳动仲裁申请时效超期的处理方法:1.对无正当理由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就丧失了申诉的权利,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况。例如,因地震、水灾、火灾等现象产生的或者因战争或其他类似的军事行动等社会现象
    2023-06-22
    248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申请劳动仲裁时效有新规定
    现行劳动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60天。为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并完善了时效中断、中止制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时规定,诉讼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6-06
    334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证据有哪些,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劳动争议的证据包括仲裁裁决书,劳动合同,企业开除员工的通知,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员工的工资收入情况等证据,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一、劳动争议证据有哪些劳动争议证据包括: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2.劳动关系的证明: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雇用关系的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当事人其他协议。3.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4.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应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5.职工违章违纪的有关证据材料。6.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7.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8.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有关证据。9.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有关证据。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
    2023-06-04
    281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调解委员会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怎样的?哪些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4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国家确立的高效、及时处理和化解劳资纠纷的专项劳动法律制度,是处理劳资纠纷所必经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有在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定时,方可在法定时限向人民法院申请民事诉讼。江苏和舟律师事务所王凯旋律师解析。劳动仲裁上诉请律师费用 1、一般是按照诉讼标的额的大小来计算。涉及财产类的收费,一般是一万元以下,收取1000元-2000元,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5%-6%计算;超过十万
    • 员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有哪些程序,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5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具体如下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
    •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前提是什么,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程序是怎么样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2
      1、双方间存在劳动争议,且属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2、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该劳动争议有管辖权;3、当事人应该提交符合要求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但如果申请人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
    •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和受理时间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么写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24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它正当理由超过上述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除外。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并应载明下列事项: 1、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
    • 劳动争议仲裁过了时效怎么办,劳动争议仲裁过了时效还能申请仲裁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3
      劳动争议仲裁过了时效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支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起算。没有法定时效中止的情形,当事人没有在仲裁时效之内主张权利的,丧失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权的权利,一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对其主张不予支持。如果当事人在仲裁时效之内申请了仲裁的,不存在过了时效的问题,也无需要求仲裁庭快点仲裁。《劳动争议仲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