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合同是指股权转让方与股权受让方签订的,约定在股权转让中双方各自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
有下列特点:
1.合同标的的性质比较复杂;
2.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受到了严格的法律规制;
3.股权转让合同涉及多个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一、股权转让的准则生效时间
一般而言,股权转让合同在双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并签名或盖章时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起生效。
至于办理工商登记中的股权转让登记只有宣示性,并不对合同的生效产生影响。
股权转让合同与许多的民事合同不同,它更多地具有法定的生效要件或附有约定条件的生效条件。
二、股权转让的风险
股权转让中主要有以下两类风险:
(一)民事法律风险
主体瑕疵:错误地与目标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而不是与目标公司的股东签订,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股权瑕疵:股东未出资、股东未出资到位、股权设定担保、股权被采取司法限制措施、已转让的股权再次转让等等,都将影响股权的质量和价值。
程序瑕疵: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未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或者转让过程中侵犯了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二)刑事法律风险
对于股权转让,除了前述民事法律风险外,还可能涉及刑事法律风险,其中,比较主要的是可能涉及逃税罪、合同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经营罪、职务侵占罪等,所以,对此也应当引起股权转让各方的重视。
三、公司发生股权纠纷怎么处理?
1、股权转让双方之间的纠纷应列合同的相对人为被告,涉及到公司利益的,应列公司为第三人。
2、涉及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诉讼纠纷应列出让股权的股东为被告,公司为第三人,涉及其他的股东利益,一并追加为第三人。
3、瑕疵出资股权转让引起的纠纷若是股权受让方明知出让方出资存在瑕疵仍受让的,对未按期足额的欠缴出资部分,债权人或者公司有权将股权受让方列为被告,要求承担连带补充责任。若受让方不知情,不应承担责任,还可以将股权转让方列为被告,要求撤销转让合同。
4、隐名股东或实际出资人转让股权引起的纠纷案件涉及到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纠纷时,一般应将显名股东列为被告;涉及到隐名股东要求显名时,将公司列为被告;涉及到与第三人时,第三人与显名股东的纠纷,将显名股东与公司列为共同被告。第三人与隐名股东,第三人应将隐名股东列为被告。
-
股权转让合同有什么概念特点吗
272人看过
-
流通股权转让与非流通股权转让的特点
433人看过
-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的特点是什么?
410人看过
-
股权转让的类型及其特点。
112人看过
-
公司股权转让税费的特点
163人看过
-
什么是合同权利转让,债权合同权利转让的要点有哪些
412人看过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更多>
-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的特点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9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投资有两种方式:1。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他现有股东,即公司内部股权转让;2、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即公司外部股权转让。《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同意其股权转让。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回复的,视为同意转让。超过一半的其
-
股份转让的特点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20股份转让一般是特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而股份其主要特征是: 1、股份公司一定量的资本额的代表; 2、股东权的体现及其股东的出资份额; 3、计算股份公司资本的最小单位,则不可以再继续分割。
-
债权转让合同有什么特点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26债权人转让债权须与受让人达成转受让债权的协议。达成协议只是合同成立,但未生效。合同成立后,债权人应及时地将债权转让的实事用合适的方式通知债务人; 债务人须接到债权转让的通知且知道了通知的内容,此时,转让合同开始生效。所以,转让合同生效的条件具备之时,也就是生效时间的开始之时。
-
股东退股和股东股权转让的区别:退股与转让股权的不同特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2-29股东退股即退出公司,指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基于特定事由,收回其所持股权的价值,从而丧失其社员地位的制度。退股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个别股东,经股东会讨论决定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变更注册登记(减资)的过程。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是不允许退股的。在公司成立后,股东如果想退出,只能转让自己的股份。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
-
未出资的股权转让有什么特点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02新公司法出台以后,我国公司注册就已经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但不是这并不代表公司股东可以不履行或者不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1.未出资实际上是虚假出资,即“取得股份而无给付”或“无代价而取得股份”。按《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公司可以对该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以及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权利作出合理限制。但《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未限制该股东转让股权的权利。 2.《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