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未满违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赔偿;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民法典宠物致害如何赔偿
《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一般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害责任】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条【动物园的动物致害责任】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遗弃、逃逸的动物致害责任】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五十条【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致害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饲养动物应履行的义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
2024民法典土地租赁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算
55人看过
-
租赁合同纠纷:民法典租赁合同违约的解决途径
62人看过
-
租赁协议未满违约怎么赔偿
476人看过
-
民法典中租赁合同无效如何赔偿,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
278人看过
-
未到期终止的租赁合同赔偿问题:民法典如何规定
165人看过
-
租赁合同单方违约一般如何赔偿,租赁合同单方违约怎么办
272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怎么赔偿租赁合同未满的违约金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8租赁合同未满违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赔偿;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
租赁协议未满违约怎么赔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23租赁合同未满的,按当事人约定赔偿。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损失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必要的限额。
-
民法典中租赁合同如何约定赔偿,法律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09民法典中租赁合同违约方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赔偿,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赔偿。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身义务,违约除损害赔偿外,守约方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
合同租赁期间未满解约算违约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2合同租赁期间未满,一方擅自解除的,算违约。 未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的事项履行自己的义务,即为违约。违约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违反租赁合同租赁合同如何赔偿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0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